关于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室内设计探讨

2012-04-23 06:08问友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启示

问友超

摘要: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增长,室内空间的内容也随着日益增加的需求变得愈加丰富多彩。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开始增加,人们需要高质量的生活,这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适合现代人需求的公共空间。共享空间作为一种建筑手段,既有“动”的一面,又有“静”的一面。通过合理的利用,可将其某些特性充分发挥,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上,以扩大它的用途。共享空间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对我们的生活品质、生存环境都产生着影响,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人流聚集的场所,而且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融合,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空间;室内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现代主义设计继续占主导地位,国际主义风格发展的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环境的观念开始形成,建筑师思考的领域大于阳光、空气、绿地、采光照明等综合因素的内容。室内外空间的分界进一步模糊,高楼大厦内开始出现街道和大型庭园广场,公共空间中强调休闲与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氛围。

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师波特曼以其独特的旅馆空间成为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他以创造一种令人振奋的旅馆中庭:“共享空间”而文明。比如采用一些运动、光线、色彩等要素,同时引进自然、水、人看人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宜人的空间。约翰·波特曼的设计哲理是:“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将自己的五官带到图纸上的空间中去,认真察觉其构思的空间将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反应。波特曼试图以心理学的观点去研究人与建筑平面和空间的关系。他的环境设计哲理是奠基于对人们在公共空间内活动的观察。他认为建筑师不仅要掌握静态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掌握动态的空间。

共享空间的特点

(一)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波特曼说:“建筑的本质是对人与人之间内在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人类如何与场所、时间、文化、功能发生关系的一种理解 。”建筑实质性的东西是空间,而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在人身上存在着他对自然的内在感情,存在着他与自然融合一体的愿望,所以建筑要给人提供一个能够回归自然的空间和场所。在波特曼精彩的共享空间和城市综合体中,处处能看到绿色的植物、花草、流动并发出响声的溪水与喷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自然之中。

(二)对人性的关注与追求

作为自然界的人,有其基本的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特征。波特曼认为:城市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不仅要完善其使用功能,更应该提供一种潜在的功能,即满足人们在与自然界长期相处中形成的特殊需要人性化的城市空间环境。在大自然中,无论观看海洋的波涛,起伏的山峦,还是天上朵朵白云,都没有笔直的线条,一切都是曲线的;走向文明时代,人们开始看到风景中的各种类似棋盘形的格局产生于人们的理智。而波特曼的作品中常能看到曲线的应用,曲线形式对人们更具吸引力,更有生活气息,也更自然,更能反映人性的特点。

(三)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建筑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建筑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波特曼认为:建筑设计其实就是对于一个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也就是某一地域文化本质的反映,建筑的发展要以继承与延续特定的历史文脉为前提。波特曼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商城充分反映了他的这一观点。上海商城的平面布局吸取了中国传统宫殿平面对称的特点。建筑的文脉在此得到了继承与延续,从而使建筑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

二、共享空间的设计要点

近几十年以来,带有共享空间(也称中厅,内院大厅)的建筑在欧、美及世界其它地区广为流行,已成为广受欢迎的一种设计手法。美国建筑师波特曼是一个共享空间的发明者,但他确实做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三件“法宝”——共享空间、玻璃观光电梯、旋转餐厅,征服了旅客,使其在旅馆业得到广泛应用,此外一些购物中心、娱乐中心、办公楼、银行、博物馆、医院、学校、图书馆和公寓等建筑也都采用了共享空间,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多种用途

共享空间一般都位于建筑物的中心部位,四周安排一系列不同功能的空间,构成多种用途综合体。共享空间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人们的活动中心,也是空间序列的高潮,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二)复合空间

如果一个空间发生的事情不止一件,当你从一个地方向外看,能够意识到别的活动正在进行时,那就使你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共享空间与人们的活动、观感密切相关,人既是空间的感受者,又是动态空间的要素。在空间形式上,它是一种复合空间,大空间处于多层小空间的包围之中,即“小中有大”,而小空间又包含在大空间之内,即“大中有小”。常常在大空间周围设置一系列连贯的小空间,创造出相对独立的气氛,这样既有大空间的自由感,又有小空间的安定感;既有室内感,又有室外感,引起人的联想,使其感到丰富,它体现了空间的不定性。

(三)自然光

通过天窗自然光引入内院大厅极大地丰富了空间的表现力。自然光是传递视觉信息的媒介,它在建筑中的作用是绝妙的,甚至被当“建筑材料”来应用。通过光的直射、反射、折射,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光影变化,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视觉环境来。它可以使空间明亮、轻快、亲切宜人,便于人们工作和休息;它也可以使大厅光彩夺目、五彩缤纷、充满节日气氛;它又可以使大厅产生戏剧化的气氛,取得辉煌壮丽或神秘莫测的效果。

(四)闹中取静

闹中寻幽、燥中求爽、接近自然、避开污染,这是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所渴望得到的东西。在气候和室外环境不佳的地方,内院大厅能够提供值得观赏的四季长青的“内景”。当立面设计受限制时,共享空间可为设计带来灵活性,强调室内会普遍受到欢迎。

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启示

波特曼以他朴实的建筑哲学和娴熟的设计手法,终于在现代建筑界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令人神往的“共享空间”已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一笔备受称道的财富。

(一)建立以人为主的生态观

人始终是空间的主角,有了人空间才有意义。所以室内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人而不是物,我们的行为规律、生活需求是室内设计的根本参照系。设计师的使命是改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设计师应该把创造宜人、符合生态环境的室内空间放在职业工作的首位。所以,作为一名设计者,应从专业的角度去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把空间的主体——人,放在首位去设计。

(二)共性中孕育个性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有共同生活的愿望和习惯,因此,交谈、社交、热闹,使个人融于人群的喜乐之中。同时,也需要有个人活动的独立空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空间环境,这也就是共享空间的多样性。

(三)室内与室外的结合

将自然引入室内,造成一片园林景致,是十分吸引人的。庭园使人们与自然发生了联系,同时它又成为人与巨大空间之间的中介。在室内庭园中,水是最活跃、最生动的要素。它在建筑中可唤起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怀念,它能产生倒影,延伸空间,衬托背景,它是将静态建筑变为动态建筑的因素之一。绿色草木能为室内增加安逸娴静的色调,在阳光下,植物可以净化空间,改善气候,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波特曼认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正是由于这一观念,波特曼创造性地设计出许多人性化的中庭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了一种突破了传统的内部空间的共享空间。

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动内容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精神因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看出,波特曼的设计思想首先着眼于创造一个满足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环境,在设计手法上不局限在一个立面或局部构图上孤立地做文章,而是着眼于整个空间效果,这点是可取的。

显然,“共享空间”设计中的大型空间、玻璃电梯等设计要素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功能的需要,然而他却是创造空间环境的一种手法。今天看来,评定一所建筑室内环境的好坏,单凭建筑本身还不足以作出判断,必须将包括建筑在内的环境一并考虑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这方面,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启示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室内设计推荐技术
室内设计中创意思维的运用研究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王晓燕室内设计作品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陶慧娟杨文韬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