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破坏方式及相关工具分析

2012-04-24 10:37谭铁君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砂轮客体痕迹

谭铁君 王 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54)

暴力破坏方式及相关工具分析

谭铁君 王 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54)

暴力破坏案件时有发生,常见于盗窃案件、破坏公私财物案件中。与暴力破坏相关的新式工具在案件现场中的出现率也正逐年增高,案件多具有工具破坏力强、留痕明显等特点。暴力破坏方式主要包括撬压、剪切、打砸、顶压和切割五种类型,变化趋势为工具由简单化向自制化和专业化方向演变,破坏客体越来越多样,多涉及保险柜、电缆、防护网、防盗门等客体,典型破坏工具主要有千扦斤顶、焊枪、液压钳、角磨机等。

暴力破坏 工具痕迹 盗窃案件 千斤顶 液压钳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保险柜、防盗窗、防盗门等安防器材普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但与此同时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来越呈现出暴力破坏的趋势,作案工具也不断的翻新,很多其他行业的专业工具被犯罪分子用来作案。暴力破坏案件时有发生,案件具有工具破坏力强,现场留痕明显等特点,与暴力破坏相关的新式工具在案件现场中的出现率也正逐年增高。较为常见的有千斤顶,焊枪等工具,破坏客体有保险柜、门窗防盗网等,但目前国内与之相关文献很少,对这几类暴力破坏方式以及相关工具认识也比较浅,有必要对其留痕特点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方向之一。

1 暴力破坏方式分析

犯罪现场勘查资料统计分析表明暴力破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图1 撬棍及保险柜撬压痕迹

1.1 撬压:在各类暴力破坏方式的案件里,撬压这种破坏方式是最常见的,工具主要有螺丝刀、撬棍、自制撬压工具等。犯罪情报数据统计表明,入室盗窃案中,犯罪分子使用工具撬门侵入作案的约占全部案件47%,其中使用撬杠工具的达61%。特别是在一些撬压保险柜的案件中,作案人将保险柜移开原位,柜门朝上放平,使用工具扩缝、暴力撬压的比例约占到保险柜盗窃案件的70%左右,撬压工具及痕迹见图1。

1.2 剪切:该类工具有钳类与剪类两种,其中的液压钳、断线钳和管子割刀为暴力破坏方式中常见工具。由于钳剪类工具有省力、便携、多用等特点,犯罪分子多选用它来剪切破坏管条状客体实施犯罪行为。最近,出现了罪犯采用液压钳等新式工具或线缆剪等专业工具剪断锁梁或电缆线等案件,剪切工具及痕迹(见图2、3)。

图2 断线钳、液压钳及锁梁剪切痕迹

图3 线缆剪及其痕迹

1.3 打砸:打砸方式较直接,且效果显著,工具使用方便,特别是在铁道沿线发生的案件中,打砸是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多使用钢钎或斧,锤、石块。还出现了使用组合工具的新趋势,如将铁棒一端顶住暗锁,用工具打击铁棒另一端使暗锁打入铁皮夹层中,失去对把手的控制,撬开保险柜。

1.4 顶压:在暴力破坏方式中,使用顶压方式作案的多为保险柜盗窃案,工具以千斤顶为最常见,犯罪分子一般选择微型汽车专用的千斤顶。作案手段为将保险柜移位后,用千斤顶一端顶住门锁,致保险柜锁与门分离,或使用“六柱拉顶器”顶压保险柜门锁。

1.5 切割:作案人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沙轮切割机、气焊焊枪、电钻、电锯、钢锯和管子割刀等,切割开防盗门钢板或锯断门窗护栏、保险柜门轴等,此类案件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坏,切割工具及痕迹(见图4、5、6)。

图4 管子割刀及切割痕迹

图5 气割工具、工作原理及切割痕迹

图6 砂轮切割机及切割痕迹

2 暴力破坏的主要相关工具以及留痕特点分析

撬压、打砸破坏方式的工具种类较多,其中制式工具的研究文献较多,检验技术较为成熟。但用于破锁的自制组合式工具研究文献很少,自制组合式破锁工具由螺杆、横梁、支柱、旋转支筒、螺母板手、卡筒、卡环及固定套等机件组成。自制组合式工具的破锁方法是根据锁种类、大小和形状而定,通常将卡环固定在组合式卡筒上,或直接使用一体式卡筒,选择好两支柱的支撑着力点,随着作用力不断加大,锁子的控制机构被破坏,达到开锁目的,组合式破锁工具便于携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撬窗常用工具是一字形撬棒,也出现了F形自制撬棒,撬棒材料一般为钢材,主杆长度一般25~30cm,或用铁、钢质套筒套在主杆尾端增加力臂,表面通常呈平整状或嵌有螺纹线,撬压时,有一个重点、一个支点,在外力的作用下,重点部位与支点部位都会产生压痕或划痕。打击工具虽多,但结构简单,易于分析识别。

剪切方式涉及工具以钳子类为主,其中断线钳、液压钳最为常见,断线钳检验技术与方法非常成熟,痕迹特征稳定。液压钳作为剪切锁梁、钢筋、门窗防盗网护栏等客体的新型工具,其在结构上有独特之处。其结构由剪头装置,上、下剪切刀片,刀片固定旋钮,回油开关,活动手柄,固定手柄,液压油筒装置组成。其中液压油筒装置由液体油室、油泵、储油腔、油塞等组成。上下刀片均呈三角锥形且上下刀片可从刀头装置上拆下,该工具剪切刀片可承受压力约为10吨,总共行程约为12mm,每次加力刀片行程约为0.8mm,其操作原理与千斤顶的操作原理相似,一次用力按一次行程推进顿压剪切破坏客体。液压钳里外咬合角相等,即α=β=145°,相对应的里外断头峰角α′与β′的值均近似为125,液压钳上下刃之间为对等咬合,剪切客体形成的断头形状比较规则,断头两侧坡面长短基本一致,液压钳刃侧作打磨、抛光处理无明显加工花纹,剪切形成断头痕迹面上无明显切划线条痕迹与印压痕迹,在断头痕迹面上常有多次顿压剪切的痕迹反映。在断头斜坡上近痕止缘处,以切划形式形成竖向切划线条痕迹,这些竖向切划线条痕迹稳定、明显、连贯,是液压钳留痕的重要个别特征;同时,液压钳刃口也会以印压形式在断头剪止缘处形成凸凹坑丘特征,这些凸凹坑丘特征常反映不明显,但条件好时可作为认定工具的依据。线缆剪主要为电缆厂及通讯部门使用,咬合角约为150度,刃侧为精磨纹并做抛光处理,通常只剪切大直径、无钢芯的电缆线,断头坡面不对称,立顶呈弧线形,断头坡面有明显切划线条痕迹,留痕条件好的可以进行检验。

利用气割破坏金属门、保险柜的盗窃、抢劫犯罪常有发生,气割技术切割金属板材省力、快速、噪音小,案件多涉及银行、财务等金融部门。气割是利用氧气和乙炔气或石油气混合气体的燃烧火焰将被切割的金属预热到熔点,使其在纯氧气流中剧烈熔化,形成熔渣并放出大量的热,在高压氧的吹力下,将熔渣吹掉,所放出的热量又进一步预热下层金属使其达到熔点,这就是金属板被割开的过程。(见图5)。通常在犯罪中心现场或其周围会发现气瓶(底部中心向内凹陷)印压的环形痕迹,以及长线状划痕,或两条近似平行的线状痕迹,两条平行线间距及线状痕迹宽度可以识别氧气瓶型号。割缝平整光滑、美观为气割技术好的人所为,割缝不光滑、挂渣参差不齐,为切割技术不熟练的人所为。管子割刀由活动支架和弯臂梁组成,依靠顶轮和刀片切断客体,为水暖工专用工具,主要切割管状材料,通常为窗户护栏,切割断面痕迹为环形线条及径向进刀线条,切割断面附近的客体柱面有环形顶轮压划痕迹,客体材料在切割断面处有明显的径缩变形,据此可判断为管子割刀留痕。

千斤顶是汽车修理或机械安装等行业专用的起重工具,目前犯罪分子利用千斤顶外延功能破坏保险柜、盗窃机械部件、原油等案件有增多的趋势。按其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齿条式、螺旋式和液压式三类,见图7。

图7 千斤顶类型

案件现场也有自制的“Z”字形套头钢板连接千斤顶的组合撬盗工具。罪犯使用千斤顶作案,不单利用顶升重物主体功能,也利用千斤顶的外延功能,临场设计创造应用条件。案犯根据现场条件的不同,选定千斤顶的作用方式和搭配物也不一样,形成痕迹的种类、位置、作用强度等也随之改变。如某市保险柜盗窃案,犯罪分子利用室内墙上暖气片做为千斤顶的支撑面破坏保险柜,两承痕体间距35cm,恰好为5吨液压千斤顶外加一定厚度的木垫板形成了有效的破坏条件。案犯为了建立特殊的破坏条件,通常将支撑面所承受千斤顶底座的作用力施加于被破坏客体的本身,形成特殊的支撑关系。如有的犯罪分子将千斤顶与钢丝绳组合,将钢丝绳环绕保险柜中间放置千斤顶,而后闭锁钢丝绳,将底座作用力间接转移至保险柜自身,形成钢丝绳勒痕。千斤顶因其种类、形状、与他物的组合关系、承痕体物理性能不同而痕迹反映不同。但成痕机理都遵循应力应变规律的,当完成一次顶压后,在与顶杆上端面和底座面接触部位各形成一处作用力很强、并且在同一力轴上的印压痕迹。

角向磨光机为直握式电动工具,采用单相串激式电动机,采用轴流风道通风,磨下来的屑即可被吹走,砂轮均采用增强树脂砂轮。角向磨光机被用来切割保险柜,具有以下特点:切割部位多为号码盘、锁孔,或破坏整个锁的连杠作用,有的采用多向切割后,将号码盘取走。有的垂直进刀,切割的缝隙略宽于砂轮片厚度多为3毫米宽。缝隙断面整齐、光洁。被破坏的保险柜底部,有衬垫物,地面上有金属屑,细度约600目。其噪声一般超过80分贝,现场必须有电源。切割砂轮与工作面必须垂直,稍有倾斜,则砂轮就会折断。现场被切割物地面及周围有散落机油、润滑油,可通过微量物证的检验,确定所用油的种类及规格型号。技能娴熟者,在切割时压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进刀角度的选择等方面均掌握得很好,切口边缘整齐,无卡片、打滑现象。破坏部位的选择可分析判断案犯熟练程度,惯犯多熟悉保险柜的防范结构,破坏点选择恰当。

角向磨光机有国产和进口两大类。其规格是根据砂轮最大直径(毫米)来划分的,有100型、115型、125型,其机器重量约2.1公斤—4.1公斤。国内厂家以上海华光等电动工具的产品为主,进口的则以日本产品为主,其规格大致相同。砂轮均系增强树脂砂轮,安全速度为80米/秒,砂轮孔径(毫米)有16、22两种,砂轮一般均为国产的。根据砂轮碎屑的色泽,可判断砂轮的产家及种类,查找到出售砂轮的商店及购销范围情况等。根据切割痕迹的长度可推断出砂轮的直径大小及砂轮工作面的径深长度。

总之,暴力破坏方式有撬压,剪切,打砸,顶压、切割五种类型,并且多利用新式工具,常见于盗窃案件、破坏公私财物案件中。暴力破坏方式的变化趋势为工具由简单化向自制化和专业化方向演变,作用客体越来越多样,多涉及保险柜、电缆等贵重物品。

1.王纬东.断线钳痕迹检验鉴定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2.刘代富,张书杰,梁定武,冯玲.不同类型线缆剪剪切痕迹的区别.刑事技术[J],2004,1

3.马宏文.千斤顶撬盗卷闸门的痕迹检验.刑事技术[J]2003,1

猜你喜欢
砂轮客体痕迹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不同加载作用下砂轮片破裂失效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的数控磨床砂轮架主轴热特性分析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磨床砂轮修整器的改进
生命痕迹
转塔式砂轮架B轴回转机构设计
浅谈知识产权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