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1B被指仿造背后

2012-05-14 04:32毕晓普
凤凰周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航空兵中国空军防务

毕晓普

有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人不应一味指责歼-11B“剽窃”俄罗斯战斗机技术,“它除了在外形上与苏-27相似,内部构造已与苏-27有本质区别”。

“我们的朋友如果太自作聪明,他们的飞机总有一天都会变成废铁……”这是2010年时任俄总理的普京在克里姆林官国宴上发的一通牢骚,他口中的“朋友”显然意有所指。最近,俄罗斯“航空港”网站、《国防》杂志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对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密集装备外观酷似俄罗斯苏霍伊系列的战斗机作出回应,暗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正用“盗版飞机武装起来”。

没有声张的“奇特行为”

俄罗斯“航空港”网站援引美国“战略之页”的报道称,继复制出苏27的“东方翻版”歼-11B之后,中国显然又复制出俄罗斯更高级的苏-30MK2战斗轰炸机,并把它当做本国的“歼-16”来运行。据称,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按照中国要求开发出双座型的苏-30M K2,该机重达34吨,性能类似美国F-15E“打击鹰”战斗轰炸机,可携带8吨制导炸弹和导弹,可进行空中加油,是中国海军航空兵进行远程反舰作战的主要平台。中国海军航空兵接收了大约24架原装的苏-30M K2后便放弃采购,取而代之的是“本土版”歼-16。俄媒指称,中国采取“逆向测绘”的方法,“剽窃”了俄罗斯的核心技术。

俄罗斯《国防》杂志和《起飞》杂志则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加紧列装的歼-11B战斗机,认定这款充当中国第三代战斗机“高低搭配”中“高端”角色的战机平台令俄中军事技术专利纠纷“彻底公开化”。

据称,1995年,中国曾斥费25亿美元获得在本地组装200架-27SK战斗机的权利,根据合同安排,俄罗斯负责提供发动机和电子器件,中国建造其他零部件。但在中国建造了95架苏-27(中国称“歼-11”)后,中方“主动”取消了合同,“他们自行利用从组装苏-27项目中获得的知识,转而开发基于苏-27SK气动布局,但换装国产设备的歼-11B飞机”。

在相当长时间内,俄罗斯厂商没有声张中国的“奇特行为”,但他们警告过中国人,“简单地模仿俄罗斯的技术只能生产出劣等飞机”。显然中国人并不这么认为,而是继续研制歼-11战斗机,而且更加执著替换屈指可数的俄罗斯零部件。据信,歼-11B现在配备了更好的电子器件和其他一些中国修改过的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礼炮集团提供AL-31发动机,但中国相信它能在今后5~10年内实现自给。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美国“环球战略网”曾提到,最新的“谷歌地球”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陆续接收一批歼-11B战斗机,这说明被俄罗斯指称为“盗版”的歼-11B战斗机不但形成战斗力,而且性能令军方十分满意。目前,中国已能制造歼-11B大部分零部件,就连它所使用的“俄罗斯心脏”——AL-3lL发动机也陆续被国产WS-10A“太行”发动机所取代。有意思的是,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曾在2011年6月号中提到,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一批歼-11B战斗机因发动机问题被军方退货,“这一变故可能意味着中国‘克隆苏-27战斗机项目面临失败”。

實际上,更多的海外媒体对中国“拷贝俄制战机”工程所抱的态度是“无可阻挡,无可奈何”。台湾《亚太防务》杂志认为,歼-11B形成战斗力已“确定无疑”,因为“该机如果存在严重技术缺陷,中国人民解放军断不可能同意其投产。

事实是中国从2007年至今已组装出近百架歼-11B系列飞机,并被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接受”。至于《汉和》所说的“退货”情况,即便存在也只能说明那一批次歼-11B战斗机有瑕疵,不能据此否认整个歼-11B项目失败。“如果新一批歼-11B真的出现发动机异常情况,很可能是它们换装中国国产WS-10A发动机而产生的不适。

然而,这类因新系统应用于成熟飞机所产生的问题在航空史上屡见不鲜,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显然在以超出外界预期的速度推进歼-11B完全国产化,一旦WS-10A的可靠性问题解决,那么不仅意味着制约歼-11B战斗机生产的最后技术障碍消失,还将使中国‘无限自由地发展更先进的战斗机”。

目前,外界对充满“苏-27风格”的歼-11B的关注已超过对血统更加纯正的歼-10的关注,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歼-11B比之前曝光的歼-10更大、更重、飞得更远,威力更大。据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网站报道,重型化的歼-11B比中型的歼-10有更多武器挂架,载弹量整整多出一倍,且歼-11B能携带重量大、射程远的精确制导武器,能在敌防空火力圈外实施攻击,这是歼10所不具备的。

尽管中国歼轰-7A战斗轰炸机和轰6轰炸机也能携带防区外制导-武器,但它们出击时需有战斗机护航,无形中增加了协调和指挥的复杂性,而歼-11B本身就是性能优异的战斗机,不仅执行攻击任务时不需要友机护航,还因其速度快增加了攻击的突然性。此外,歼-11B的航程要比歼-10远50%以上,即使不进行空中加油,作战范围也能覆盖整个东海和南海。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研制歼-11B时没有照搬苏-27的经验,进行了许多改动,连设计标准也向美国看齐。

“今日中国防务”网站认为,歼-11B是“解放军现役最强大的国产战斗机”,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装备的第三代和“三代半”战机匹敌。中国空军未来很可能将歼-11B与苏30战机搭档,作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关键性作战平台,而歼10则主要用来遂行国土防空、争夺战区制空权等空战任务。美国《防务新闻》分析称,严格来说,中国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11B应称为歼-11BH,其明显特征是采用了与现役海航苏-30MK2类似的浅灰色涂装。另有消息称,中国除了为海军航空兵生产单座歼-11BH外,还在生产双座型歼-11BSH,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海上攻击能力。该刊认为,解放军海航的歼-11B系列战机很可能用来挂载重型反舰导弹,在远海遂行反舰作战任务。

歼-11B绝非“山寨苏-27”

有本港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人不应一味指责歼-11B“剽窃”俄罗斯战斗机技术,“它除了在外形上与苏27相似,内部构造已与苏-27有本质区别”。这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研制歼-11B时没有照搬苏-27的经验,进行了许多改动,连设计标准也向美国看齐。首先,据大陆公开出版物介绍,歼-11B大量使用复合材料,不但强化了结构,延长了机体寿命(比苏-27增加近1万小时),还减轻了700公斤重量,显著提高了隐身性能(雷达反射面积已由苏-27的15平方米减小到4平方米)。其次,歼-11B采用与欧美战机相似的“玻璃化座舱”,关键参数都通过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显示,降低了飞行员的负担。再次,歼-11B还换装中国研制的大功率火控雷达,不仅具备远程搜索、多目标跟踪等强大的对空能力,还具备强大的对地面目标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实际上,歼-11B已不再是单纯的重型制空战斗机,而是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这也说明中国空军在战斗机使用上没有照搬俄空军的思想,而是接受了美国空军的思想。”

台湾《亚太防务》则指出,歼-11B是迄今中国大陆制造的重量最大、性能最好的多用途战斗机。随着中国飞机制造技术的提升,大陆距离制造第四代战斗机也为期不远了。

事实上,随着歼-10和歼-11B相继投产,中国空军现役机型杂乱的状况正逐渐改观,未来10年内,歼-7、歼-8系列战机和早期引进的苏-27战机将陆续退役,中国空军将由重型歼-11B和中型歼-10战机构成“高低搭配”模式。而到2030年左右,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系列战斗机差不多退役完毕,届时中国空军将真正由自己生产的高性能战斗机“一统天下”。

编辑 漆菲 美编 青年

猜你喜欢
航空兵中国空军防务
中国空军发展史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