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后现代的情感教育

2012-05-14 04:32南方朔
凤凰周刊 2012年19期
关键词:福楼拜后现代表妹

南方朔

现代文学里,有两位重要作家写过《情感教育》这个题目。

第一个是19世纪的法国大作家福楼拜。那时是社会改革风潮兴起的时代,人们也浪漫主义当道,追求个人能力的发挥及爱情的自由。在一篇小说里,福楼拜描写一个资产阶级的青年,这个青年很有艺术才华,也想改革社会,对爱情也充满了憧憬,到巴黎来追求人生理想,可是他缺乏对艺术的坚持精神,总是半途而废;他对改革社会虽有热情,但面对群众事件遭到压制,他又犹豫瞻顾,因而无法作出决断;而在爱情上,他邂逅了多个女子,但也因为自己心意不定,最后全被蹉跎,最终只剩惘然的回忆。

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是在阐述一个道理,在进步解放、机会无限的时代,人们就应该有坚持执著的情感素质,这也是一种对自己、对社会、对爱情的责任心,否则一切只不过是—场徒劳。

第二位写《情感教育》的乃是当代美国主要作家欧茨(Joyce Carol Oates)。欧茨虽为女性,但极具当代开放社会性与暴力的内涵。她在《情感教育》中的故事是,有个大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到20岁,他由于生病而到一个渔港城镇修养,住在他大约只有十四五岁刚成为少女的表妹家。这个青年虽读名校,极为聪明,但感情却极笨拙,而他的表妹虽刚长成少女,但却漂亮而大胆、任性。他们两人都对爱与性充满了试探的好奇,在经过一阵相互的挑逗后,两人终于发生性关系,但那却是笨拙的初体验。事后,表妹歇斯底里地又哭又闹,表哥为了让她安静而死命要掩住她,在混乱失控中竟把小表妹杀死了,弃尸海边。这个故事是在说,现代社会的爱与性基本上已唾手可得,但人格的成熟及自我负责的态度才是享有自由的条件,无知所造成的反反复复乃是自由的最大敌人。

福楼拜和欧茨的《情感教育》乃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情感要求:19世纪已脱离了前现代,真实的感情是那样的时代所需要的特质,有这种特质,始能追求到不是很多的情感与理想的满足。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情感的满足已很容易达成,这时候问题反而内向化,回到人们自己身上,人必须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看起来很容易得到的性与爱情的情感满足。

而随着这种时代的逻辑发展下去,我们就要问道,在21世纪的现在如果有人要写《情感教育》,它应该关切的情感素质又是什么?

21世纪乃是典型的后现代、后真实的唯商业世纪。人类一切感情的基础,从身体的美丑,爱情的真假,行为的是否合宜,全都被整合进了消费的流行商业中,这种流行消费是如此的强势,它已成了一种主宰性的价值。

就以身体产业为例,中国已继美国和巴西之后,成了全球第三整形大国,身体产业的规模已达3000亿人民币,成长率达40%,最近10年来已有20万人的脸孔被毁。在这种流行的价值下,人们只追求身材脸孔的模式化姣好,而不再关切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这是人的物化,而这种物化受到文化产业和媒体广告表演业的推波助澜及强化,更影响到人的行为,明星名人像演戏一样在表演他或她的私生活,每个人追求真诚负责情感生活的古典及现代价值,在后现代的此刻,已变得不再真实,一切价值经过重重轮回又回到了古代那种一切向钱看,笑贫笑真实,不笑虚情假意不笑下流的水准;人对价值事务的判断标准已趋混乱。意大利作家暨思想家艾柯(Umberto Eco)即说过,人类其实是在倒着走,一步步走回中古世纪。

因此,在后现代的此刻,如果有人要写新的《情感教育》它的主題应该是返璞归真,慎思明辨这种古老的价值吧!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福楼拜后现代表妹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莫泊桑拜师
“表妹”的由来
表妹姐
回本再离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