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蛋鸡暴发小肠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2-05-28 03:26李武尧广州从化市横江蛋鸡场广东从化510900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2年5期
关键词:球虫垫料球虫病

李武尧 〈广州从化市横江蛋鸡场 广东 从化 510900〉

鸡球虫病是一种可对养鸡生产造成重大危害的常见病,目前在我国根据该病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所引起的急性盲肠球虫病,常见于20~30天龄阶段的地面垫料平养鸡;第二种类型是由毒害艾美耳球虫于裂体生殖阶段寄生在小肠中段所致的急性小肠球虫病,多见于40天龄以上的地面垫料平养鸡;第三种类型是由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等寄生于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所引起的慢性小肠球虫病,各年龄阶段的鸡群均可感染。有关第一种类型和第三种类型球虫病的报道较多,而第二种类型的报道相对较少,但急性小肠球虫病近年来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笔者于2011年10月处理过一起育成期蛋鸡暴发小肠球虫病的病例,现将诊断和治疗经过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广东省普宁市某小型蛋鸡场,存栏开产蛋鸡约4万羽。2011年8月22日引进海兰灰壳蛋鸡苗7700羽,地面平养育雏、育成,用谷壳做垫料,鸡群前期生长发育良好。但在2011年10月26日即鸡群46天龄时开始发病,最先发现鸡舍内有零星红黑色血便,当天死鸡5只;第二天血便明显增多,鸡群开始减料,并且死亡数量剧增至98羽。发病及治疗期间鸡群的死亡和耗料情况见表1。

表1 鸡群在发病及治疗期间的死亡及耗料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鸡群出现死亡主要集中在发病的第2~5天;日耗料量的减少是从发病第2天开始,最明显的是在发病后第4天,减料量高达1/3,以后逐渐恢复,但到发病后第9天,仍未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2 临床症状

发病开始当天鸡舍内只见零星红黑色血便,第2天血便明显增多,垫料变得潮湿和板结。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重症患鸡常蹲伏于鸡舍周边,既不吃料也不喝水,鸡冠苍白,腿脚干瘪,最终衰竭死亡。

3 剖检病变

剖检部分病死鸡,肉眼可见小肠中段显著肿大,是正常的2~3倍,并且明显缩短,长度只有正常的1/2左右;整条小肠外观形似香肠,其浆膜表面布满针尖大小的白点和红点,而且红点、白点相间;剪开肠道,肠黏膜严重坏死、脱落,内容物呈胶冻状,充满整条肠道。其他器官组织肉眼未见明显异常。

4 实验室检查

取小肠中段较深层的黏膜刮取物,涂至载玻片上,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在100倍镜下可观察到许多大型裂殖体,裂殖体内充满条状裂殖子,裂殖体与周围组织界线明显。符合毒害艾美耳球虫裂殖体的形态特征。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此次鸡群所发生的疾病是由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所致的急性小肠球虫病。

6 治疗措施

发病当天即通过饮水投服磺胺氯吡嗪钠,按推荐剂量使用,连喂4天,鸡群发病死亡逐渐得到控制;之后,改用地克珠利按推荐剂量继续饮水4天,以巩固疗效。并且在饲料中按每吨料1千克的剂量添加中成药肠美乐,连用5天。该药是一种肠道黏膜修复剂,对球虫感染造成的肠黏膜损伤的尽快康复有较好辅助作用,表现为鸡群增料明显,肠炎粪逐渐减少。发病后第10天,鸡群基本恢复正常。

7 建议

普宁属沿海地区,空气湿度较大,而且经常从海洋吹来的海风中含有一定的盐分,鸡舍垫料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甚至容易潮湿板结。这种温暖潮湿的海洋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球虫卵囊的孢子发育,因此,其球虫病防治压力相对较大。建议当地的蛋鸡育雏、育成从“地面垫料平养”改为“网养或笼养”,以减少鸡只与粪便及垫料的直接接触,降低球虫感染威胁。或者在小鸡4~6天龄时接种1次球虫疫苗,用免疫预防代替药物防治来控制球虫病的发生,避免发病损失。这在球虫病经常发生,当地球虫虫株可能对许多抗球虫药都产生明显耐药,轮换使用各种药物都达不到好的预防球虫病效果时,改用球虫疫苗,通过免疫预防来控制球虫病是切实可行的。

球虫病发生后,尤其是小肠球虫病或者多种球虫的混合感染致使鸡群发病后,其肠黏膜的损伤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发病后除了及时用抗球虫药控制球虫病的进一步发展外,最好在病程的后期阶段,即球虫引起的死亡得到控制后,在一边继续使用抗球虫药巩固疗效的同时,辅助使用一些肠黏膜修复剂,以帮助受损肠黏膜的康复,对尽快恢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是非常有效的。

猜你喜欢
球虫垫料球虫病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3种球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木屑垫料和牛粪垫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浅谈牛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