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学PBL案例教学法改革探索

2012-05-30 05:25詹宇坚陆卫娟刘求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眼科学学时教学效果

詹宇坚 陆卫娟 刘求红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教育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采用PBL案例教学法讲授中医眼科学,发现该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改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PBL的医学教学背景与教学意义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着重于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接受问题而又未给予提示及答案,促使学生去复习或查阅相关知识,收集资料,解答问题。充分的课前准备,有利于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PBL医学教育则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是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商业管理中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增强教学效果,实施之后,颇具成效。案例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因此对于医学专业的教学也非常适合。

PBL案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和控制课堂节奏等的技巧〔2〕。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老师整体把握和指导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缺乏现成的教材是目前存在的客观问题。

2 PBL案例教学法在中医眼科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2.1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中医眼科学总论、各论的教学内容既要遵从中医学传统理论,又要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措施。中医眼科学教学通常为45学时,总论10学时(眼科解剖、症状学、常规检查仪器使用),各论30学时,见习2学时,考试3学时。总论部分以传统教学法为主,各论以PBL案例教学模式讨论为主,建立10个学习模块,各模块与病例相关,包括:①眼红痛;②视力急降;③视力缓降;④瞳孔异常;⑤眼压升高;⑥眼外伤;⑦眼部肿瘤;⑧屈光不正;⑨斜视;⑩眼内出血。

本次PBL案例教学的实施对象包括中医专业五年制学生人数32人、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人数48人及中医专业七年制78人。围绕上述10个学习模块选择其中的5个专题:①眼红痛专题;②瞳孔异常专题;③视力急降专题;④眼外伤专题;⑤视光学专题。每个专题按学生人数分组,每小组各15人分别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做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期末考试成绩:各专业/学制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中医专业五年制参加考试32人,最高91分,最低57分,平均74.78分;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参加考试48人,最高90分,最低39分,平均72.66分;中医专业七年制参加考试77人,最高95分,最低64分,平均82.27分。

2.2.2 学生对PBL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PBL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由管理人员向学生发出问卷150份,回收答卷150份,其中中医本科32份,中西医结合班48份,中医七年制班70份,具体结果见表。

表 各班学生对PBL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份数(%)]

3 讨论

3.1 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其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纵向学习

PBL案例教学模式通过结合现实病案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将基础学科和眼科学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3〕。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实用性知识的学习,以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生为目的。开展PBL案例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本次教学由于各班种学生程度有差别,对PBL教学形式评价意见存在一定差异。

3.2 以教师为引导,实行专题学习,围绕各专题进行横向教学

PBL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1)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2)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真实世界”的非结构化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3)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师讲述较少;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发展能力和协作技巧;(4)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5)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6)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由于视觉器官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复杂性,眼病的诊断和检查方法与其他临床学科差别很大,PBL案例教学模式,将具有某些相同临床特征的多个疾病的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有助于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助于重点与难点的学习和掌握,实现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知识的统一〔3〕。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考查,在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进行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本门课程立足于中、西医学相关基础,选择合适切入点,选取1~2个典型单病种作为1个专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释、解析与疾病有关的发病机理、诊治思路、诊疗方案,研究进展等各方面问题;每个专题为一个独立方向,通过采用多维视角、多向思维的方法,完成对中西医眼科内容的传授,使中医眼科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1] 刘 平,唐先玲,杜玲玲.PBL与LBL结合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72.

[2] 余德丽,乐艳芝,张燕平.PBL在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学中的体会[J].局部解剖杂志,2009,18(4):267.

[3] 蔡新雨,邱明磊,练海东.PBL教学模式结合病例讨论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8):45.

猜你喜欢
眼科学学时教学效果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