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奶牛场DHI测定效果分析

2012-06-09 05:41白延琴史天民徐文华辛亚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草滩产奶牛场

蔡 涛,白延琴,史天民,徐文华,刘 超,辛亚平

(1.陕西省渭南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渭南714000;2.陕西省延安子长畜牧兽医局史家畔畜牧兽医站,陕西 延安717300;3.陕西正大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713800;4.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畜牧站,陕西 榆林719000;5.陕西省延安洛川县畜牧局,陕西 延安727400;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DHI是英文 Dairy herd improvement(奶牛牛群改良)的缩写,是一套完整的牛奶记录体系。奶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是对个体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完整的牛奶记录体系。DHI测试即每月一次统一采集每头泌乳牛的牛奶样,进行奶产量记录、乳成分分析以及体细胞计数等,它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1]。通过DHI测定的数据,作为评估公牛遗传素质的依据。同时,通过对DHI测定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和鲜奶质量水平,作为改进饲养管理工作的依据。世界上具有高质量荷斯坦奶牛群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通过实施DHI是发展高效奶牛业,应用DHI管理的牛群比没有应用DHI的牛群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2]。

本试验2012年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场和西安草滩奶牛一场进行DHI测定并以此为资料,对DHI报表中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量四项基本测定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产奶量、预防乳房炎、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初步建议,为更多的国内大型奶牛养殖场利用DHI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牛群要求

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置。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测定奶牛应是产后一周以后的泌乳牛。牛场具备完好的牛只标识(牛籍图和耳号)、系谱和繁殖记录,并保存有牛只的出生日期、父号、母号、外祖父号、外祖母号、近期分娩日期和留犊情况(若留养的还需填写犊牛号,性别,初生重)等信息,在测定前需随样品同时送达测定中心[3]。

1.2 采样

对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测试奶牛为产后一周这一阶段的泌乳牛,因为奶牛基本上一年一胎,连续泌乳10个月,最后两个月是干奶期。每头牛每个泌乳月测定一次,两次测定间隔一般为26~33d。每次测定需对所有泌乳牛逐头取奶样,每头牛的采样量为50mL,一天三次挤奶一般按4∶3∶3(早∶中∶晚)比例取样,两次挤奶按早、晚按6∶4的比例取样。测试中心配有专用取样瓶,瓶上有三次取样刻度标记[4]。

1.3 样品保存与运输

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在每份样品中需加入重酪酸钾0.03g,在15℃的条件下可保持4d,在2~7℃冷藏条件下可保持一周。采样结束后,样品应尽快安全送达测定实验室,运输途中需尽量保持低温,不能过度摇晃[5]。

1.4 样品测定

主要测定日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全乳固体和体细胞数。

1.5 DHI报表的基本内容

加入DHI测定和分析系统应当提供的牛只信息:序号、牛号ID、分娩日期、胎次、牛群测定奶量、繁殖状况、乳脂率(F%)、乳蛋白率(P%)、脂蛋比F/P、体细胞数SCC、泌乳天数DIM、校正奶量HTACM、前奶量、牛奶损失、线性体细胞损失、前次体细胞计数、305d产奶量305M[6]。

2 结果

2.1 牛群不同月份基本情况

西安草滩奶牛一场和校实验牛场2012年的1、2、3月份的产奶基本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西安草滩奶牛一场牛场牛群的平均胎次为2.03胎,表明牛群的产奶潜力和持续力不是很高;1、2、3月份的泌乳天数为182.4d、180.2d、189.3d;产犊间隔平均为:453.7d;产犊间隔较长,表明繁殖有一定的问题。牛群出现的产奶高峰日平均为:84.57d,产奶高峰日大于70d,说明有潜在的奶量损失。

表1 2012年西安草滩奶牛一场和校实验牛场产奶基本情况

表2 西安草滩奶牛一场1、2、3月报表中各胎次乳成分平均值

校实验牛场牛群的平均胎次为2.23胎,表明牛群的产奶潜力和持续力比西安草滩奶牛一场高;1、2、3月份的泌乳天数为:201.5d、223.22d、225.4d;产犊间隔平均为:452.67d;产犊间隔较长,表明繁殖有一定的问题。牛群出现的产奶高峰日平均为:68.17d。小于70d出现产奶高峰日,说明没有潜在的奶量损失。

2.2 不同月份、不同胎次乳成分分析结果

本试验对西安草滩奶牛一场与校实验牛场每头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体细胞数按月份、胎次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2与表3。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乳脂率有所下降,1、2、3月份均值分别为3.34%、3.37%和3.19%;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蛋白率略有上升,分别为3.15%、3.18%和3.19%。脂蛋比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而有所下降,1、2、3月份的脂蛋比分别为1.06%、1.06%和1.00%,均低于正常情况的1.12%~1.13%,1、2、3月份各胎次体细胞数随胎次增加而上升,各月份体细胞数均值总体上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上升,1、2、3月份分别为35.13万个/mL、29.89万个/mL、35.39万个/mL,表明牛群可能患有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或挤奶程序存在问题。

表3 校实验牛场1、2、3月报表中各胎次乳成分平均值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乳脂率略有升高,1、2、3月份均值分别为3.91%、3.94%、3.94%;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蛋白率略有上升,分别为3.07%、3.17%、3.23%。脂蛋比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而下降,1、2、3月份的脂蛋比分别为,1.28%、1.25%、1.22%,均高于正常情况的1.12~1.13,表明奶牛日粮结构不够合理,可能是饲料中添加了脂肪粉,或日粮中的蛋白不足,尤其是非降解蛋白不足所致。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步接近正常,说明根据DHI报告调整日粮结构、饲料营养成分、精粗比的比例取得了效果。1、2、3月各胎次体细胞数随胎次增加而下降,各月份体细胞数均值总体上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下降,1月、2月、3月分别为28.30万个/mL、35.48万个/mL、35.40万个/mL,表明牛群可能患有乳房炎或隐形乳房炎,或挤奶程序存在问题。但是,群体的体细胞数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卫生状况上有所改善。

2.3 奶牛个体分析结果

FAX\00007:三月份脂蛋比较正常低,可能有酸中毒。奶量前低后高,且处于泌乳后期,表明前几个月的产奶潜能并未完全发挥。

FAX\00300:该牛的繁殖滞后,SCC较低处于正常水平。

FAX0604022:产奶量几乎变化不大,但是产量较低。脂蛋比颠倒,可能有酸中毒,SCC先低后高,有可能是患有环境型乳房炎。

FXA0604024:泌乳天数过长,存在繁殖问题,奶量先高后低,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SCC降低至正常水平,说明卫生状况有所改善或治疗取得效果。

3 讨论

1)体细胞随胎次、泌乳天数的增加而上升,与有关资料报道一致。

西安草滩奶牛一场的牛群1月、2月、3月检测的体细胞数分别为35.13万个/mL、29.89万个/mL、35.39万个/mL;校实验牛场的牛群1月、2月、3月检测的体细胞数分别为28.30万个/mL、35.48万个/mL、35.40万个/mL;由此可知两场的体细胞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均高于正常情况的2~20万,说明牛群患有乳房炎或隐形乳房炎,是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传染性乳房炎,一般在挤奶时传染。尽管校实验牛场采取相应的管理及预防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仍有一些差异。因此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奶牛生产与饲料管理工作,提高奶牛质量与产奶量,提高牛奶质量与产奶量,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7,8]。

2)正常情况下,泌乳高峰期到达时间为30~50d,而西安草滩奶牛一场和校实验牛场的泌乳高峰期分别都大于50d。

校实验牛场的牛群的泌乳高峰期小于70d,而西安草滩奶牛一场则大于70d,存在着潜在的奶量损失,泌乳高峰期的产奶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可能干奶期、日粮结构、饲料营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泌乳早期采食不足导致峰值延长,从而影响奶牛的产能潜力和产奶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调整日粮结构,做好干奶期、泌乳早期奶牛饲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牛群的产奶潜力[9]。

4 结论

DHI牛奶测定技术是奶牛饲养的核心技术,可以加强牧场的管理基础和遗传基础,提高奶牛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校教学实验场和西安草滩奶牛一场DHI报表中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量四项基本测定内容进行了分析,西安草滩奶牛一场奶牛乳中体细胞数(35.0万个/mL>42.0万个/mL)和产奶高峰日(89.30d>66.20d)均大于校实验牛场;西安草滩奶牛一场脂蛋比低于正常水平(F/P<1.12),牛场脂蛋比高于正常水平(F/P>1.12)。

[1]刘永峰,马 云,昝林森,等.牛奶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A].中国乳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北京:食品科技杂志社,2004:337-340.

[2]周木清,金尔光.周世同.等.DHI报告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分析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6,(9):149-150.

[3]王兆福.乳牛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高红彬,张 玩,张 勤.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历程[J].中国奶牛,2005,23(3):25-29.

[5]昝林森.牛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郑怀军,张永根.奶牛良种登记的作用、具体措施和保证条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48(8):20-22.

[7]包月圆,葛君萍.DHI牛奶测定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J].浙江畜牧兽医,2003,46(5):23-24.

[8]童建军.对推广奶牛DHI技术的思考[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43-47.

[9]刘贤侠,王建梅,孙耀强,等.农八师地区奶牛场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调查分析[J].新疆畜牧业,2008,24(4):42-45.

猜你喜欢
草滩产奶牛场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在亚丁(二首)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很特别的牛
牛对蛋白质的需要
神秘的干草滩
奶牛都是母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