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到户远端设备的设计与测试

2012-06-11 03:36冯先成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插板以太网分析仪

冯先成,李 寒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 言

面对不断出现的网络新业务和网络带宽的新需求,光纤接入因其具有无限带宽资源、接入距离长达几十公里以上、便于运营和管理、支持业务范围广、技术成熟的特点,已经成为网络接入发展的主要方向.光纤接入目前最看好的主要是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mork,以下简称:EPON)光纤接入系统,EPON技术继承了以太网的低成本、易用性以及光网络的高带宽等特点,是实现光纤接入的众多技术中性价比最好的一种技术,并逐渐被全球运营商广泛采用[1-2].

光纤接入(Fiber To The X,简称:FTTX)以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以下简称:ONU)的所在位置,分为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以下简称: FTTH)、光纤到办公室(Fiber to The Office,简称:FTTO)、光纤到大楼(Fiber to The Building,简称:FTTB)、光纤到小区(Fiber to The Zone,简称:FTTZ)和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Curb,简称:FTTC)等方式.FTTH是将ONU安装在家庭用户或企业用户的光纤接入方式.FTTH的显著特点是不但能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安装和维护[3-4].FTTH可以支持现有的各种电信业务(包括数据、语音、专线等),因此需要EPON设备提供各种接口.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以下简称:OLT)设备需要支持FE、GE、E1、STM-1接口;ONU设备需要支持FE、E1、POTS接口.EPON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5-8].

1 硬件设计

远端设备按功能分为9个部分:控制模块、交换模块、UNI接口模块、ONU模块、EPON接口模块、网管调试模块、语音处理模块、电路仿真模块、CATV模块.FTTH远端设备如图2所示,硬件设计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主要完成对其它业务模块的控制,实现与局端OLT控制信息的交互;交换模块实现用户侧业务流的汇聚与管理,实现以太网的二层功能;UNI接口模块提供与用户侧接入设备的物理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电话接口、射频(RF)接口;ONU模块完成控制帧的发送与处理、上下行数据流的分类与管理、各种性能的采集及对EPON光接口的发送控制等;EPON接口模块提供1000Base-PX10/20光接口,速率为上/下行1.25 Gb/s对称速率,传输距离为20 km.网管调试模块完成对交换模块、语音处理模块、电路仿真模块的配置和性能监视;语音处理模块提供对语音业务的编解码、 压缩等功能以及对信令信息的处理;电路仿真模块提供E1等租用线业务的封装与解封装以及E1时钟的提取;CATV模块实现下行广播光信号的接收与射频(RF)信号的产生.

图1 EPON的拓扑结构Fig. 1 Topology structure of EPON

图2 FTTH远端设备Fig.2 Far-end equipment of FTTH

图3 远端设备的硬件设计Fig.3 Hardware design of far-end equipment

2 工作原理

2.1 FTTH远端设备的工作原理

FTTH远端设备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下行方向,在有线路保护的条件下,设计2块光模块,系统在初始化时,会指定一路光模块工作,另一路光模块关闭.当光纤线路被切断时,将产生LOS告警,使MUX倒换到另一路光模块,同时复位3701/3711模块,使其重新测距,并通过GPIO口报告给MPC850插板.正常工作时,下行光信号通过光模块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两路电信号通过MUX模块,二选一进入到3701/3711模块,电信号通过3701/3711模块分为两路:一路通过GMII/MII口发送到BCM5380交换芯片,然后转发到各个FE口,用来提供高速的数据业务,另一路通过一个MII口发送到TDM插板,转发成2M数据输出,用来提供E1业务.

图4 FTTH远端设备的工作原理Fig.4 Far-end equipment principle

在上行方向,上行的以太网数据通过BCM5380交换芯片转发到3701/3711模块的GMII/MII,然后发送到EPON口,2M数据在TDM插板上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包后,通过3701/3711模块的MII口发送.

MPC850插板主要对BCM5380交换芯片和TDM插板进行管理.局端下行发送的控制帧将会被转发到BCM5380交换芯片的MII口,通过DM9000模块将交换芯片的MII口和MPC850插板的Host Bus连接起来.MPC850插板收集到的各模块信息组装成管理数据帧上行发送到局端.

2.2 FTTH远端设备的软件设计

2.2.1 远端设备的软件模块 FTTH远端设备的软件开发采用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VxWorks[9].操作系统采用Tornado开发工具,为开发VxWorks应用系统提供集成开发环境[10-11].如图5所示,FTTH远端设备的软件设计遵循功能模块化设计思想,根据系统实现的任务,将软件设计分为5个功能模块:底层驱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从通信模块、主备倒换模块、命令行处理模块.

图5 远端设备的软件模块化设计Fig.5 Software module of far-end equipment

2.2.2 远端设备的软件设计 底层驱动软件提供各种硬件的驱动程序、ONU核心控制软件与OLT核心控制软件的通信处理通道,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稳定可靠的链路层通信,使系统运行稳定;核心控制软件驻留在MPC850CPU上,是实现与控制系统功能的主体,是整个软件系统的核心,同时负责对BCM5380交换芯片和TDM插板进行控制、管理和维护,并向命令行网管系统提供管理维护接口(包括串口命令行接口和Telnet命令行接口,实现不同方式的管理和维护,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安全程度和网络规模的需求);命令行网管软件负责提供用户对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如图6所示.

图6 系统功能软件Fig.6 Software system of far-end equipment

FTTH远端设备的主机软件包括核心控制软件和命令行网管软件.主机软件流程如图7所示.主要完成对本地BCM5380交换芯片、TDM业务的配置和管理.局端可以对远端设备进行远程配置管理,远端设备上报本地配置信息及告警信息等.

图7 主机软件流程图Fig.7 Program chart of host software

3 测试

通过将FTTH远端设备接入到EPON局端设备、EPON局端设备接入IP网络,测试FTTH系统的业务性能.FTTH远端设备的性能测试,主要是以太网业务性能、E1业务性能和光路保护倒换等关键指标的测试[12-13].

3.1 以太网业务性能测试

以太网性能测试如图8所示,其中NMS是网络管理系统,ODN是光分路器,网络分析仪1和网络分析仪2完成以太网数据的收发监测.

图8 EPON以太网性能测试图Fig.8 Ethernet capability test of EPON

3.1.1 1∶1吞吐量测试过程 按照图8连接设备、仪表;待ONU正常工作后将OLT的GE上联口和ONU以太网口均设为自协商模式,利用网络分析仪1发送100 Mb/s的下行流量、网络分析仪2发送100 Mb/s的上行流量, 分别观测并记录仪的接收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EPON的吞吐量大于90%,其上行传输效率平均94%,下行传输效率平均达到99%.

表1 上/下行以太网吞吐量

3.1.2 1∶1时延测试过程 按图8连接设备,待ONU注册成功且工作正常;将OLT的GE上联口和ONU的以太网口均设为自协商模式,利用网络分析仪1发送200 Mb/s的下行流量、网络分析仪2 发送每端口100 Mb/s 的上行流量;利用7个典型包长分别测试10 s,分别记录系统上行和下行平均延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上/下行以太网时延

从表2可以看出,下行方向由于采用连续通信方式,时延指标和普通以太网的测试指标基本一致,上行方向由于采用突发通信方式,而且有32个ONU共享上行带宽,时延比普通以太网要大一些,上行延时均应<1 ms,下行延时均应<0.5 ms.

3.1.3 1∶1长期丢包率测试过程 接图8连接设备、仪表;待ONU正常工作后,将OLT的GE上联口和ONU的以太网口均设为自协商模式,利用网络分析仪测试丢包率,分别观测并记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上/下行以太网丢包率

表3显示上/下行以太网丢包率<10-9.

测试结果表明:被测试设备的吞吐量,都能达到95 Mb/s;被测试设备在一定流量下单端口的转发平均时延小于1 ms;单端口的丢包率约为0.

3.2 E1业务性能测试

按照图9连接设备、仪表;在OLT和ONU之间配置2.048 Mb/s通路,并进行环回链接;设置数字信号分析仪和系统同步;启动数字信号分析仪,测试E1业务通路长时误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4小时E1业务无误码.

图9 E1业务误码性能测试图 Fig.9 Error code capability test of E1 service

3.3 光路保护倒换测试

按照图10连接OLT和ONU,ONU会通过光口1完成注册,通过Smartbit发送上下行100 Mb/s的数据流;拔掉主用或备用光纤,观察设备能否自动完成在主用光路和备用光路间的识别和倒换、数据能否恢复;拔掉光路1或光路2,观察ONU能否自动完成在光口1和光口2间的识别和倒换、数据能否恢复.

图10 光路保护倒换测试图Fig.10 Protection switching test of optical path

测试结果表明拔掉光路1或光路2,ONU能够自动完成在光口1和光口2间的识别和倒换,数据能够恢复.

4 结 语

本文基于处理器850设计FTTH远端设备,对以太网、E1业务性能和光路保护倒换的关键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FTTH远端系统解决了在光纤上传输综合业务,实现三网融合,适应当前接入宽带网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FTTH远端设备采用模块化的硬件、软件设计,具有较大的扩展性、灵活性、移植性,可生产多样化的远端设备,快速响应用户的各种需求,全面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先成,李寒,罗帆,等. 光纤到户(FTTH)的ODN工程设计及测试[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1,39(8):171-173.

[2] 钟秀芳,李树明,邵岩, 等. EPON技术应用与产品现状分析及探讨[J]. 信息通信技术,2009(1):51-57.

[3] 陈光武,杨菊花,范多旺. EPON的性能分析及优化[J]. 光电工程,2007,34(7):116-120.

[4] 陈斌. EPON在有线网双向改造中的应用[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10):120-121.

[5] 张文,吴娟. EPON体系结构及应用分析[J]. 光通信技术,2006(10):18-19.

[6] 夏俊. EPON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有线电视技术,2005(22):23-25.

[7] 胡保民,刘德明,黄德修. EPON:下一代宽带光接入网[J]. 光通信研究,2002(5):22-25.

[8] 张继东,陶智勇. EPON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J]. 光通信研究,2002(1):26-30.

[9] 冯先成,韵湘,胡煌球.一种适用于LAN及中高速Internet接入的PON系统[J]. 光通信研究,2001(2):8-12.

[10] 张传浩.电信级以太无源光网络接入理论与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1] 易志雄. 基FTTX+Cable架构的多媒体宽带接入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2] 冯先成. 网络交换机集群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3): 43-47.

[13] 冯先成,李寒,罗帆,等. DRZ和CRSZ的40G DWDM系统的性能测试[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1, 33(7):98-103.

猜你喜欢
插板以太网分析仪
不同插板下的航空发动机进口压力畸变试验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软土地基边缘区域插打排水板施工方法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谈实时以太网EtherCAT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高真空插板阀工作状态诊断与监测方法研究
浅谈EPON与工业以太网在贵遵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放顶煤液压支架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