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古籍宝库的钥匙

2012-06-20 08:59梁爱民
博览群书 2012年9期
关键词:淑英藏书家国家图书馆

○梁爱民

开启古籍宝库的钥匙

○梁爱民

《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冀淑英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7月版

文中述及的重要古籍均配以精美书影,图文相映,读者可赏鉴珍本,并从中得到古籍版本的基本知识、善本古籍收藏和鉴定的知识。对于刚刚接触古籍的人,该书是入门教程;对于专攻古籍版本学、目录学的学人,该书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文献。阅读了《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便可基本了解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典藏;了解了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典藏,则大体了解了我国善本古籍概貌,获取了打开古籍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

图文并茂的《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向读者揭示了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中,那些至为珍贵的古籍善本的来龙去脉。对于喜爱中国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是可以放在手边经常翻阅的史册。翻开书页,缕缕墨香扑面而来;沉浸其中,逐页阅读,欲罢不能;掩卷沉思,如品香茗,余味悠长。历代学人爱书、爱国之情怀跃然纸上。

作者冀淑英是位女先生,1920年出生于北京,2001年驾鹤西归。她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编目工作,后任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研究馆员。担任过《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副主编,著有《自庄严堪善本书目》,主编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与赵万里合作主编)、《中国古籍版本鉴别》等。冀淑英一生致力于古籍版本学和文献目录学研究,对善本书的鉴定和古籍文献目录的研究都有巨大贡献。冀先生德高望重,先后担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冀先生为人坦诚,学问深厚,深受大家尊重。与她共过事的同事经常深情地回忆起她对业务之精熟、治学之严格。上海图书馆著名稿抄本鉴定专家陈先行研究员曾著有回忆冀先生的文章“不让须眉的版本学家”(《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3日),其中写道:

1997年秋,我专程赴京接顾廷龙先生回沪小住,离京前去看望冀先生。多年未见,冀先生真的老了,原本笔挺的身板佝偻得很厉害,说话中气也不足了,据她自己说,走十来步就要歇会。我不由感到一阵酸楚。尽管如此,她说,“我每星期要给年轻人讲一次课,主要讲北图古籍藏书来源,一家一家讲,事先要备课。”她原本可在家颐养天年,但她放弃了,她放不下国图,惦记着晚辈们,她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奉献给了图书馆古籍事业,这是一个多么可敬可爱的长者呀!

这个评价也是业界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国家图书馆陆续招收了许多新人。为尽快让年轻人了解馆藏历史,冀淑英不顾年高体弱,亲自进行了十多次业务培训。她说:“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把馆藏那些珍本的来龙去脉一一写下来。”2004年,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三馆共同编辑出版了顾廷龙、赵万里、潘天祯、冀淑英四先生的学术文集,名为“芸香阁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共同出版。《冀淑英文集》为上下两编,上编收入冀先生发表过的各类文章,下编是对善本书的个案介绍、影印善本序言和未发表过的讲稿。其中一篇“百川归海 蔚为大观”,即由冀先生为年轻人所做业务培训的讲座录音稿整理而成。2009年,作为《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学术文库》中的一部,经增订内容,添加插图,形成了读者现在看到的《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

宋版资治通鉴

善本五好标准

傅增湘

陈宅书籍铺11行20字

永乐大典

陈宅书籍铺10行18字

通过这本书每讲的名称就能够直观地了解所述内容,因此不吝篇幅,赘录如下:第一讲 北京图书馆善本藏书的基本情况;第二讲 傅增湘与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第三讲 郑振铎与北京图书馆珍藏;第四讲 海源阁藏书的入藏;第五讲 伦明藏书与清刻本的入善问题;第六讲、第七讲 馆藏翁氏图书(之一、之二);第八讲快雪堂分馆与杨守敬藏书;第九讲 铁琴铜剑楼藏书的收购入藏;第十讲 吴梅、朱偰、赵元方的捐赠;第十一讲 涵芬楼藏书;第十二讲 周叔弢先生与北京图书馆的深厚渊源;第十三讲潘氏宝礼堂;第十四讲 刘少山等藏书家的捐赠;第十五讲邢之襄、陈清华先生的捐书。文中述及的重要古籍均配以精美书影,用以展示这些平日深藏石室的善本秘笈,尽可能地揭示书籍的特点或难得一见的名家校勘。图文相映,读者可以在了解国家图书馆善本藏品的同时赏鉴珍本,并从中得到古籍版本的基本知识、善本古籍收藏和鉴定的知识。对于刚刚接触古籍的人,该书可作为入门教程;对于专攻古籍版本学、目录学的学人,该书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文献。

关于什么样的古籍是善本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答案。作者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书中介绍了著名实业家、藏书家周叔弢先生给善本总结的五好标准:版刻好,不能是邋遢本,这好比先天体格强健;纸张好,印刷好,这好比后天营养好;题跋好,这好比此人富有才华,有学问;收藏印章好,这好比美人淡妆;装潢好,这好比衣冠整齐。看了这通俗易懂的“五好”,读者对善本概念必定会有深刻的记忆。对于有关藏书的名人轶事,该书也多有涉猎。如以前听说过“双鉴楼”,但不了解其含义,书中清楚地解释:傅增湘先生的藏书处,因藏有宋刻本《资治通鉴》和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因此命名为“双鉴楼”。又如“南瞿北杨”,则是清代末年国内私人藏书家的代表,南瞿指常熟瞿家的铁琴铜剑楼,北杨是山东聊城的海源阁,现在这两家的藏书在国家图书馆都有入藏。当介绍铁琴铜剑楼藏书的收购入藏时,作者又详细地讲述了“书棚本”,即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书。一般的唐代和宋代人的诗文集,陈宅书籍铺刻的都是10行18字,而宋刻本《图画见闻志》六卷却与他们刻的其他书的行款不一样,是11行20字。书中刊有《图画见闻志》卷四卷端书影,占足一页,疏朗开阔,满列朱红钤印。它的右侧又有另一部书棚本《朱庆馀诗集》书影,两相对照,陈宅书籍铺刻本的特点尽现眼前。类似诸多生动形象又与古籍密切相关的知识在书中频现,如繁星般闪闪发光,使读者仿佛徜徉于浩瀚书海之中。

该书不仅能使读者了解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商务印书馆涵芬楼等藏书楼的来龙去脉,还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傅增湘、周叔弢、郑振铎等诸多近现代藏书名家爱书、藏书、赠书的历历往事。书中娓娓讲述这些藏书家几代收藏、或一生精力所聚的宋元珍本、名刊名抄,述其藏书特点、示其藏书精品。文字之中,融入了冀先生在版本目录学方面的真知灼见,以及整理善本古籍的丰富经验。既可使古籍爱好者了解善本珍籍流传的辗转经历,亦可为古籍工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提供翔实丰富的资料。

古人有“以妾换书”、“以马换书”等佳话,是讲嗜书者为得到心仪的珍本所为,可谓奇闻逸事。而近现代诸多藏书家,为使珍贵的善本图书不致流失,也作出了不少舍财甚至舍命的壮举,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书中的介绍更使读者窥视到藏书人、读书人的内心世界。著名藏书家赵元方,抗战时为避免琉璃厂的珍本被日本人买走,就卖了一所房子,用所得的钱专门买书。后来他把收藏的许多珍贵典籍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其中既有一册《永乐大典》、宋代孤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还有一批明代铜活字和木活字印本,书品都非常好,非常难得。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去世后,家属遵其遗命将其平生校过的书捐赠北京图书馆,包括他平生最珍视的“双鉴”,堪称无价之宝。1990年,傅先生之孙傅熹年又将家藏《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册捐赠北京图书馆,使之与周叔弢捐赠的合为全帙,成为书林一段佳话。此外如郑振铎、吴梅、陈清华等的藏书、捐书之举,书中均有述及。

国家图书馆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其中宋元善本1600余部,藏量居国内首位。阅读了《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便可基本了解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典藏;了解了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典藏,则大体了解了我国善本古籍概貌,获取了打开古籍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

猜你喜欢
淑英藏书家国家图书馆
蔚淑英作品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Chores at Home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全是书
全是书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