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2-06-25 01:30刘玮
电器工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英利张辉高新区

文/本刊记者 刘玮

春寒料峭的时节,我们启程前往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自古以来被称为“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三月柳叶萌芽,青草泛绿,一个小时之后动车缓缓驶入目的地。广场上熙熙攘攘,将近竣工的保定火车站简洁勾勒出现代化的华丽轮廓,站在这里眺望,高楼矗立,身边走过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怡然的微笑。这个城市舒展繁华,远超我们的想象。中山国地、秦上谷郡,历史源远流长,谁能料想在这片憨实古老的土地上竟诞生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与时俱进的果敢成就了她首屈一指的辉煌。

2011寒冬已逝,2012春天还会遥远么——

资源匮乏的内陆三线城市

蓬勃发展的高新区建设

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定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内陆三线城市。”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张辉的开场白铿锵有力,对家乡的定位颇为精准。“保定在河北省GDP排名为第四,前三位分别是唐山、石家庄、秦皇岛。”明眼人一望即知:唐山是全国闻名的工业资源型城市,煤炭铁矿等保有量全部居于全国前列;石家庄是河北省会,有着无法比拟的政策倾斜机制;秦皇岛近年依靠黄骅港异军突起——细细咂摸一番,保定排在这些兄弟城市之后好像理所当然,但保定人却颇不以为然。张辉话锋一转,“保定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下辖27个区县,常居人口达1100万,而且其中80%为农业人口。”言下之意,保定一无丰富资源二无临海港口三无特殊政策,能背负如此沉重的人口负担大步开进TOP4,方是真英雄本色。“高新区是城市发展的引擎,选择发展新能源也是因地制宜,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一个资源匮乏的三线内陆城市,注定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拓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才能有效发展经济。”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 1991年8月,1992年11月9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当初的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2003年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新能源及能源设备产业基地,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方向的高新区。在长达20年的发展历程中,由荒芜到生机勃勃,由迷茫至旗帜鲜明,时至今日高新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电谷”

保定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是从“中国电谷”战略开始发端的。2006年审时度势推出的“中国电谷”(China Electrical Valley)在随后中国能源政策调整中再次与时俱进改为China Energy Valley,张辉解释说:“能源比电力显然涵盖面要更广泛一些。”这一方面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显然是要把方向定制得更为广阔,留有余地。自2006年至2010年,高新区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宏观政策缩紧的2011年,增长速度依然达到了22%,这些都有力证明了目前高新区产业发展拥有的潜质与活力。

“因为整个保定高新区都是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取得的经济成就,因此不会像有些地区那样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按照规划,2012年保定高新园区将迈入千亿园区的行列,而“中国电谷”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装备与技术中心、智能电网产业先导区和科技新城。张辉说,园区现在重点推进六项产业,即以英利集团为龙头的光电产业、以国电联合动力为首的风电设备产业、以风帆蓄电池为基础的储能产业、节能产业、依托老牌工业劲旅天威保变进行拓展的输变电产业、还有以华北电力大学为研究平台的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建设产业等,高新园区的新能源聚集创新产值已经居于全国前十位。保定高新区不是有天赋的学生,却深谙笨鸟先飞的道理。早在90年代,高新区便开始引导新能源建设。1998年,国家发改委面向全国招标一个3MW的光伏项目,英利集团最后力拔头筹。张辉形容当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大家普遍没有光伏的概念,3MW更相当于一个天文数字。而现在英利一天的产值便有10MW。”英利的崛起为高新区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2000年,中航惠腾开发的大功率叶片打破了国外垄断,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2007年,国电联合动力涉足风电设备制造业,首个生产基地选址保定高新区,国电风能目前位居我国风电产业前三甲,高新区亦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产业聚集程度与产业链完整程度在国内首屈一指。迅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为高新区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

即使是在哀鸿遍野的2011年,保定高新区依旧表现出色。当时,新能源市场一片惨淡,管委会工作压力骤升,与企业沟通寻找对策是家常便饭。众所周知,订单减少意味着开工降低,开工降低标志着利润下滑。而企业以追逐利润为天性,究竟该节节败退还是要咬紧牙关?张辉坦言那是一段艰难时刻,“我们的对策就是要控制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成长之路本无捷径,没有花里胡哨的浮夸,唯有踏实肯干。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整体经济形势收紧,唯有抓住核心环节,突破技术难点才能留有存活甚至上升之地。英利建立了光伏全套产业链,从原材料提取至逆变器生产,无一不足;国电联合动力则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完善整机制造水平;科诺伟业更是把握风机制造核心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竞争力,江湖纷乱芜杂,烈火见真金。

论起保定高新区今日的成功不能不提及国家“一五”期间对保定工业的扶持。计划经济时代,物流业滞后,为能够第一时间支援首都建设,“一五”期间保定西郊八大厂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威名赫赫的天威保变、风帆蓄电池等就是在那时候奠基,至今论起仍令保定人民感到自豪。除此之外,华北电力大学、国家三大继电器厂之一的保继(后破产)也为“中国电谷”的发展贮备了相当多的科技人才。历史优势为保定发展积攒了厚重的基础,但“京畿重地”亦有苦楚。夹杂在首都与省会之间,确是尴尬处境。曾经风光无两的八督之首好像被彻底遗忘在灰暗的角落。天河电子董事长张华胜对此有些痛心疾首,“保定在大家心中的城市辨识度太低了,谈起公司总部在保定,员工们都一脸茫然。”张华胜是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大学毕业生,曾经师从数学家丁石孙,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谈起唐尧故里、荆轲刺秦、中山旧国、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学院、白洋淀等,无不如数家珍。在保定人看来,他们的家乡就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尽管现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未来潜力无限。

未来的方向

毋庸置疑,高新区的崛起拉动了整个保定地区经济发展,在所有27区县中,高新区经济贡献值名列前茅,但是这种高速发展能够持续多久?张辉表达了他的忧虑:第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均衡。“在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都羡慕中关村,因为中关村所获得的政策优势是任何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相形之下,语气里满是无奈。第二、土地指标持续吃紧。不能否认,保定市政府为了支持高新区发展,已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但在实际运作中仍是困难重重,对蓬勃发展的高新区产业园而言,新项目层出不穷,而土地的紧缺大大限制了企业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未来将会面临更困难的境地。第三、资金链陷入困局。2011年从紧的财政政策直接导致了园区内小微企业过重的生存压力。“园区内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贷款难是大问题,他们日子过得很苦。”2012年境遇会不会好一点,张辉没有直言,“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的一些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多点补贴。”2012年初,国家连续下发一系列文件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与银行谈的时候能感觉到宽松一些了。”可是培育孵化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一个连续的投入过程,2011的停滞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市场积极性,2012能否枯木逢春还是一个未知数。除此之外,高新区内部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目前园区工商注册企业2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60多家,而电谷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只有120-130家,小微企业占据绝对多数,龙头企业的稀缺一方面昭示了园区未来发展的新鲜活力与巨大潜能,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园区孵化企业的辛苦艰难。“英利和中航惠腾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可惜现在受限太多,对于很多项目我们虽然竭尽所能,但收效甚微。”2010年园区管委会拿出458万对技术创新、纳税先进以及环保节能等等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进行奖励,2011年又增加到560万,但是今年却只有183万。“资金太困难了,要将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率,投入必不可少,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呼吁政府解决。”

与此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未来的新能源政策走向将会有怎样的调整。2012年两会政府报告中对于风能与太阳能的盲目扩张,用语由“制止”改作“防止”,原本一片哀嚎的市场略略有了几分复苏。张辉说,目前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持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财政补贴模式,因为在快速发展的几年间中国新能源产业已经慢慢走入正轨,基本上现在都以政策指导为主。虽然国家对新能源政策的态度依旧明朗,只不过政策导向究竟能持续多久却众说纷纭。对于未来的方向,保定高新区表示会坚持走新能源发展之路,“能源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计,化石能源终会枯竭,新能源前景广阔。”一直以来全国上下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建设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但市场瞬息万变,高新区亦存有忧虑,对产业链的扩展与补充正是明证。早在几年前高新区就未雨绸缪着手扩展产业方向,关注智能电力设备企业发展,“无论怎样,保定高新区建设都将紧紧围绕中国电谷为中心,这有利于发挥我们已有优势。”尤为称赏的是,自高新区成立当日起,便一直坚持奉行将能耗型企业拒之门外的基本原则,“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号召,从源头抓起,严禁能耗企业进园。”张辉解释道,“发展优质GDP是保定高新区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里大家风雨同舟,未来何如令人拭目以待。

电谷酒店大堂,以光伏发电支持灯饰照明

高耸入云的电谷酒店

英利世界市场分布图

国电联合动力车间实景

猜你喜欢
英利张辉高新区
张辉名师工作室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张辉
张辉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跌倒的英利
英利走向
赞助世界杯是一场“豪赌”吗?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