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对教学效果的贡献——以“平面镜成像”一节作业讲评为例

2012-07-03 10:07讷河市第三中学肖淑敏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玻璃板屏蔽门平面镜

✿讷河市第三中学 肖淑敏

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探究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3道作业题,其中第3题是这样的: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上,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小明想粗测一下广告牌到屏蔽门的距离,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完成他的想法。

由于我们这里没有地铁,学生未见过这样的场景,方案中有些不妥之处。在作业讲评课上我做了这样的介绍:地铁在地下行驶,周围环境比较暗,广告牌里面有灯,它是光源,相对于小明来说比较亮。再指导学生解题思路时,我带领全班学生用平面镜成像探究过程课堂实录(片段)的思想把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要求进行了重温。

师: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生:测距离。

师:测量哪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生:广告牌到屏蔽门的距离。

师:这个距离容易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因为广告牌和屏蔽门之间有车道,直接测量不安全。

师: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能否借助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进行间接测量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似乎有了思路。我并没有马上告诉答案,而是让学生先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大约5分钟的时间,学生就开始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我用点燃的蜡烛A代替广告牌,用玻璃板代替屏蔽门,拿一根蜡烛B放在另一侧,使B和A的像重合,测出B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可。

生2:我用点燃的蜡烛代替广告牌,用玻璃板代替屏蔽门,再选一个棋子代替小明,棋子可以通过玻璃板成像,前后移动棋子,直到它的像和蜡烛重合,量出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即可。

生3:我和学生2的方案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我认为应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实验,这样现象明显,位置找的准,误差小。

在学生制订完探究计划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计划,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经过又一番讨论,认为学生1的方案不可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可知,在蜡烛A的另一侧观察不到它的像,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学生一致认为学生3的方案更好。

学生的踊跃发言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有些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业中的不足。教师再一次发问:根据大家的讨论,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生:米尺(或卷尺、或长刻度尺)。

师:我们须要记录什么?

生:小明所在的位置。

师:须要测量什么?

生:所记录的位置到玻璃板的距离。

师:你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道作业题就这样不攻自破了。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来进行模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亲近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在实验器材选择方面的创造能力。好的探究计划会使实验方案设计得更加科学,如果没有探究计划,没有实验方案,科学探究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据。作为物理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对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的认识。

如何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呢?

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是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做教师的不能直接让学生看现成的实验步骤,更不能替代学生完成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组,明确探究的目标,讨论如何达到目标,设计步骤,探讨可行性,分工合作开展实验。最后应列好实验的具体分工内容,开展实施的细则,中间交流的方式、时间、地点、组织负责人等,并学会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应找具有较高能力水平的指导者参与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灵感往往来自于偶然,细心并有思想的学生能抓住这一灵感进行思考,但要想拿出合理像样的结论还需要有科学的探究。因此,培养学生制订探究计划,并开展探究性实验应是教师的责任。能力的培养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说你们应该如何,学生就能如何的,它须要教师的引领、并在实践中指导,教会学生对比、分析并能亲自去实践。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工,学会分享,学会展示,学会接受,学会怀疑。

学习并非只是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大胆地放手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适应时代的人才。

猜你喜欢
玻璃板屏蔽门平面镜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关于CAN总线的地铁屏蔽门控制思路论述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空杯提重物
空杯提重物
莞惠铁路屏蔽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的研究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东莞地铁2号线屏蔽门系统控制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