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员工意外死亡谁来赔

2012-07-07 11:42林海
检察风云 2012年13期
关键词:工伤事故保安劳务

文/林海

派遣员工意外死亡谁来赔

文/林海

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在保安这一行很常见。作为用人单位的保安公司和保安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再将其派往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和保安公司签署用工合同,规定好派遣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一仆二主”、“一工两用”的劳务关系,往往在工伤、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约定不清,致使保安人员处于不安全的灰色地带。果不其然,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这起事故,就因用工单位和保安公司的互相推诿,而纠纷迭起,是非难定。

劳务派遣在保安行业很常见,致使他们处于不安全的灰色地带

私自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送命

2011年1月9日,大雪纷飞。大兴区黄村镇生物医药基地德通化纤厂的保安岗亭门窗紧闭。一大早,两名来换班的保安王某和陈某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答应,就用备用钥匙打开了岗亭的门,阵阵令人晕眩的煤气味扑面而来。“不好,有人中毒!”两人赶忙打电话报警,并叫来了救护车。果然,正在亭内值班的路波和崔刚两人已经不省人事,屋内一氧化碳严重超标。据查,由于岗亭内暖气不足,路、崔二人私自生煤气炉取暖。煤气炉虽然有通往窗外的管道,当晚却发生了故障,因此一氧化碳无法排出屋外。两人皮肤发红,神智不清,送至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消息传出,两人的家属马上赶到了北京。崔刚的父亲崔大伟老年丧子,悲不自制。路波的妻子刘莉莉悲痛欲绝,这个意外使两家人陷入了绝境之中。为了尽早“息事宁人”,负责小区物业的达莱物业服务中心(下简称“达莱物业”)打算和死者家属签订《死亡赔偿和解协议》。由于崔、路二人是由北京兴卫保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简称“兴卫公司”)派遣到达莱物业的,达莱物业找到兴卫公司,商量共同赔偿事宜。

1月19日,这两家公司和死者家属达成了共识。当天,达莱物业、兴卫公司和路波的妻子刘莉莉达成《死亡赔偿和解协议书》。协议约定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共同一次性赔偿死亡补助、抚恤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相关费用共计56万元。协议签订生效后,全部赔偿款项一次性支付给刘莉莉。刘莉莉领取上述赔偿款后,自愿放弃其他各项权利及索赔,并且保证今后如果再有任何人以路波亲属名义向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提出索赔主张的,她将承担一切责任,赔偿因此给两家公司造成的损失。

共同赔偿,责任分担语焉不详

与此同时,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达成了一份协议 ,协议约定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对路波妻子刘莉莉提出56万元的赔偿总额无任何异议,双方愿共同承担上述赔偿款。但对此事故的赔偿究竟由哪一方承担以及责任的大小如何确定,都交由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予以执行。这份协议表面上对赔偿达成了共识,实际上却搁置了争议的关键环节:即这起事故的法律责任由谁承担。协议约定最终责任根据法院的判决决定,实际上将皮球踢给了法院。如果双方均不执行赔偿,那么死者家属只有等待法院的判决生效,才可能获得赔偿。

可以想象,死者家属向两家公司施加了相当的压力。最终,由于兴卫公司暂无资金支付赔偿款,达莱物业先行垫付赔偿款56万元。双方约定待人民法院的裁决生效后,兴卫公司再按判决书认定的相应责任进行实际的数额给付,这项给付在判决生效后的十日内完成,不得拖延。刘莉莉签字画押后,拿着达莱物业先行支付的56万元回了家。第二天,两家公司又转做崔刚父母的工作。1月22日,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与崔刚父母达成了相似的《死亡赔偿和解协议书》,同样是56万元,崔刚父母在协议书中自愿放弃其他各项权利及索赔。这56万元也是由达莱物业先行垫付的。

谁也没想到,三个多月后的一天。崔刚的父亲和路波的哥哥路有才又接到了兴卫公司的电话。在兴卫公司律师的“建议”下,崔大伟和路有才做出了这样的证词:“崔、路二人的事故是工伤,是在给达莱物业打工时发生的,而不是给兴卫公司打工时发生的,二人直接受雇于达莱物业。虽然他们没有签劳务合同,但事实上的雇佣关系是确定无疑的。”

派遣合同时间成疑,到底谁提供了伪证

匆忙签订的共同赔偿协议,对于赔偿责任如何分配这一关键问题没有明确。这果然埋下了隐患。死者家属走后,达莱物业多次和兴卫公司商量责任的认定问题,但均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达莱物业认为崔、路二人是与兴卫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被派遣到物业工作,与他们没有劳动合同关系。物业只是向兴卫公司支付劳务费用,不应承担工伤事故的主要赔偿责任。但兴卫公司拿出当时签订的那份赔偿协议,提出责任认定要由法院来判决,法院没有判决之前,他们拒绝支付赔偿。

达莱物业只得于5月12日向大兴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庭上,达莱物业向法庭出示了一份《保安服务合同》。根据这份签订于1月7日的合同,达莱物业支付保安服务费,兴卫公司指派保安为其提供服务,并负责支付保安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这份合同中第22条明确约定:兴卫公司派遣的保安人员如果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全部赔偿费用由兴卫公司承担。凭借这份合同,达莱物业感觉胜券在握,向法庭提出了三项诉讼请求:第一,由被告兴卫公司支付本应由其全部承担的工伤事故赔偿费112万元;第二,由被告支付这笔赔偿费四个月的利息,按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利率计算,约2万元;第三,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然而,兴卫公司的出庭证词让此案变得复杂起来。兴卫公司称这份《保安劳务合同》并不是在1月7日签订的,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为了“处理善后事宜”才于1月9日当天补签的。虽然合同内写着“甲方(达莱物业)聘用乙方(兴卫公司)保安员共4名;服务期限半年,自2011年1月7日至2011年7月6日止。”但实际上,这份合同并不是真实有效的,是兴卫公司迫于情势紧急才补签的。这份合同不能反映真实的意思表示,应该归于自始无效。因此,兴卫公司主张这份合同中第22条约定的“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全部由兴卫公司承担”这一条款,是根本无效的。而且,这份合同虽然有兴卫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云飞的签名,却没有公司的公章和骑缝章,在形式上也是无效的。兴卫公司的律师更是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死者家属证词:“既然我们和原告之间没有劳务派遣关系,那么,崔刚和路波这两位年轻人就不是在和我方的劳务关系中遭遇不幸的。根据这份死者家属提供的证词,崔刚和路波两人是在为原告工作期间遇难的。他们和原告之间是事实上的劳务关系,应该由原告来承担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兴卫公司甚至提出,鉴于达莱公司向法庭提供伪证、干扰法庭公正审理的行为,应该给予其行政处罚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无论是原告达莱公司还是法庭,对局势的突然变化都没有充足的准备,审判进入了僵局。

重新鉴定取证,法庭最终认定责任归属

根据双方的请求,法庭重新对案件进行了取证。法官亲自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治安支队,调取事发后治安支队与各方当事人第一时间的谈话笔录和尸体鉴定书等材料。经过两次开庭,法庭最终认定事实如下:

原告达莱物业和被告兴卫公司之间,存在确实的劳务派遣服务关系。四名保安虽在派遣过程中,但仍是兴卫公司的员工,其劳动关系没有因为派遣而发生改变。根据双方签订的保安服务合同,被告兴卫公司的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均应由兴卫公司承担。

虽然被告兴卫公司对于此份合同的签订时间和有效性提出质疑,但没有相关证据证明其主张。合同虽未加盖公章,但兴卫公司对于法定代表人李云飞在合同上的签字以及李云飞在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治安支队的谈话笔录未加异议。从谈话笔录来看,李云飞承认兴卫公司和达莱物业之间的派遣劳务关系,也认可了《保安劳务合同》的有效性。至于兴卫公司提出的“物业公司擅自在合同上添加条款”的抗辩意见,经过法庭委托的司法鉴定专家认定,该条款系合同签订时已打印于合同文本之上,而非事后添加,因而不予采纳。至于死者家属崔大伟和路有才的证词,一则是在律师引导下作出,二则对于本案的实质法律关系没有影响。因此,被告兴卫公司的这一抗辩意见法院也不予采纳。

与此同时,法院认定根据《保安劳务合同》的约定,物业公司应该向派驻的保安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必要的执勤装备和安全装备。对于保安人员的执勤活动,物业公司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和辅助义务。因而达莱物业公司对于事故的发生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法院于2011年12月7日作出判决,判定原告达莱物业公司承担10%的赔偿责任,被告兴卫公司承担90%的赔偿责任。因而兴卫公司应向达莱物业支付100.8万元。至于这部分款项的利息,由于双方未作约定,宜比照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案件的诉讼费用也由兴卫公司和达莱物业公司按照相应比例分担。随着法院的一声槌落,这起因劳务派遣工伤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法博士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劳务派遣工伤案件。尽管涉及合同条款真假、合同倒签等案情细节,但其核心的法律关系仍然是劳务派遣关系。

劳务派遣的典型特征是,劳动力雇佣与劳动力使用相分离,形成“有关系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的特殊形态。

至于工伤赔偿责任,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在本案中,根据达莱物业和兴卫公司的合同约定,由作为派遣方的兴卫公司承担劳动保障(包括社保、医保和工伤保险)的办理工作。如果兴卫公司未履行此项义务而发生工伤事故,那么应当由其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以“合同系事后补签”等事由推翻劳务派遣关系,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该合同即使是事后补签,也仍然是对于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确认,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只要不违反法律政策,就不影响其法律效力。

猜你喜欢
工伤事故保安劳务
路灯下的保安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未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保安成了幽灵人
实习学生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应该如何处理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
保安搜车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