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横祸

2012-07-07 11:42阿碧
检察风云 2012年13期
关键词:车道司机高速公路

文/阿碧

飞来横祸

文/阿碧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前面工程车上甩出的钢凿“袭击”

随着高速公路的安防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清晰化、数字化的高尖端方向的进步,突然遭遇抛出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事件将会越来越少,高速公路将变得越来越安全。

杭州客车司机吴斌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在1分16秒中挽救了24名乘客,被网民称为“最美司机”。经过无锡警方调查,吴斌重伤死亡的“元凶”是突然飞出来的车辆制动毂残片。人们在称赞和悼念“最美司机”的同时,也开始思考高速公路上抛出物的危害。对于涉及交通公共安全的高速公路抛出物,我们该如何去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出了事故之后怎样寻找肇事者?

高速公路上抛出物危害很大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怕前面车子突然扔出一堆东西,要么视线被阻挡,要么被击中,轻则致车受损,重则车毁人亡。高速公路上的抛出物虽然不如普通公路多,但是由于前者的危害比后者大得多而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高速公路上的抛出物既包括非人为因素产生的杂物,也包括车内人员随手向外扔的垃圾。

高速公路上的抛出物五花八门,小到碎玻璃碴、滚珠、死鸡死狗、烂轮胎皮、树枝、车辆挡泥板,大到货车上的枕木、石头、木板、篷布、成捆的甘蔗等等。乘车人在高速

如何有效防范高速公路上的抛出物

针对高速公路上可能出现的“飞来横祸”,高速交警总结了几点防范建议。

(1)主动避免抛出物。出车前一定要对轮胎、刹车、车灯、方向盘等与车辆行驶安全息息相关的部件做好安全检查。大货车的车上货物一定要捆扎牢固,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上人员不要向外扔垃圾等废弃物。车辆在高速上出事故后,在应急道上临时修好后一定要清理掉修理时所产生的杂物。

(2)杜绝超速行为。与前车保持好足够的跟车距离,给自己预留一定的时间、空间来判断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科学试验表明,一般性能的车辆的车速和刹车距离数据相同。比如,车辆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车距最好保持在120米左右。

(3)要沉着冷静。在高速路上,如果发现前方有抛出物,别猛踩刹车,或猛打方向盘。否则容易失控或侧滑,尤其在下雨天更甚。即使不幸被抛出物击中车辆,也尽量不要乱打方向盘或者采取紧急刹车,也不要匆忙追赶肇事车辆,更不要在快速车道上停车检查,而是慢慢减速靠到紧急停车道上后报警。

(4)尽量靠右行驶。如果高速公路上车流量不大,而靠右侧车道车辆又较少时,最好不要长时间在左侧第一车道行驶。因为当你在第一车道行驶,万一遇到突发情况,那么你就只有右侧的车道可供避让。而在靠右侧的车道上行驶时,因为右侧还有应急车道,万一有情况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避让。

(5)警惕货车。货车在路上连续运行时间长,车身部件容易损坏而抛出。另外,货车运载的货物如果捆绑不严也容易抛出。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货车紧急停车时要立即减慢车速,提高警惕,注意观察情况。掉落货物,速度太快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危险。

(6)警惕工程车。工程车的轮胎缝隙间可能夹杂小石子。在高速行驶时,小石子很可能会从轮胎中甩出来,对后车行车造成威胁。另外,工程车中可能有一些锐利的工具,在行驶途中甩出来后对后车危害也很大。

(7)小心大风。在大风天气里,大风和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产生劲风,可能会吹起一些细碎的硬物,从而影响驾驶安全。因此,遇到大风天气要放慢速度,小心驾驶。

(8)小心动物。高速公路有些路段途经山区,这些地方野生动物多,偶尔会有动物横穿路面。驾驶员经过这样的路段时,要放慢车速,切忌乱打方向盘。

(9)及时报警。在世界各国,都有高速交警全天候在道路上巡逻。警方也号召司机看到抛出物时通过随乘人员报警,消除安全隐患,利己利人。

因躲避抛出物紧急变道后遭遇后车拦腰撞击

公路上扔出报纸等大幅纸张也可怕,很容易飞往后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遮挡驾驶员视线,从而发生恶性事故。在高速公路上抛扔杂物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国外也有。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林达表示,当地司机因高速公路繁忙而不断发生争执,一些司乘人员互扔杂物,甚至不时有枪击事件发生,高速公路暴力事件越来越多。

在高速公路的一些乡村路段,尤其是有天桥或山坡的路段,可能会出现顽皮的少儿向汽车扔石子甚至砖块的不良行为。2011年4月6日,京台高速定远路段,几名学生途经高速公路上的人行天桥时,对着过往车辆扔石子,其中一个石子砸中一辆轿车内的男婴。男婴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2011年4月15日,在深惠沿海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的前挡风玻璃被顽皮少儿扔出的一块混凝土块砸碎,著名公益人士丛飞的遗孀邢丹当时正在车内,不幸被砸中,终因颅脑损伤失血过多死亡。

人为性的抛出物固然可恨,但是随着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这些抛出物将会越来越少,最终绝迹。然而,像“最美司机”遇害事件中那样的非人为性抛出物则令人防不胜防,因为肇事司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车辆制造了危险的抛出物,受害车辆司机自然更难预先判断这些抛出物出现的可能性了。

类似的案例还很多。2010年3月8日清晨6时许,在柳南高速公路来宾凤凰路段,一块巨石从爆胎的货车上滚落到路中央,随后一辆过路的小轿车就直接撞到巨石上,造成三死一伤。2011年2月10日,嘉兴的王先生开着公司的普桑车行驶在沈海高速大桥南接线路段,突然前方一辆车溅起了一块石头,飞起的石块不偏不倚砸中后车的挡风玻璃。石头穿过挡风玻璃后砸到了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的下巴上。

抛出物杀伤力来源的科学分析

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怕出现抛出物?其实,抛出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速车辆遭遇抛出物。车辆速度越大,操控越难;车辆速度越大,抛出物和车辆的撞击力会越大。

汽车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规避所出现的风险。如果司机看到路面上有抛出物,会本能地去避让。如果汽车离地面抛出物较远,一些司机会选择紧急刹车来避让。此时,很容易导致后续高速车辆对前车的追尾。如果是在下雨天、雾天等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连续追尾。如果离路面抛出物较近才发现,一些司机可能选择紧急变道来避让。此时,司机可能来不及看旁边车道的情况就变道,结果可能导致来自后车的很严重的拦腰撞击。如果司机处理不当,方向盘打得很急,在高速的情况下车辆可能失控,发生侧翻,或者撞击到公路中间或两边的护栏,甚至可能冲到对面车道而发生严重的撞击。

如果司机避不开这些路面抛出物,则可能对行车安全带来直接伤害。如果抛出物比较巨大,比如轮胎、大宗货物、木料,则会导致车辆因高速撞击而出车祸。如果抛出物是钉子、刀片等锐物,则会伤害车辆的轮胎而导致爆胎,结果酿成事故。如果抛出物是沙石、机油、滚珠等易滑物,则会令高速行驶的车辆翻车或者急速改变行驶方向。

如果抛出物不是已经停留在路面上,而是正好向行驶中的车辆飞来,那危害性就更大了,因为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抛出物可能在半秒之内就撞击过来,司机很难采取紧急避让措施。如果是对面来车道来的抛出物,就像吴斌案中那件肇事的刹车毂碎片,抛出物和车辆撞击的时间会更短,因为抛出物的相对运行速度相当于两车速度的总和。也就是说,对面车道来的碎片的相对时速可能超过200公里。按照物理学原理,速度越大,撞击力越强。在高速公路上,前车向后抛出的碎石子可能像子弹一样穿透前挡风玻璃,对驾驶室的人员造成伤害。

按照物理学原理,质量越大,撞击力也越强。在高速公路时那个行驶,遇到越大的抛出物,危险系数就越大。在吴斌案中,飞出的制动毂残片很大,长约30厘米、宽15厘米,厚1厘米,是个不规则的环形碎片,重达数公斤。据安全专家介绍,这么重的车辆部件抛出物还是第一次听说。车辆制动毂在工作中会出现磨损发裂,但一般只会漏几个螺丝,这么大的碎片飞出来概率极低。按规定每辆机动车跑了一定的路程,都要对制动毂进行检测,如果磨损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更换,既是确保车辆自身安全,也要防止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即使抛出物没有击穿玻璃的攻击力,如空矿泉水瓶、报纸等,但是司机被突如其来的异物击中,也会产生瞬间的恐惧心理。司机因为受到惊吓会下意识地躲避,在高速行驶的条件下,瞬间的操作失误都可能演化成非常恶劣的交通事故。

部分发达国家为何少发抛出物事故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因抛出物导致的交通事故很少发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技术先进的监控系统,还因为他们有较为完善的交通事故质量追溯体系。无论抛出物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大小,监管机制都会立即启动,专业的交通事故分析师会亲临现场,查看事故情况,并对肇事车辆进行科学分析,查找事故的源头,分清事故的责任。也就是说,无论是司乘人员有意还是无意产生的抛出物,这个系统都能找到发生的原因。有了这样的追溯体系,不但车主和司机会定期对自己的车辆进行检查,保险公司、修理厂、销售商和汽车厂都会定期发短信给车主,提醒车主在行驶一定的里程或时间时就该对车辆进行检测了。

新技术监控抛出物

正因为高速公路上抛出物危害巨大,无论是人为还是非人为产生的抛出物,都是违法行为,肇事者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人为抛出物制造者还可能受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起诉,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那么,在车辆行驶速度较快的高速公路上,警方如何才能找到这些肇事者呢?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采用路面监控系统,主要是对高速公路干线进行监视,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这套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将摄像机、路上埋设的各种传感器等连接,收集交通数据,把车流量等情况及时传达给管理部门,这些信息经过预置的交通控制策略方案处理后,再通过电子信息情报板等方式提供给行车人员。这套系统可对高速公路进行监控,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

世界各国的公路监控特别是高速公路一般采用全程监控,线路长且设备多。目前,警方主要采用传感器报警与视频联动方式,由人工实时监测高速公路上是否有抛出物从车辆中扔出来、路面上是否有抛出物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监控系统会拍摄和分析肇事车辆的车型,并对它重点跟踪监控。在意外事故发生后,监控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找到肇事者。这套系统的存在,对抛出物肇事者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可以减少人为抛出物的产生,司机也会主动定期检修来减少非人为抛出物的产生。

随着高速全程监控需求的出现,视频源数量庞大,依靠人工来实时监测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用交通事件智能视频检测技术,与其他传感系统共同构成自动化、智能化的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将有助于及时发现路面上的抛出物等隐患,防患于未然。美国研究人员戴维·威尔逊等人开发出智能化视频分析系统,可以自动分析高速公路上的画面,一旦出现抛洒物、超速、追尾等异常画面时就会自动报警。这样一来,监控中心的警察就不需要时时盯住监控画面,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也避免了人力监控产生的疏漏。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把警示信息及时发布到高速公路上的电子显示屏上,提醒后面车辆注意前面若干距离内的抛出物。

威尔逊等人开发的这套系统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面临各种天气情况及光照条件的挑战,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晴天,它都能提供精确、可靠的交通数据。传统的抛出物视频自动检测系统误报警的概率很大,因为它们很可能把道路上的积水、汽车或树木的阴影等背景当成抛出物。误报警令监控人员不胜其扰,每误报一次就要调出画面人工检查一次。而威尔逊等人开发的这套系统在监测抛出物时可以识别阴影或积水,有效避免背景干扰。在使用之初可能会有一些误报,但是它有学习记忆功能,经过监控警员多次纠正之后,误报率就会降低到可以容忍的5%以下,从而实现可靠的自动检测。在夜间检测时,该系统会自动跟踪识别车辆前灯,从而减小夜间光线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采用了智能化很高的交通事件检测报警系统,对检测抛出物、追尾等交通事故帮助很大。交通事件检测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兼容遥控摄像机的各种视角、焦距。当出现路面抛出物、超速、逆行、堵车等高速公路异常情况时,检测系统会主动最大化监控界面,并发出报警提示音,主动提示监控员处理。2010年1月5日上午8时37分,沪宁高速公路无锡监控分中心事件检测系统语音报警:宁沪113公里处有异常情况。监控员立即查看路况视频,发现有两辆小车停在一车道内,初步判断发生了交通事故,于是迅速发布信息并通知相关部门。在处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又发生了二次事故。事故全过程被事件检测系统完整地记录下来。

在高速公路上拍摄车辆,一般性能的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往往重影和拖影很厉害,导致警员从画面上看不清车辆的细节,此时需要采用高清晰动态摄像机。在高速动态的车辆中寻找抛出物的肇事者,对监控系统的车牌识别能力要求更高。在一些抛出物事故中,往往从视频中看不清肇事车辆的车牌,只能通过猜测若干号码然后进行人工排查,十分费事。英国研究人员沃森·达塞尔等人开发出了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可以十分清晰地抓拍到时速200公里以下车辆的车牌号码,不但抓超速车辆很准确,对寻找抛出物肇事车辆也很在行。

联网监控是高速公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不少发达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监控网络,我国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实现了省内监控系统联网,全国监控系统联网目前也在进行当中。现有的高速公路安防系统包含了多个信息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系统。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猜你喜欢
车道司机高速公路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浅谈MTC车道改造
画与理
老司机
老司机
高速公路与PPP
低速ETC/MTC混合式收费车道的设计与实现
不见司机
高速公路上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