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伏假倚(下)

2012-07-07 11:42明中海光陈伟中
检察风云 2012年13期
关键词:作案人假冒者陈辉

文/ 明中海光 图/陈伟中

真伏假倚(下)

文/ 明中海光 图/陈伟中

话说,公安部门好不容易顺藤摸瓜诱出了“冒牌”作家的真身,却不料他翻车坠海,就此一命呜呼……

“你就是我”

雷鸣和乐笑天返回临海市。说实在的,雷鸣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作案人死于翻车坠海事故,这两起凶案似乎已经了结。但另一方面,这两起凶案又似乎远没有查清。作案人虽然假冒作家连续作案,但是他的真实身份还是没有搞清。此外,被他所杀害的那两个男女真实身份也不清楚,凶杀的理由也不得而知。一路上,两人又开始继续讨论案情。

“我在想,当作案人向秦剑秋勒索20万元时,曾经写过两封恐吓信。每封信里都写着‘你就是我。’这句话。”

“嗯,是有这句话。”

“那为什么作案人两次信中都要重复这句话呢?”雷鸣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好理解。这是假冒的秦剑秋故意刺激‘真’秦剑秋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无非想表明我虽然是个假冒者,但在住宿滨市紫藤宾馆时假借你的姓名把宾馆的服务人员骗得团团转。名字在我的眼中只不过是信手拈来的工具而已。”

说话间,雷鸣突然想起了五六年前看过的一本文学杂志中的内容:“我现在想去调查一个物证。”

乐笑天疑惑地问道:“你要去哪儿?”

“市图书馆。”雷鸣说着,猛地一踩油门,向滨市图书馆驶去……

到了市图书馆后,雷鸣径直向里面快步走去。乐笑天跟着他不解地问道:“我们要去调查什么呢?”

“我要查一查五六年前出的文学杂志。”

“杂志的名称叫什么?”

“现在记不清楚了,只能到那儿耐心地查阅一下文学类杂志。”

于是,两人坐在图书馆的阅览室,查阅五六年前出版的文学杂志。一晃,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查到有价值的内容。雷鸣决定把查阅的范围扩大到七年之前。突然,乐笑天把一份七年前10月份出版的《临海文学》杂志放到雷鸣的面前。他兴奋地说道:“你是不是要查这本杂志?”

雷鸣接过杂志,只见封面上写着“《我的笔名》专辑”字样。他匆匆地翻阅了一下,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轻轻地说道:“对,就是这篇短文。”

乐笑天仔细一看,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我的笔名很普通,以至常被人误以为就是我的姓名。其实这不是我的真名。我在1985年曾经荣获《临海文学》杂志社颁发的‘新人佳作奖。’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写作生涯。当时,我只是一家国企的办公室文员,公司的经理对我们管得很紧。他要求我们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反对员工有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为了避嫌,我不用真名而用笔名发表文章。我想了好多笔名,都觉得不满意。我突然地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个同学,他长得和我十分相像,我们常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我就信手用他的名字作我的笔名,这就是读者现在已熟知的——秦剑秋。”

乐笑天看完短文之后茅塞顿开……

“那么,当这个作家得知在宾馆出现冒名作家时,理应知道那个假冒者是谁。”

“你说得没错。”

“可是那个作家明明知道假冒者的真实身份,为什么匿而不报,听任造成重大的案件呢?”

面对乐笑天的追问,雷鸣沉思了片刻,说道:“我想,现在应该去银行调查那位作家的存款调用情况。”

离开市图书馆,两人立刻驱车去银行调查那个作家存款调用情况,结果很快出来了。雷鸣和乐笑天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对调查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那位作家除了最后一次取走20万元人民币外,之前还有三笔取款记录:去年申市玉兰宾馆第一次出现假冒者后,从银行取款1万元;滨市紫藤宾馆出现假冒者作案后,从银行取款10万元;

金陵市米兰宾馆再次出现假冒者作案后,同样从银行取款10万元。

乐笑天分别列出这三笔款项的取款时间和金额。

雷鸣饶有兴趣地看着,忍不住说道:“真有意思,特别是第一笔钱,款项虽小,问题最大。”

乐笑天问道:“照理说,当假冒者第一次出现时,那位作家应该首先向警方举报才对,可他非但没有动作,反而从银行里取出了1万元,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雷鸣很有把握地说:“他极可能是把那笔钱送给那个假冒者的。”

“那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我想,去年在申市玉兰宾馆第一次出现假冒者时,那个作家就会明白是他中学同学秦剑秋所为。于是,他从银行里取出1万元,亲自去和真秦剑秋见面,并把这钱送给了他。”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推测,他觉得那个老同学秦剑秋有利用价值。”

“有什么利用价值?”

“为他杀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此后会在滨市紫藤宾馆和金陵市米兰宾馆相继出现两次凶案。”

“作为报酬,每杀一个人就支付10万元,对吗?”

“不,如果仅支付10万元,是没人愿意去杀人的。我估计,是那个作家对秦剑秋说,只要你照我的计划去做就行了,事成之后送你10万元酬金。”

“要付这么多酬金吗?”

“对一个当红的作家来说,这点钱算不了什么。”

“那么真正的杀人凶手就是那个作家吗?”

雷鸣看乐笑天将信将疑的神态,颇为自信地分析道:“我们就以滨市紫藤宾馆的凶案为例——先是那个假冒作家张扬地在宾馆出现,并且还热情地为客房部经理题写条幅。第二天早饭后,假冒作家说出去散步而离开了宾馆。不久,返回宾馆的却是那个真正的作家,两人利用时间差作了巧妙的替换。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假冒的女记者,并且当晚留宿在宾馆。第二天早晨,那个假冒秦剑秋的真作家神秘地消失了。留在房间里的只是一具女尸,其实就是那个中途替换的真作家杀害了那个女人。而留在宾馆的条幅字迹以及指纹都是那个假冒作家秦剑秋的。于是,潜逃回家的那个作家成了被人冒名顶替的受害者。”

“那么在金陵市米兰宾馆发生的凶案也是如出一辙吗?”

“确实如此。从表面上看,是那个假冒作家在米兰宾馆杀死了假冒男子后神秘地逃走了,而真正的作家却无辜地受到了牵连。这两起凶杀案都推演出一个共同的模式。”

乐笑天对雷鸣深入细致的分析甚感佩服。接着又问:“照你的观点来说,那两个被害的男女应该都和那个作家有着瓜葛喽?”

“那是毋庸置疑的。”雷鸣十分肯定地回答。

“可是那两个受害者为什么都要使用假名,并以假身份出现呢?”

“这是因为如果受害者使用真名,一旦死了的话,警方立刻可以通过调查找到和他们有关系的那个作家,所以他坚持要受害者使用假名、假身份来和他见面。他以为如果对方用了假名,即使被杀了,警方也无从下手调查,只会得出个假冒者杀害了假冒者的糊涂结论。”

“那么如何来理解那个假冒者发来传真提出勒索的事呢?”

“这可能是他们两人之间唱的双簧戏。”

“如此说来,是那个作家自己精心导演的一出戏吗?”

“我看这八九不离十了。”

“那为什么还要敲诈20万元呢?”

“这只是给他同伙准备的逃亡资金。”

“逃亡资金?”

“这始终只是我的推测。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那个作家故意让中学同学冒名在各家宾馆张扬地出现,造成作案假象,自己则利用时间差中途替换,杀了两个男女。作为给同伙的报酬,每作一次案,付10万元,一共付了20万元。但他心里明白,一旦同伙被警方抓捕,就会彻底暴露他的阴谋。于是制定了帮助同伙潜逃的最后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先装出自己受到作案人敲诈的假象吗?”

“是的。他故意制造这种假象,并以此向我们报案,试图进一步蒙骗我们。为了使效果逼真,他还有意把水搅浑,在关键时刻打了110报警电话,让他的同伙趁乱拿走了20万元的勒索款,事后还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如果抓到了作案人,请别忘了把他抢去的勒索款还给我’。”

“嗯,他确实够狡猾的。”

雷鸣继续说道:“当时我们确实受到了他的影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追捕那个逃犯的身上。”

乐笑天又问:“这难道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吗?”

“是的。当时,那个逃犯很狡猾,一开始装出向滨市方向逃跑的样子,突然又朝相反的金陵市方向逃去。当时我就觉得这事蹊跷,不像是作案人慌不择路。完全是有计划的障眼法。现在看来确实如此。按照他的计划,作案人把车开到金陵市附近海岸的断崖地带后,伪装成驾驶错误的迹象,让车从断崖上掉落大海里。以此造成车毁人亡的假象,至于现场找不到作案人的尸体,也可理解为已被海水冲走的缘故。”

“可是,最后作案人却和车子一起掉到海里死了。”

“我认为,作案人原想让车子从断崖上坠海的。但由于他处理不当,结果在车子坠海的瞬间,自己未能及时从车内逃出来。你说说,他怎么会最后失败的呢?”

“估计他可能太过慌张,忘记把放在助手席上的那只装有巨款的拷克箱拿出来,结果在折返过程中车辆坠落大海,他自己也没能逃过灭顶之灾……”

“如果那个作案人因车子坠海而亡,且找不到他携巨款潜逃的尸身,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两起凶案就在糊里糊涂中突然结束了?”

“是啊,我想,这正是作家制定这个最后计划的真正目的。”

……

私下调查反遭其害

乐笑天有些性急地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雷鸣笑道:“不要着急,要做的事还多的是。如果我推理正确的话,那被害的一男一女肯定和那个作家有关系。所以,现在必须马上搞清那两个被害人的真实身份。”

于是,临海市公安局刑警在雷鸣的带领下围绕那个作家的人脉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没过多久,就查明了在滨市紫藤宾馆遇害女性的真实身份。那名女性的真实名字叫潘丽萍,现年28岁。高中毕业后曾在家乡做过各种工作,因薪水太低只身来到临海市闯荡,后在一家歌舞厅里当上了KTV小姐。两年前,她在歌舞厅里偶然认识了前来寻欢作乐的那个作家。两人很快就开始秘密同居。她对歌舞厅的同事们说是回家乡结婚,所以大家都一直以为她到现在还在家乡生活。

警方在调查那个男性受害者时费了点周折。

起先,警方从调查那个作家周围的朋友入手,但始终没有查到一点线索。雷鸣决定调整侦查方向,把重点转移到潘丽萍的人脉关系上,结果,轻而易举地搞清了对方的真实身份。据查,那名男子的真实名字叫陈辉。和潘丽萍是同乡,也是她过去的男友。现在临海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当他在报上看到滨市紫藤宾馆发生一起凶案,且受害者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又冒名叫秦剑秋时,他认定死者极可能是潘丽萍,而犯罪的最大嫌疑人就是秦剑秋。

于是,陈辉决定私下调查此案。

雷鸣和乐笑天推测,陈辉一定亲自上门去敲诈过那个作家。虽然不知道陈辉敲诈的金额是多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个作家为了封住陈辉的口,特意把他约到金陵市米兰宾馆见面。显然两人说好在那儿交付敲诈金额。那个作家为了实施自己的罪恶计划,很可能事先关照陈辉使用假名并以出版社编辑的身份在宾馆现身。

那么,那个作家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情人呢?这自然有很多种可能……

信封里的录音磁带

尽管雷鸣确信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但他深知,光凭这些推理,是不能对那个作家实施逮捕的。于是,心生一计——

那个作家在家里若无其事地接待了前来探访的两位警察:“在这次破案中,承蒙两位辛劳,真是不胜感激。现在,那个假冒者死了,我也可以安心写作了。”

雷鸣意味深长地说道:“就我们而言,总觉得这个案子还没有真正结束,所以特地前来向秦先生请教。那个在滨市紫藤宾馆被害的女性想必秦先生认识吧?”

“不认识。她究竟是谁我完全不知道。”

“其实你是知道她真实身份的。”

“我怎么会知道?”

“那个被害女子虽然假冒记者潘丽萍,其实她的真实身份原是临海市一家歌舞厅的KTV小姐,名叫潘丽萍。难道你真的不认识她吗?”

“不认识。”

“我们在潘丽萍居住的公寓里发现了一盘装在信封里的录音磁带。信封上写‘如果我死了,请把磁带交给警察。’所以我们听了这盘磁带。现在请你和我们一起听吧。”

那个作家怒气冲冲地说道:“我为什么要听呢?”

雷鸣冷冷地回答:“因为磁带的内容与先生大有关系。”

乐笑天及时按下了录音机的键钮,房间里立刻响起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我的名字叫潘丽萍,原是歌舞厅的KTV小姐。两年前与秦剑秋先生相识,他慷慨地把我安排住进一套豪华公寓……”

“完全是撒谎!”

那个作家听了勃然大怒,粗暴地伸手要关上录音机。

“你这是干什么?”雷鸣锐利的目光逼视着对方。

“这是假的,有人故意陷害我。”

“假的?”

“没错!那个声音根本不是潘丽萍的。”作家激动地咆哮。

“你说得对,那个女人的声音是不是潘丽萍的”。雷鸣笑了笑,燃起了一支烟。

那个作家瞬间脸色倏地一变,意识到自己中了雷鸣的圈套……

“杀死潘丽萍和陈辉都是你干的吧?”

“……”

“因坠车事故而死的那个假冒你的作案人已经查清了他的真实身份。他是你中学同学秦剑秋。而被害者潘丽萍、陈辉和秦剑秋毫无关系,他不可能去杀害他们。相反他们都和你有关系,所以行凶的只能是你。”

在雷鸣一连串的追问下,那个作家一直沉默不语,不时掏出手帕,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雷鸣明白,对手已经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告诉我,你的真实姓名!”

“真实姓名?”

雷鸣威严地说道,“对,我们必须在逮捕证上写上你的真姓实名!”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作案人假冒者陈辉
革命烈士和诗人陈辉
Superconductivity and unconventional density waves in vanadium-based kagome materials AV3Sb5
Kinetic theory of Jeans’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in millicharged dark matter system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碰撞
模拟和防范假冒网关
假冒澳洲樱桃进入亚洲市场
系列抢劫案件犯罪实施阶段的反侦查行为相关问题探析*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Fractional-Order Delayed Memristive Chaotic System with 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
浅析刻画作案人出现认知偏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