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巩固治疗临床探讨

2012-07-07 01:37西电集团医院妇科西安710077李艳荣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阴道内假丝念珠菌

西电集团医院妇科(西安710077) 曹 馨 李艳荣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乳酸菌有拮抗假丝酵母菌的作用。因此,我们对VVC采用阴道乳酸菌制剂进行短期巩固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单纯性VVC,在接受阴道乳酸菌巩固治疗并坚持完成了3个月随访的患者96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为32.56±5.23岁。入选标准按VVC评分标准,评分<7分者即单纯性VVC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发现阴道粘膜充血、白带多呈豆腐渣样,10%KOH悬滴、镜检,发现念珠菌菌丝和芽孢,同时检测乳酸菌量。除外滴虫性等其他阴道炎,排除妊娠、糖尿病及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

2 治 疗 患者在确诊为VVC后,采用克霉唑栓500mg单次阴道用药,停药3~7d经真菌学检测转阴,在下次月经干净后3~7d再行真菌学检测及阴道乳酸菌含量,若仍为真菌学检测为阴性,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0.5g,每晚1次,连续放药14d。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抗生素及阴道放置其他药物。使用阴道乳酸菌制剂期间,禁用口服广谱抗生素。在使用阴道乳酸菌制剂巩固治疗后的1、2、3个月,每次月经干净后3~7d对患者进行随诊。随诊时,患者行阴道真菌学检查并同时检测阴道乳酸菌量,填写症状、体征,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整个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在随访期间如有性生活,全程使用避孕套。

3 疗效分析 每月随诊时除确定巩固治疗的疗效及复发情况外,并检测阴道乳酸菌量。

3.1 临床疗效评定:根据随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或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改善60%;有效:症状体征改善>30%但<60%;无效:改善<30%。

3.2 阴道乳酸菌含量评定:根据随诊时阴道内分泌物检查乳酸菌量:乳酸菌量分为4级。1级:未见乳酸菌,2级:+,3级:++,4级:+++。

3.3 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评定:结合临床疗效和真菌转阴率进行综合评定。痊愈:临床痊愈,真菌(-);显效:临床显效,真菌(-);有效:临床有效,真菌(-);无效:临床有效,真菌(+)或临床无效,真菌(+)/(-)。

结 果

1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巩固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真菌转阴率:经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后,停药1个月,临床疗效评定:痊愈63例(65.63% ),显效,20例(20.83%),有效8例(8.33%),无效5例(5.21%)。真菌转阴率:有效83例(86.46%),无效13例(13.54%)。

2 阴道乳酸菌量,见附表。

附表 治疗前后阴道乳酸菌含量比较(%)

3 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后总疗效:经阴道乳酸菌制剂巩固治疗后,96例VVC患者在停药后1个月时进行总疗效评定:67例(69.79%)治愈,10例(10.42%)显效,6例有效(6.25%),13例无效(13.5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2.29%。

4 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后复发率:确认为有效的83例VVC患者,在停药后3个月的随访,出现复发的有3例,复发率为3.13%。

5 不良反应:在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

讨 论

正常孕龄期女性阴道内乳酸菌为优势菌,对抑制及杀灭外来致病菌起重要作用。当阴道内乳酸菌受抑制,寄生在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形成VVC。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状态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乳酸菌对念珠菌存在着抑制作用机制研究概述为以下几点:①乳酸菌通过大量产生乳酸降低阴道的pH值,低pH可抑制酵母菌生长;②乳酸菌还能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如细菌素样物和表面活性物质,能抑制真菌生长;③乳酸菌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此活性物质具广谱的抗菌活性;④乳酸菌对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还在于其脂肪酸代谢产物对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目前,VVC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抗真菌药,在杀灭假丝酵母菌的同时,也杀灭了阴道内的有益菌群,增加了VVC复发的危险。因此,在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增加阴道乳酸菌含量的治疗,不仅能达到杀灭或抑制假丝酵母菌,又能补充阴道正常菌群。本研究中,我们在治疗VVC时,首先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杀菌治疗,之后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短期巩固治疗,结果显示其总有效率达82.29%;停药3个月随访时复发率仅为3.13%。本次临床研究初步表明,在VVC的治疗中,除采用抗真菌药物灭菌治疗外,适时地给予补充阴道内乳酸菌制剂进行短期调整阴道局部微环境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1] 杨慧霞,樊尚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430-431.

[2] 吴劲松,毛泽春,陈少平,等.阴道乳酸杆菌对念珠菌拮抗作用的实验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4):293-295.

[3] 张 琰,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43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315.

猜你喜欢
阴道内假丝念珠菌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萆薢渗湿汤治疗湿热下注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老年阴道炎患者慎用洗必泰
老年阴道炎莫要滥用抗生素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PCR-RFLP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
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基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