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不透明 难查“吃空饷”

2012-07-12 01:53吴之如
财政监督 2012年22期
关键词:吴之空饷润物细无声

■吴之如

编制不透明 难查“吃空饷”

■吴之如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查处“吃空饷”难在两点: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他说:“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

有些人名字挂在某单位编制之内,却从来不去那儿上班,但是每月照领薪水,这份工钱还绝对不比别人少。这类现象,就被称之为“吃空饷”。当然,这样的“影子员工”,人们一年到头不见他们的影子,依稀知道一点内情的人都明白,他们不是一般的人,要么是“官二代”或者与官扯得上关系的人,要么是这个单位有点来头的关系户。这份“润物细无声”的“空饷”,享用者不但吃得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

近来媒体报道了一些地方查办了许多单位中存在的“吃空饷”实例,在全社会激起了反响。事实上,谁都清楚,“吃空饷”现象在某些单位的悄然衍生,正是官场腐败和社会腐败的一个令百姓十分反感的表现形式,要想真正查清并杜绝,恐怕并不简单。恰如专家所指出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外乎这些单位政务的不透明,尤其是编制不透明。这些单位的当家人往往置相关政策法规于不顾,许多人事方面的情况,总是被牢牢地隐藏在暗箱之中,以便他们依据自己或小团体的私利进行幕后交易。制度的漏洞,再加上监管的缺失,特别是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空洞化形式化,使得某些公仆忘乎所以,敢于在用人方面随心所欲毫无章法,“吃空饷”的暗中兴起,也就让人们见怪不怪了。有道是:

有滋有味吃空饷,

无规无则沾大光;

只缘制度多漏洞,

监管犹如虚晃枪。

看来,认真堵漏,落实监管,才能将查处“吃空饷”的工作做实做细。不然,就只能是一阵风刮过,以后又依旧老样,令百姓们空叹失望。

(本栏目责任编辑:罗晓)

猜你喜欢
吴之空饷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初中班级管理之我见
润物细无声
四万一顿饭
廉风还看“一把手”
岚皋破解另类“吃空饷”
法治漫坛
春夜喜雨
吃空饷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
反腐倡廉公益广告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