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

2012-07-17 05:14唐刘艳
中外医疗 2012年36期
关键词:抗凝剂检验科合格

唐刘艳

祁东县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 421600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通过血液可以检查出很多种疾病,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但是不标准的手段采集血液标本,就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误导临床诊断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正确的采集血液标本且规范及时的送检,是检验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基础,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治[1]。为了探讨血液标本临床送检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对策,血液标本得到合格的检验,才会得到准确的结果。现对不合格的有260份,占总数的14.28%,对这2012年1—3月在该院检验科送检的1820份血液标本中,现对260份不合格的标本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检验科送检的1820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有260份标本。这些血液标本全部都是由护理人员进行采集、送检。最常见的原因标识模糊甚至没有标识、溶血、过少或过多的标本量、凝结的抗凝标本、采集标本的容器、输液稀释了标本、漏抽标本管、错抽标本管、不符合送检项目、不及时送检。其中患者信息丢失25例,患者信息模糊32例,标本量不足20例,标本量过多23例,漏抽25例,标本凝固28例,标本样本不符24例,错抽标本管29例,肢体输液时抽血,血液标本被稀释13例,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21例,血液标本溶血20例。

1.2 方法

归类分析并且一一注明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原因:标本错误、检验申请不符、标本量不准、抗凝标本凝固、脂血、溶血、容器破损、留取标本时间过长等,进行详细的统计。血液标本不合格,要及时联系送检部门,重新核实,通知临床人员重新采集血液标本[2]。

2 结果

不合格血液标本260例,占总数的14.28%。其中凝血标本103份(39.62%),溶血52份(20.00%),标本量不准43份(16.54%),脂血47份(18.08%),标本错误5份(1.92%)。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表现分析,见表1。

表1 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表现分析[n(%)]

3 讨论

采血器材、患者抽血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医护人员的采血技术和工作态度都直接影响到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采集血液样本使用的试管、注射器等要保持清洁干燥,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酒精进行消毒,会影响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目前医疗机构使用最多的是一次性试管、针头和注射器[3]。清晨患者空腹的时候采取卧位的方式进行采血,减少了食物药物或者其他东西的影响,不是空腹抽血可能就发生脂血。血液的采集不顺利,采集时间太长,采集到不够量的血液就会使血液还没有与抗凝剂结合就提前凝结了。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血液循环功能比较差,应该让患者静休20 min之后再采集血液样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 s,抽血时要马上松开止血带,血液样本不能顺利采集的话就会形成溶血。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高,不按采血步骤方法的要求进行检验,就会出现标本错误。

采集血液样本要使用真空采血管,医院的真空采血管应该从正规厂家购买。不同颜色的真空采血管代表添加不同的抗凝剂,医护人员要根据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采血管。进行多管采血时,要严格按照采血管的使用顺序,首先选用蓝色凝血机制的采血管采血,再使用具有抗凝剂的黑色、绿色、紫色、灰色的采血管,最后才添加有促凝剂的黄色、红色、桔色、白色、粉色的采血管[4]。采集静脉血液样本的位置选择非常关键,医护人员要选择一根相对明显的静脉才能进行穿刺,但是重症监护的患者已经有多个静脉输液装置在胳膊上,所以采血时要优先考虑静脉输液装置的对侧,这种方式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被静脉输液稀释的影响非常小。采集血液样本特别要注意避开皮外损伤比如冻疮、血肿、炎症的部位。采集好血液标本后要马上轻缓的来回倒动采血管,大概5~8个来回,可以让抗凝剂和血液得到充分的混合。要注意不能平放采血管,防止血液细胞发生破坏。

总而言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临床诊治的影响非常直接,血液标本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血液标本不合格,就无法获得患者准确的检验数据,无法了解患者的病情,主治医生就不能通过标本检验的数据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耽误了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病痛伤害,更加容易产生医疗纠纷[5]。所以,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血液标本采集步骤进行采血,操作正确规范,才能保证血液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尽量把不合格标本的采集率降到最少,准确及时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通过对该院2012年1—3月检验科检测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院方加强了检验科与护理站的沟通交流的管理,护理站和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严谨。4月份送检的621份血液样本中仅有32例不合格,仅占总数的5.15%,5月份送检的815份血液样本中不合格样本有39例,仅占总数的4.78%,检验科在4月、5月的血液标本检测中不合格率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支持临床的诊断治疗工作。

[1]轩东霞,吴春香.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3):613-614.

[2]李杨.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问题与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医疗装备,2009(9):458-459.

[3]谭明凤.血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11):125-126.

[4]孙云霞.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12):199-200.

[5]吴红霞,王春筠,田志毅,等.四种不同状态下静脉采血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182-183.

猜你喜欢
抗凝剂检验科合格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做合格党员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