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居民体质调查及群众体育发展前景

2012-07-17 10:04杨恩秀廖立宏刘昕昱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城镇全民合格

□ 杨恩秀 廖立宏 郭 舜 刘昕昱(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正确认识并分析群众体育现状及未来需求特征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通过对我省不同地区居民体质测量数据结合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考察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体质状况及从事群众体育锻炼实现程度并综合分析我省现阶段群众体育发展特征,以期为我省群众体育未来几年发展方向及发展需求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长春、吉林、延吉、通化四个地区5874人为样本(男性2940人,女性 2934人)。被调查对象年龄分布:20~39岁2516人、40~59岁2518人、60~69岁840人。社会职业性质分布:成年乡村劳动者1680人、成年城镇体力劳动者1677人、成年城镇非体力劳动者1678人、乡村老年人420人、城镇老年人420人。样本选择符合吉林省成年人群年龄及职业结构特点,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设计问卷,按社会职业结构特点向所选取四个地区各阶层人士6000余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闲暇时间体育锻炼情况、居住小区是否有体育锻炼设施、家庭收入及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家庭开支等问题。

2.2.2 、数据测量法

采取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的测量方法对各地区居民进行体质测试。主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安静脉搏、血压、肺活量、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握力、背力、总跳、闭眼单脚站立、仰卧起坐、俯卧撑及选择反应时。对各指标实行2次测量取平均值,并按5%比例抽取复测者,利用公式p=∑n/AN(∑n为复测卡片中测试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总项次数;A为每张卡片形态指标数的总和;N为复测抽测人数)计算测试误差,若误差大于10%,则连续三个工作日所测试数据全部重测。

2.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并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确定体质指标测量结果。成年人20~39岁组:得分低于23分为不合格,23~29分为合格,30~33分为良好,高于33分为优秀;成年人40~59岁组:得分低于18分为不合格,18~23分为合格,24~26分为良好,高于26分为优秀;老年人组:低于15分为不合格,15~20分为合格,21~23分为良好,高于23分为优秀。

3 、研究结果

3.1 、体质情况综合分析。

表1 :5874例样本体质情况综合分析(单位:%)

表2 :不同社会职业5874例样本体质情况综合分析(单位:%)

对居民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质评价与闲暇时间体育活动的关系见表3。

3.2 、不良生活习惯对运动习惯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具有经常外出就餐、经常熬夜、不吃早餐及常吃垃圾食品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运动相对较少,自我感觉压力较大且体质评价分数较低。

表3 :闲暇时间体育活动与体质评价的关系(单位:%)

3.3 、居民所居住环境是否有体育锻炼设施调查。

结果分析发现,乡村居民居住环境有体育锻炼设施的人数占30.16%;城镇体力劳动者居住环境有体育锻炼设施的人数占57.66%;城镇非体力劳动者居住环境有体育锻炼设施的人数占45%。

4 、讨论

4.1 、我省居民体质情况分析。5874例样本中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规定的“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为83.0%。20~39岁成年人组为83.4%,40~59岁成年人组为82.1%,60~69岁老年人组为86.8%。男性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82.1%,女性为83.8%。城镇人群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83.4%,乡村为82.3%。与2000年相比,我省居民体质综合指数为96.62,其中,男性为95.719,女性为97.61;乡村为96.23,城镇为96.85。

4.2 、对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几点期许。通过多举办省级全民建设性综合体育赛事来增强全民体育意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全民体育素养。搭建一个面向大众的体育竞赛平台,最大限度吸引人民群众参与,以此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建立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并增加培训体育健身指导员人数,指导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此外,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力度,早日实现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全覆盖。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将农村群众体育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使其与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综合考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偏向。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和谐共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新局面。

[1]苗治文,侯良,李伟.现阶段中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特点[J].体育学刊,2009,16(1):24-27.

[2]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25(4):3-6.

[3]杨小明,田雨普.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41-45.

猜你喜欢
城镇全民合格
全民·爱·阅读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做合格党员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