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汤口服配合连栀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

2012-08-03 13:43杨向东贺佳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玄参炎症性结肠镜

杨向东,贺佳蓓

(1.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15;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2年5月间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共收治UC活动期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8~68岁,平均(35.03)岁;病程2个月~12a,平均病程5.3a;病情程度轻者33例,中度者10例。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3岁,平均34.01岁;病程3个月~13a,平均病程5.9a;病情程度轻者32例,中度者9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对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建议》[2]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辨证标准拟定。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黏膜病理活检进行诊断,患者病理检查排除感染性结肠炎。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玄参汤加减内服。组方:玄参60g,苦参60g,升麻20g,地榆20g,山药15g,苍术30g,隔山撬15g,葛根15g。随症加减:肝肾阴虚者加重玄参、山药;血瘀者加红藤、败酱草;心阴虚者加枣皮、远志、知母。以上药物采用煎药机煎煮,取汁200mL,早晚各口服100mL。连栀矾灌肠方(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制剂室提供,川药制字Z20080191),患者取左侧卧位,用50mL注射器抽取准备好的药液10~20mL,连接肛管、排气、润滑肛管前段,右手轻轻插肛管入肛门内10cm左右,缓慢将药液注入肛内,注毕,嘱患者胸膝位姿势10min后平卧休息,保留药物在肠内2~4h,每晚保留灌肠1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给于西药柳氮磺吡啶(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0mg/片),每天4g,分4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结肠镜等检查结肠改善情况,镜检评分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4]拟定。见表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特异性炎症病变,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1]。目前其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及5-氨基水杨酸,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临床长期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使用中药口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表1 镜检评分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基本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但结肠镜示黏膜有轻度炎症反应;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结肠镜示肠黏膜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均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3.2.2 2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积分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时间 结肠镜检查治疗组 60 治疗前组别 n 2.58±0.64治疗后 1.24±0.77*△对照组 60 治疗前 2.72±0.69治疗后 1.99±0.79*

4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变范围主要在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使之免疫反应亢进,进而引起的肠道黏膜的炎症性反应,产生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一系列症状;西医常采用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但长期应用有较严重的如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反应[5]。UC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肠风”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在于虚实夹杂,脾气虚是本,湿热蕴结肠道是标,治疗上主张标本兼治。玄参汤乃杨向东教授的经验方,加减后治疗以黏液脓血便、腹痛为主症的溃疡性结肠炎。方中,大剂量玄参苦寒养阴,苦参清热燥湿醒脾;升麻归脾、胃、大肠经,升阳举陷,宣肺通肠;地榆归大肠经,清凉血热;山药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苍术归脾、胃经,健脾化湿;隔山撬归脾、胃经,补脾益气;葛根归脾、胃经,升阳养阴。连栀矾溶液是成都肛肠专科医院制剂室提供的一种外用制剂,由黄连、栀子、明矾等药物组成,经特殊工艺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止血功效。方中黄连、栀子清热解毒燥湿,2者功效相似,作用叠加,相得益彰,明矾等收涩药具有加强黏膜保护,促进黏膜表皮生长因子作用,而使黏膜修复。表1和表2的结果也表明二方的联用,不仅治疗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改善肠道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方面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了该中药方有明显的减轻局部炎症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作用,这也提示了玄参汤和连栀矾治疗UC的有效性。且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所,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 .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2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5.

[4]中华消化道疾病学会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S].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5]邓长生 .炎症性肠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1~268.

猜你喜欢
玄参炎症性结肠镜
普通结肠镜检查中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玄参-麦冬药对治疗焦虑症作用机制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散结良药玄参 食疗有方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