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探析❋

2012-08-06 01:33
图书馆 2012年6期
关键词:馆员数字图书馆

(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河南郑州 450002)

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程序

1.1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知本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类、转化与积累。知识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分为显性知识(体现在数字化图书、期刊等中的知识)、隐性知识(物化在数字图书馆各类设备中的知识)与默会知识(隐含在领域专家、用户与馆员头脑中的知识)三大类,其中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属于内隐知识。为了满足馆员、用户对知识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对知识资源进行外部化(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社会化(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内部化(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综合化(显性知识→显性知识)〔1〕,促进了个人(馆员、用户)知识与组织(数字图书馆)知识的相互转化,并实现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逐渐增加、扩大与增值。第二,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在知识管理技术(Web 2.0、网格、元数据、数据库、智能代理、数据挖掘、群件、知识仓库、专家系统等)〔2〕的支持、用户的配合、馆员的协作、馆领导的支持、制度的影响与组织文化的作用下,数字图书馆可以顺利地开展知识资本管理活动(知识组织、开发、共享、服务、应用、创新与产权管理)。

1.2 数字图书馆人本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由以下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馆员的知识水平、知识服务技能与整体综合素质等构成了其人力资源,它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成败,是数字图书馆创造社会价值的不竭动力。数字图书馆“以馆员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行,要以尊重馆员(人格、好胜心、进取心、自尊心等)、支持馆员(创造性建议等)、信任馆员(鼓励馆员参与管理决策、授予馆员合理的自主权等)、认同馆员(劳动成果、工作业绩等)与赏识馆员(挖掘馆员的智力、长处、潜能、价值等)为前提,努力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的建立、馆员的培训与规章制度的建立等工作。第二,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数字图书馆开展“以用户为本”的知识服务必须重视分析用户需求、研究用户心理、研究用户行为与培养用户信息素养,强调用户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强化其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与提升其主体地位),从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并成功解决用户待解决的问题。

1.3 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

馆员与用户的知识、智力、技能与实践创新是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数字图书馆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适宜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知识管理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强信任、创新的组织文化建设,注重馆领导的支持与参与等)优化组织建设,从而实现个体、团队、组织共赢(三者能力价值最大化),实现组织管理的飞跃。

知本管理、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构成了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三要素,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联系密切,其相互关系见表1、图1。

表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三要素的关系与作用

图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图

2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企业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构建的启示,融入数字图书馆现代管理思想,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实际业务,综合考虑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将数字图书馆的知识资本转化为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构建了适合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见图2。

图2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3 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策略

3.1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的实施策略

3.1.1 知识组织环节

第一,实现知识资源组织的标准化。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要以统一的知识分类为基础,采用扩展标记语言等对知识资源进行标注,逐步实现数据库的转化(现有数据库→标准数据库),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分类目录体系,为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要以用户检索与使用的习惯性逻辑为重要依据对知识资源进行分类,方便用户使用。第二,做好知识资源的存储与组织工作。数字图书馆自身拥有的海量知识资源(内部的专家知识、实践知识与外部的知识资源等)需要分类存储,建立知识库是对这些关键性知识进行存储与积累的有效途径。在建立适合数字图书馆知识库时,要注重设计合理的知识服务方案与人性化的知识服务界面〔3〕,建立高效的入库机制,实现数据的一致性检索,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冗余,从而实现知识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3.1.2 知识开发环节

借助知识管理技术,数字图书馆可以做到:第一,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知识管理技术的自身优势(无时空阻隔的交流方式、智能化组织数据单元、快速传输、存储容量大等)决定了其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有着密切的关联(既推动了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也为馆员发现、识别、获取、组织、开发、应用、创新、检索、共享与保护知识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寻求与利用知识资源的方式)。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对其进行集成管理)是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重要前提,为此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将所整合的知识资源按照制定的目标,进行科学、规范的组织与开发,形成有效的知识资源开发与服务的环境,从而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服务。第二,深度挖掘与开发知识资源。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针对其知识资源比较丰富,但彼此分散孤立,不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现状,深度挖掘、开发知识资源(编制专题目录,形成书目、文摘与专题数据库等),在掌握知识资源之间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按照其类型、特征与用途等),实现知识资源的重组与再造,同时数字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制度。

3.1.3 知识共享环节

第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默会知识占知识总量的90%,释放这些知识需要数字图书馆营造和谐、信任的文化氛围,鼓励馆员相互交流,重视馆员共同愿景的培养,从而实现知识转移与共享。第二,建设机构库并利用其资源。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要制定完善的机构库典藏政策,并选取合适的系统软件建设机构库;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要将拥有的知识资源与机构库中丰富的学术资源相结合,确保其知识资源更为适用、更加丰富,实现其保存学术资源、传播学术成果的责任。第三,运用知识管理技术,建立知识共享平台。此平台既为馆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与馆藏数字信息资源,也为馆员建立了虚拟交流平台(探讨问题、交流经验等),实现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

3.1.4 知识服务环节

第一,重视馆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开展多元学习,不断提高馆员的创造力、洞察力与业务水平,更新馆员的知识结构,培养馆员的信息意识与责任心,增强馆员的知识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根据馆员素养与岗位实际需要为其提供培训机会〔4〕,努力将馆员培养成学习型、知识型人才。第二,开展“以用户为本”的个性化知识服务〔5〕。数字图书馆要根据用户的多样化知识需求,运用知识管理技术为其提供推送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知识导航服务、跟踪服务等个性化知识服务,提高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效率。

3.1.5 知识应用环节

第一,建立馆员激励机制。知识应用成功与否与馆员密切相关,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健全激励机制(知识评价制度、知识酬金制度等),按创造性、劳动量与业绩给予馆员表彰、增加津贴、提高工资或破格提拔聘用等不同程度的奖励,鼓励馆员实现自我价值,保证知识得到有效的应用。第二,建立馆员培训机制。数字图书馆要重视馆员人际交往能力培训、解决问题能力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与工作态度培训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此馆领导要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制度,拟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采取“走出去”(参观兄弟馆并借鉴其先进经验)、“请进来”(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馆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等)的方法,努力做好馆员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馆员的学习能力与业务能力,实现数字图书馆与馆员双赢(集体与个人目标共同实现)。

3.1.6 知识创新环节

第一,创造新的知识产品。知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因此数字图书馆要根据用户需求,在做好一般性知识服务的基础上,对知识资源进行挖掘、开发、深加工与精加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知识产品,从而启发用户的创新思维,帮助用户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用户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促进馆员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创造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用户满意的知识产品,需要馆员投入大量的智力知识,需要馆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为此数字图书馆要在馆内营造勇于创新、倡导学习、崇尚知识的组织文化,建立相互信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激发与培养馆员的智力知识,支持馆员间的交流与协作,促使馆员挖掘、开发与利用知识资源,确保馆员胜任知识创新工作。第三,构建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体制。数字图书馆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由CKO负责执行知识管理的监管工作(知识库内容的深度、质量是否符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知识库的运行是否正常等),以确保组织内知识有序地流动(知识存储→知识加工→知识传递→知识使用→知识创造),从而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3.1.7 知识产权管理环节

第一,重视技术保护措施的作用。为防止他人侵权,数字图书馆要启动全面的技术保护措施(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打造信息安全体系〔建立身份认证体系与统一的用户管理机制,为用户设定访问知识资源的不同权限;建立网络病毒防御体系(防火墙、身份鉴别等),防止非法访问与套录等现象的发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数字水印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等有效保护知识资源的知识产权),以维护其网络信息主权。第二,走知识产权开发的道路。数字图书馆要开发出既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又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知识产品,必须对知识产品进行持续创新(提高其性能,更新其内容,确保其具有创新性),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知识开发与利用水平)、实施市场运作(确保知识产品更新具有保障资金)。同时数字图书馆在知识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明确哪些知识产权为其所用(界定其知识产权权利的享有范围),以保证其知识资源得到合理的支配、使用与保护。

3.2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的实施策略

数字图书馆要提高其知识资本的质量与价值,必须做到:第一,重视知识资源的转化、转移与积累。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图书馆要提高其知识创新效率、保障其知识服务质量的关键是开发利用与有效管理知识资源。因此,数字图书馆要树立知识管理理念,明确工作目标(开发、共享、利用与创新知识资源),不断深化改革,以成为知识资源的管理中心。第二,发挥知识管理技术的保障作用(知识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技术的支持。为此,数字图书馆要重视知识管理技术在其内部的运用,以知识资源管理为基础,全面实行开放性的知识管理战略,努力提升其服务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

3.3 数字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策略

第一,实行“以馆员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①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利用与创新程度的高低与其人力资源配置(部门层次的微观配置、全部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的合理性密切相关,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坚持能力为唯一标准,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将馆员及时、合理地安排到与自身专长与能力相符的岗位),为馆员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6〕;②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方面,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另一方面,既要考虑市场经济特征,又要从数字图书馆特征出发)。数字图书馆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榜样激励、公正激励、承诺激励、沟通激励、尊重激励、信任激励、认可激励、领导行为激励、事业激励、竞争与考核激励、培训激励、奖罚激励、晋升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等),激发馆员的活力,发挥馆员的才智,促使数字图书馆工作圆满完成;③重视馆员培训。数字图书馆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增强其实践操作技能,扩展其专业知识,提升其沟通能力,培养其甘作配角、乐于奉献精神,从而为数字图书馆顺利实施与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④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数字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既能保障其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标,又能规范馆员的日常基本行为,引导馆员走向正确轨道,同时还能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第二,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模式。①注重用户需求分析。数字图书馆要加强对用户的调查研究,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类型(无目的型、娱乐型、解疑难型、证实型、研究型与学习型需求)〔7〕以及用户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其知识资源;②加强用户心理研究。数字图书馆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知识服务,必须对用户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了解各种心理现象在信息检索与利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更好地完成其用户服务工作;③重视用户行为研究。数字图书馆可以采用交互式调查(网上)、网络统计工具与网站计数器等方式研究用户信息行为与信息需求规律,以掌握用户利用其网站与数字化资源的情况(网站访问量、逗留时间、资源被访问频率、使用效率等),并以此作为改进其网站设置与采集、组织与管理其知识资源的依据;④注重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数字图书馆要结合用户实际情况,利用知识管理技术,采用网上讲座、独立课程、在线课堂等教育形式,培养用户批判性思考能力与研究能力,提升用户信息素养,培养用户利用其知识资源的兴趣与愿望。

3.4 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的实施策略

第一,构建适宜的组织管理体系。数字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线性的、纵向的层级组织结构,构建以业务流程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知识服务为中心、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基本出发点的柔性化的、灵活性强的、网状的、扁平的组织结构〔8〕,并在其内部创建以相融型、互补型、专业型与知识型为特征的知识团队,组建工程组或业务小组等临时组织,以形成知识的合力,加强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反应。第二,发挥知识管理技术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支撑作用。先进的知识管理技术的应用是知识门户、内部网络、知识库等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的前提与保障,为此数字图书馆要将其知识管理的实践与技术相结合,使知识管理技术成为馆员进行知识管理活动的基本动力。第三,建立信任、创新的组织文化。数字图书馆既要营造充满信任的文化氛围,以提高馆员的责任感与公平感,使馆员为其发展自觉奉献自己的聪明才能,又要营造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而激发馆员的创新热情,重视馆员的独立性与个性,满足馆员的创新愿望,最终推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顺利实现。第四,加大馆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力度。①数字图书馆的馆领导要从宏观上把握其知识资源组织与利用情况,要营造一种鼓励馆员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氛围,并从各方面对馆员与用户的知识行为给予支持;②数字图书馆的馆领导要成为知识资本管理活动各个具体环节中的一员,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③数字图书馆的馆领导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财政与其他方面的支持。

4 结语

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其焕发勃勃生机、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其知识资源的持续增值,有助于实现其管理、服务、文化、技术等的全面创新发展,有助于加速其自身知识化进程。因此数字图书馆要顺应时代变迁,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1袁曦临.知识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6

2吴新年.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构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图书与情报,2009(6):41 -44,77

3来玲,杨宝森.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图书馆知识库.情报杂志,2004,23(3):101 -102

4赵慧清.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09(3):95-98

5徐丽晓.国内图书馆知识服务典型案例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1):80 -82

6王关锁,朱学荣.大学图书馆知识资本整合及效能.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128 -131

7张正.数字图书馆用户研究.图书馆,2004(1):46-48

8孙晓明,张爱臣.知识服务与图书馆组织结构变革.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45-48

猜你喜欢
馆员数字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答数字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