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戏曲的写意性

2012-08-15 00:42□刘
戏剧之家 2012年4期
关键词:长孙布景工笔画

□刘 伟

我国的传统戏剧叫做戏曲,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上了“曲”字,则说明戏曲音乐形式很重要,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是一种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与西洋的戏剧相比,如话剧、歌剧、舞剧等,我们的传统戏曲形式要比他们丰富的多。它对于编、导、演的要求,也比任何国家的剧种都严格得多。西洋的歌剧就是唱,男主角、女主角轮流唱,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主要是表现他们唱的技巧,台上唱完,台下观众就会大声鼓掌,演员就站在那里给观众鞠躬,在戏剧表演方面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要求,剧情也非常简单,其实是一种歌唱表演。西方的芭蕾舞剧,也没有我们戏曲的舞蹈丰富,演员光舞不唱,它的基本舞蹈形式就是那么几种,每个戏里都要用,舞蹈和剧情也没有从生活中提炼出来。

当然,外国的戏剧也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样要求演员具有高度基本功,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但就表演形式而言,和我们的戏曲还有一些差距。他们的话剧就是话剧,歌剧就是歌剧,舞剧也就是舞剧,分得很清楚,而我们的戏曲把一切都综合包括在内,既有说又有唱、又有舞,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就拿评剧《长孙皇后》来说,说那么一大段念白,便是入木三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层层递进,触动了人们的情感之弦。戏中盛世楼前的龙灯舞气势恢宏,荷花舞曼妙婀娜,“美人”的献舞更显妖娆。正因为有了丰富的多元化艺术形式的集结,才使得《长孙皇后》这出戏获得了强烈的反响。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很多,话剧、京剧、秦腔、越剧、豫剧等等,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写意性。我们时常拿绘画打比方,因为中国古典绘画有一种是写意画,也就是工笔画。画家学画总是先练工笔,从画线条学起。在掌握工笔画的基本功后,在向更高艺术境界飞跃时,往往就需要突破工笔的画法,采取工笔以外的手法来表现,这就是写意的手法。写意画常常是只用寥寥的几笔,就能够以少胜多,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并不是贬低了工笔画,工笔画有它的伟大之处,出现许多传世珍品,但写意画是工笔画的升华和提高,这该是确定无疑的事实。

我国的传统戏曲就是一种写意的戏曲形式,它不受任何约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这在外国戏剧里是没有的。比如话剧要交代清楚人物的身份和相互关系,必须想种种办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叙述、打招呼等等,绕许多弯子才能办到。而我们的传统戏曲,通过演员在台上自报家门,就把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有几个儿女、夫人叫什么,从祖宗三代到刚刚发生的事情,都向观众交代得清清楚楚。有的人对自报家门这种形式很反感,认为它太过老套、落后、不应当用。然而我觉得,正是这套最老套、最原始的形式,解决了话剧和其它一些剧种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例如《桃花庵》、《三节烈》、《宝龙山》等传统剧目,都是采取了这种方式。它们把戏里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的传递给大家,让观众轻而易举的掌握了人物的基本状况,让你不必在这些方面费什么脑筋,而把剧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让观众尽情欣赏,给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写意形式最高明之处。

在对待时间、空间的限制上,话剧为了表明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就需要分幕分场,还要使用许多布景、道具。而传统戏曲只需要通过演员的语言、动作,就突破了舞台上时空的限制。比如要演十年的事情,话剧往往要分幕,电影有时也要使用字幕,而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用两句唱词、两句念白,或者用两句话就解决了。要表明天气寒冷、大雪纷飞,也用不到布景,只要演员穿上一件棉袄,或披上一件披风,再通过几句唱词或几个手势、几个动作,就轻松传达了。比如《长孙皇后》中,“长孙”得知“唐太宗”深陷危难,顶风冒雪赶往盛世楼救驾一场,女演员穿上一件红色的披风,步履艰难地行走,就表现了“雪大风紧、地冻天寒”的恶劣天气。如表现屋里屋外,也无需搭任何布景,通过敲门、开门、进门等象征性的动作,景随人走,就交代清楚了。如《长孙皇后》中最重要的布景就是一个大大的平台,两侧各有一个可伸缩的台阶,通过台阶的不同变换表示空间的交替。

综上所述,写意性是我国传统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是我国历采的高明艺术家,一代又一代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他们将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化,将全部的精力用在刻画人物上,在重点的地方以更加投入的表演,来打动你的感情影响你的思想,这种写意的形式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许多西方戏剧大师才会热心学习中国戏曲,如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等,都从中国的戏曲表演中得到启发,在他们建立的学派里,就有许多地方是受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外国戏剧艺术家热情地赞扬中国的戏曲,从它的表演方法上吸取营养,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绝对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不要以为我们的戏曲是落后的,将要消亡。恰恰相反,它是最先进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我们只有保护它、提高它、传承它的义务,没有轻视它、破坏它、丢弃它的权利。

猜你喜欢
长孙布景工笔画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来自太傅的恶意
长孙家庭成功的秘诀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天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