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心理原因及预防

2012-08-15 00:52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运动

刘 权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4)

理论与方法探索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心理原因及预防

刘 权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4)

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时段分析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预防措施,以期减少或避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职业学校;运动损伤;心理因素;心理治疗

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与提高运动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增强体质的主要方法,但在体育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运动损伤,对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给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正确处理好运动损伤是体育教学的必备技能。

1 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欠缺,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特点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思想上不重视,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不按要求练习训练,是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师生的安全意识不高,对运动中的注意事项,教师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学时讲解含糊;学生不认真听讲或者练习与训练时不按照要求执行,从而引发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要想尽快痊愈,既要在生理、医学上治疗,同时要针对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治疗。现在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的心理治疗还没有引起重视,但运动损伤对伤者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因素又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与隐形因素,只有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使得伤者在身心方面得以真正康复。

2 职校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心理原因

2.1 课前心理

2.1.1 备课态度不端正教师在教学中的备课不充分。有部分教师课前不备课或备课不全面、不细致,凭自己的运动能力与工作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教学,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不按教学进度来执行,使得教学秩序混乱,学习不系统,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的提高不协调。教师的运动技能储备不足,教学时的示范不标准、不流畅、动作僵硬、甚至错误动作,这些会使得学生产生心理恐慌。

2.1.2 学情分析不充分对学生的具体运动水平和能力与身体素质差异不够了解,对每个班级学生的课务不清楚。例如,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有很大差异,有的班级体育课之前是连续的舞蹈课,还有的班级前面都是理论课,这样的班级虽然是同一年级或者是相同专业,但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很大,要做到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时间、不同课务、不同天气情况下,备课要有区别而且要每上一节课都要重新备课。

2.1.3 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学习不足,在重点、难点的把握上有偏差,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误当作一节课的重难点,而该节课的难点、重点没有作为主要环节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制定不切实际,这样目标过高或过低都是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的表现,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教师心理原因之一。

2.1.4 器材准备考虑不周体育课教学器材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上好一节体育课,器材的准备是重要环节之一,课上需要的器材课前要检查有无损坏,有无松动,器材的数量多少,器材的高度、质量是否符合上课班级的要求,有无与其他教师在使用器材上冲突,场地是否协调就绪,场地上的安全隐患是否已经排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去解决。

2.1.5 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调整好工作状态,有很多因素导致教师的教学状态不佳,甚至带着情绪进课堂,这样容易引起师生冲突。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没有调整好心态,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是非主课,不重要。学生的服装与鞋要及时关注,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要关注,很多同学为了时尚,不愿意换上运动服与运动鞋上体育课,因为运动服与运动鞋看上去很土,换服装很麻烦,甚至少数学生穿着高跟鞋、凉鞋等就上体育课。

2.2 课中心理

2.2.1 轻视准备活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比,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包括老师在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很简单做一下徒手操或者慢跑几百米,有的上课了就简单讲一下本课的内容就让学生开始自由活动了。而学生在准备活动时的认真程度就更成问题,有的同学不愿意跑步就装病,有的跑一会、走一会,有的还少跑;做徒手操时,有的学生有气无力,动作不到位,没有力度。准备活动不足,肌肉没有较好地舒展,韧带没有很好地拉伸,进入正式教学内容时,负荷量急剧增大,而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等还没有进入运动状态,极易引发运动损伤。

2.2.2 定位不够准确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术动作时,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定位,有的同学认为动作难度很大,有的同学就认为难度适中,还有的则认为太容易,而往往两端的同学容易出现问题。一部分学生心理有紧张、恐惧、惊慌、焦虑等反应,另一部分学生心理有麻痹大意、无所谓、高度兴奋状态等反应,前者的心理状态容易产生肌肉僵硬、动作变形;后者的心理、生理能量的大量消耗,出现体力下降,精神疲乏,注意力分散,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2.2.3 保护与帮助不重视保护与帮助是基础课程中体育教学中特有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体育教学中,少数教师不重视,本应该讲解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与步骤,有时很简单地一带而过,有时干脆就不讲,甚至教师也不会保护与帮助,这样很多难度大的动作就不能够很好地分解教学,难度无法降低,对初学者过高,使得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造成运动损伤。

2.2.4 比赛规则不清与要求不明所有的比赛都需要规则与要求,比赛规则与要求是教学比赛和体育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确保学生在比赛和教学过程中不受损伤的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对规则与要求不足够重视,有的教师讲解规则与要求一带而过,有的根本就不讲,还有少数学生不能认真听讲或者不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与要求。这样就导致参与运动的同学受到伤害。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有些同学在带球突破的时候,防守队员的犯规,会导致进攻队员的伤害。

2.2.5 放松的忽视放松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尽快恢复身心、去除疲劳的有效途径,虽然放松活动是体育教学中3大组成部分中结束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真正非常重视放松活动的课不是很多,轻视或忽视放松活动是常规体育教学的正常现象,忽视放松活动使得局部的疲劳进行积累,长期的局部疲劳积累是运动损伤的又一成因。

3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心理预防

3.1 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与教师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教学主管部门要加强平时的检查力度、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包括教师上课的教案、教师的服装、课前的场地、器材的准备以及对学生的服饰进行检查,要求穿运动服与运动鞋,不佩戴首饰,手机等不带入体育课堂,对身体不适学生的安排,心情糟糕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沟通。学生平时表现的记载以及考试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总成绩的计算和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提醒、督促教师要遵循体育课堂的教学规律,教材内容上先易后难,运动强度由小到大再小,运动负荷要适中,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并重。开展教学与运动技能的比赛,每学期组织组内技能大练兵,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技术水平。同时,要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大家开讲座、上示范课,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教学相长。

3.2 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对学校来说是保底线,是学校开展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他活动将会大受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已经有足够的认识了呢?现实并非如此,因为前面提到的运动损伤中很多就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而引发了运动损伤。例如,一节体育测试课,因为上课时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测试完的一部分男生就去打篮球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就更加薄弱,一节体育课上竟然发生2次冲撞,造成了4人受伤的情况。据了解,该教师对安全很不重视,而且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处理运动损伤的伤者与课堂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让学生与家长联系,等待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治疗。在其他老师的建议下,该教师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联系,将班级的其他学生安排好,由其送学生去医院进行治疗,其中一位同学的伤势较重。这是缺乏安全意识、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需要引起校方与教师的高度重视,定期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而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3.3 遵循教学规律与运动原则

体育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一节体育课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课堂上的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经常被我们师生给淡化或者遗忘了。平时要强化课的完整性,还要对教学时间的安排、各部分的运动量与运动负荷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讲解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行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学与运动时养成遵守运动原则,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体育教学中教学比赛与游戏时,要求、规则与注意事项必须讲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有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教学环境,才可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

4 结 语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理原因引起的,要想减少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平时要加强对教师与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预防能力,避免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1]郑影.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策略[J].体育研究,2011(12).

[2]尚延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G807.0

A

1674-151X(2012)08-11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59

投稿日期:2012-06-13

刘权,中教一级,苏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课余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课心理运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