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

2012-08-15 00:52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因素

张 硕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理论与方法探索

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

张 硕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的制度政策、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社会因素,同时为进一步遏制青少年体质继续下降,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青少年;体质健康;社会因素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仍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社会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

1 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

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对学校有长期的影响和渗透。目前学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仍然严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健康第一”的思想始终没有真正的落实。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体现在树立人生正确的锻炼观,培养运动参与的兴趣、意识与能力,其价值重在引导。学校体育不可能满足个体的体质与健康水平需要。面对升学和就业的极大压力,大多数学生只能以学业为主,运动为辅,甚至很少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应试教育对于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因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也是必然结果。

应试教育对青少年体制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这仍是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将其看作是衡量学校教育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为了保证学校的升学率,只要是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就受到重视,无关的则被忽视,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来就很重,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除了正常的学习和休息,学生没有额外的时间去做与升学考试无关的事情。我们应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从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做起,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锻炼时间,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只有发现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出对策并合理解决问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六日在校外补课,节假日也是被大量的作业补习所占用。日积月累,孩子们牺牲了很多本该属于他们玩的时间。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和考试,学习成绩好才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全国各中小学校,把考试的分数当作是评价学生潜能、教师工作效率,甚至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很多学校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学生的体育课被随意侵占、压缩课间休息时间,甚至缩短了学生每天8小时的睡觉时间,还占用学生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导致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全面的发展。

2 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

2.1 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不足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认为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参加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耽误学习。这其中家庭成员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也会对孩子的体育认识和行为习惯产生负面的影响。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与考试无关的体育活动和各种兴趣爱好上。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和体育锻炼面前,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学业,认为课余锻炼或者其他业余爱好会占用孩子大量的学习时间,孩子的学业和前途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为了让孩子考进一所好学校,家长不惜一切代价,特别是在时间精力上的付出,经济上的投入,同时也在无形中牺牲了孩子的体育活动时间。

2.2 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化城市居住的孩子们,居住环境优越但很封闭,都是独门独户,家长们出于对孩子学习和出行安全等因素考虑,大多数孩子都是机械地从家到学校,每天两点一线,长此以往,孩子缺乏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使孩子产生孤独的心理和懒惰的习惯,但长期在一起玩耍反倒有利于孩子的心理、生理功能的发育。这也是导致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封闭环境下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运动的主要原因。家庭条件的日益改善,导致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和交往都相对减少,这对孩子的智力和体能等方面都没有好处。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为将来的学习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3 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3.1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超重的问题较为严重,而饮食不合理是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一些学校的低年级当中就能看到一些肥胖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成长和发育令人担忧。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以及对营养知识等方面的不了解,导致相当多的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质健康和发育水平,甚至还导致一些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过早地出现在青少年的群体中。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影响喝很大,应合理调整并控制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防止营养过剩,从而改善学生肥胖这一现状。

3.2 运动时间较少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热爱体育运动,喜欢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但真正能够做到并且主动参与到其中的人却少之又少。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熬夜等课余生活成为不少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些休闲项目取代了他们体育活动的时间。很多学生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甚至在身体感觉不适的前提下还在玩电脑,以致于感到用眼过度,腰酸背痛,这是最明显的疲劳表现。同时,紧张忙碌的生活节奏使人养成了有电梯就不爬楼,能坐车就不走路的习惯,长此以往运动量越来越少,体力下降,必然会导致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减退。

3.3 睡眠作息不规律

睡眠和作息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青少年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等现象却非常严重,不少学生在考试期间熬夜复习,养成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黑白颠倒、作息紊乱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学生的睡眠质量也较差,由于各方面压力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很多学生入睡很困难,从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而由睡眠质量差导致的很多不良反应。比如,早起时会感到头晕睡不醒,白天的精神状态自然很差,上课打哈欠,严重的还会出现头脑迟钝、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3.4 不良的心理因素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面对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紧张、焦躁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还会出现失眠以及身体多方面的不适等症状。而人际交往处理不当,同学朋友家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情感问题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情绪变化,从而使身体各机能水平成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水平也自然会降低。

4 受国家制度标准的影响

我国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工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制度,比如建国以来制定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2007年,正式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评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对全面了解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标准制定的是否合适与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因此,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的体育考试与评价制度一直备受关注,但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身体各项机能水平也会相应的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制定的标准不够合理,学生达到不了或者难度太低,都会对体质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没有严格的体育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那么提倡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就成了空话。应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学生每天要锻炼一小时,在增加体育课课时和学生的运动时间的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在一些西部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学生没有条件进行各种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也就不会提高。

5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思想观念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在改变,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让更多人不再选择步行,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也让我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大多数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资源,也就使更多的人每天面对电脑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但是有些是人体必须消耗的能量,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很多人没有时间去运动,这样对身体极为不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营养更全面更丰富了,但应保持膳食均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防止过多的营养堆积在体内,以免发生由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舒适的生活使不少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运动锻炼逐渐减少,学生的体质健康也随之下降。因此,应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引导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

6 结 语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行动上都要落实到实处。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学校教育方面有责任,而社会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这些社会因素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在整体上持续下降。学生应经常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锻炼中不断改善和提高身体素质。家庭、学校和社会3方面应共同努力,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指导工作,促进教育体制改革,还应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的文体活动,同时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引导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强健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青少体制健康。

[ 1 ] 袁洁.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J ].网络财富,2009(14).

[ 2 ] 胡兵.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J ].安徽体育科技,2009(3).

[ 3 ] 朱建国.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J ].才智,2008(6).

[ 4 ] 高林.浅析影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因素[ J ].文学教育,2010(4).

[ 5 ] 吕争荣,方新普.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社会因素分析[ J ].价值工程,2011(2).

[ 6 ] 梁霄.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 7 ] 陈茂春.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 8 ] 房英杰.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

[ 9 ] 王怡,王如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社会因素初探[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0).

[ 10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05-07.

G804.49

A

1674-151X(2012)08-08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39

投稿日期:2012-06-15

张硕(1985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因素
中医“体质”问答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