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2-08-15 00:52龚欣雨王建珍杨利娟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纲要普通高校河南省

龚欣雨,王建珍,杨利娟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实验与调查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龚欣雨,王建珍,杨利娟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以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实施的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研究、讨论,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的目标、年限、内容及方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并针对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河南省普通高校;课程设置;学生体质

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7至22岁肥胖率持续上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专家根据这些客观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存在的原因, 然而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10所高校体育教学部门的实施纲要中关于课程设置的年限、内容、方法等进行查阅,同时对近10年有关体育课程学术文献进行检索。

1.2.2 问卷调查法分别抽取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0所高校,即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向10所高校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93.5%;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5份,有效率92.3%。并且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1.2.3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且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内容的分析和思考,用逻辑归纳法梳理出本研究的逻辑层次,细化研究框架,进而推导出本研究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的指导下,同时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开设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大小球以及太极拳、健美操、体育保健等课程,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体育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体育课程设置的年限短,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只开设2年,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很短,所以学生健康是很难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省高校对体育保健知识和健康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体育老师忽略体育保健知识和健康理念的传授,只是专注于技术理论的讲解与传授。在《纲要》思想的指导下,河南省体育课的选课制度一般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但是部分高校出现一种现象:体育课程内容是单项选择,即一学期只能选择一项,不同学期不可以重复课程内容的选择。这种选课的形式过于死板,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创造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更应该是如此,要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得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才有益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2.2 体育课程目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课程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具体化的手段,它不仅制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评价,也反映着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由此我们从《纲要》中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目标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去主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重心的转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其相对于传统体育课程目标来看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而从涉及的5个学习领域的重点出发来说,是由两条主线,一种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线,另一种是健康的主线。身体运动为主线,包括参与体育运动和获得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它们构成健康的主线。我们可以从层次上解析5个目标:人们参与运动从中获得运动技能,然后随着健康和锻炼的意识不断的渗透,开始强调学生的健康,并贯穿整个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最终使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共同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因此,健康主线才是最终的目标,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才是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

虽然我们知道健康主线日益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但这也显示了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界线模糊,目标之间存在交叉。比如,“社会适应”,是指的从学生心理上适应社会还是从学生身体上来适应社会。一般来说指向的是一种交往能力。若是如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就有所重复了。通过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在完成课程目标的过程中,36.7%体育教师思路模糊,以至于课堂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也变得模糊。同时,这些目标虽然比较全面,但是缺乏层次性,没有强调重点、突出重点,只是简单的把目标罗列出来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层次关系和联系,结果导致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很难操作。尤其健康主线的3个目标,没有量化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指标,教师的教学只能评感觉设计,结果所设计的目标就会存在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有可能使得总目标达成随意性,最终也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那么,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易提高。

2.3 体育课程设置年限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在调查得知,河南高校体育课程只在大学前,2年开设,1周只有1次课,学生身体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健身效果。众所周知,能够很好地激发人体的机能达到锻炼目的的是长期期而持续性的锻炼。但是,调查结果是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年限较短以及次数少。这种短期和非持续性的锻炼使学生的机能和体质健康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调查发现,在教学中,72.3%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动,19.5%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只是随便运动,完全放弃体育运动的学生达到8.2%,这与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相冲突,最终达不到育人以及健身的效果。其原因是由于专业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的沉重压力。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压力不断的增大,所以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对体育课的真正认识,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运动,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遑论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很难得到提高。

2.4 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据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以及健美操专业,而新兴的体育项目轮滑、体育舞蹈、游泳等专业开设的较少。通过调查得知,68.3%学生对设置的内容不满意,19.5%学生对设置内容较满意,12.2%学生对设置内容满意。最终的结果是选项课集中在篮、排、足、项目中,而较新颖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轮滑、体育舞蹈等开设的较少,仍不能满足学生对前沿体育运动的追求。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指出:“各校应根据指导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在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创设多种课程模式,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河南省高校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仍然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严重负担,使学生出现厌学的倾向。大部分学生为了敷衍考试,通常临近考试前集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考试后突然停止技术练习,这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相矛盾。因此,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不到改善,只会更低。

2.5 体育课程评价办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据调查得知,被调查的10所高校有90%都是每学期只进行一次考核, 80%高校的统一的考试标准是:30%的平时成绩、40%的专项技术考核、30%的体育常识测试。而且评定的标准主要以学生的技术成绩为主。从上面的划分结构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体育的技能,体育知识以及身体素质上的认识上。然而,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则被忽略,如学生的情绪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等。在对“学生评价体育课程评价办法满意度”的调查中,只有15.3%的学生满意,而36.4%的学生不满意。2002年施行的《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办法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课程评价要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形成为目的。由于河南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办法与《纲要》存在一定差异,从而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讨厌,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兴趣具有稳定性(对事物具有持续的,稳定的兴趣)。兴趣,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消极的,那么学生的健康从何而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体育课程目标各个层面的具体实施缺乏一定互操作性。

3.1.2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年限短、次数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要。

3.1.3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吻合,跆拳道、轮滑、体育舞蹈等学生感兴趣的新兴项目开设的少,这些新兴项目将是河南省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3.1.4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特别是评价的内容过于单一,以及评价的方法单调。

3.2 建 议

3.2.1河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纲要》而不能脱离现实的体育课程体系,必须同步协调与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3.2.2河南省高校要增加体育课程设置的年限,同时增设具有河南省地方特色和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3.2.3河南省高校要与其他省高校建立体育课程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使得不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

3.2.4在深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肖笛.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出炉7-22岁学生肥胖率持续上升[N].华西都市报,2011,9(5):2.

[ 2 ] 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4):177-180.

[ 3 ]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2008-04-10]. http:// 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1/info371. htm,2002.

[ 4 ] 大学生体质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312-313

[ 5 ]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 6 ] 徐焰,郭鼎文,汤小康.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 J ].体育学刊,2008,15(3):84-86.

[ 7 ] 舒钧.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 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121-123.

[ 8 ]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 9 ] 徐焰,郭鼎文,汤小康.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 J ].体育学刊,2008,15(3):84-86.

[ 10 ] 张燕杰.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磨砺教育[ J ].体育学刊,2008,15(8):61-63.

G804.49

A

1674-151X(2012)08-06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30

投稿日期:2012-06-26

龚欣雨(1987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纲要普通高校河南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送伞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