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征集在修志中的作用

2012-08-15 00:46吴冰玉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资料

吴冰玉

(绥化市地方志办公室 黑龙江 绥化 152002)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地一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被誉为一地的资料性百科全书。资料是志书的本质和特征。资料是志书的血肉,是志书的生命。没有资料,或有失资料,志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们常说,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其所指最主要的就是资料。地方志工作中最为主要服务之一就是修志。修志工作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料工作,二是编纂。这二者修志工作最主要的在于资料工作。资料是基础、是条件,决定整个志书编纂。

一、充分认识资料工作的重要性

地方志工作,简言之,就是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修志工作,另一方面是用志工作。这是地方志部门的两大主业。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资料工作。做好资料工作,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根本和关键。修志靠资料,离开资料,何谈编纂,更谈不上志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志工作是修志工作的目标,靠的也是资料,资料欠缺的志书,必然影响用志工作,进而影响地方志工作。科学开展地方志工作,科学编纂志书,首要的是应该开展好资料工作,其意义与重要性毋用多言。因此,科学开展好地方志工作,应该把握地方志工作的重心、重点所在,这既是目标,又是方向。资料工作决定志书的生命和地方志工作的成效。

二、创造性做好资料工作

资料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资料征集,二是资料管理,三是资料利用。

(一)资料征集贵在坚持

首届修志,资料征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新一轮续志,与首届修志相比,应该说征集资料不算难事。但从已出版的志书看,资料的“或缺性”不难看出资料征集工作的难度,一些地方的工作反映最多的也是征集资料难。究其原因,就是未能很好地做好地方志工作的首要工作—资料征集工作。到编修志书时,才想到资料,才去征集资料。编修高质量的志书,首要的是要高质量征集资料。最主要的是,要把编纂时开始征集资料变为长期坚持,做到年年积累,天天不断,时时征集,形成制度,形成规律,形成机制。

要科学制定资料的征集制度,体现长期性、日常性,克服短期行为,并努力抓好贯彻实施,形成制度约束规范机制和长效机制。作为地方志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体现出人人身上有职责,人人肩上有任务,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行动,分块分片分部门落实,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紧密结合部门行业特点,从改革形势出发,深入持久,灵活出击,不因机构改革部门、单位撤并或调整而造成资料遗失,做到宁多毋缺。

(二)资料管理贵在科学

征集资料是长期不断的工作,资料管理更是一项科学细致的工作,要按照资料的内容,即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影像资料、电子资料等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分类是管理资料的第一环节,科学分类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分类科学,便于资料管理。第二个环节是存储与保管。储存与保管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纸质资料、电子资料等都要考虑存储环境、存储形式,以及存储注意事项。所谓科学管理,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保管。地方志资料为永续资料、永久保存资料,存储质量决定着资料的开发利用。发展越现代,存储越谨慎,特别是当今乃至今后,对于光盘等电子资料。决不能因存储管理而使资料工作功亏一篑。

(三)资料价值贵在应用

资料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资料的开发利用。方志资料的应用主要在于志书编纂应用,年鉴编辑使用、地情丛书编写利用,以及未成书资料的开发利用。地方志部门的价值在于志书资源开发利用,即用志工作,资料是用志工作的使用对象和资源。地方志部门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各界、各方面提供用志服务,根本的一条就是是否占有丰富的资料资源。没有资料,谈不上用志。有了资料,而不仅仅使资料反映在志鉴书上,对那些没有入志、入鉴、入史的资料,应是开发应用的重点,这是资料开发应用的后续资源。后续资源有时比志书所载资料的第一资源更宝贵。

志书是资料性百科全书,也并非把所有资料全部入志入书,这既不可能,也不客观。因此,要加大对非志书所载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当下方志部门用志、发挥资源优势的又一关键所在。可将非入志入鉴入史资料再开发、再利用,通过编纂简志、丛书等,以及综志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让隐性资料重现,让资料价值再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料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彰显。谁把握住了资料工作,谁创造性地做好资料工作,谁就激活了地方志工作,为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积淀了资源,就能更好地开展好地方志工作。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资料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情系志书藏古今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