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历史大事要览(连载四)

2012-08-15 00:46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清廷黑龙江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

历史阶段:清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

清初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82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

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

四月二十五日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思宗(崇祯)自杀,明朝灭亡。

五月二十七日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大败大顺军,李自成败还北京。三十日,李自成在英武殿即皇帝位。翌日,即撤兵回陕西。

十月十九日 顺治自沈阳迁入北京。三十日,第二次即皇帝位。

1649年(顺治六年)至1651年(顺治八年)

沙俄哈巴罗夫自费组织“远征队”征服黑龙江,多次携带武器弹药,在黑龙江地区杀人抢劫,占领中国土地。

1652年(顺治九年)

四月三日 宁古塔梅勒章京海色率600名清军及自动助战的千余名各族居民,乘拂晓之机攻入乌扎拉村。毙伤入侵者80余人,哈巴罗夫负伤。但由于指挥错误,给入侵者造成反扑的机会,导致清军民670多人的惨重伤亡。

1653年(顺治十年)

六月四日 清廷命镶蓝旗梅勒章京沙尔虎达为昂邦章京,海塔、尼哈礼为梅勒章京,继续镇守宁古塔。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流域和库页岛在内的海中诸岛。至此,原属盛京昂邦章京管辖的东北地区开始分为盛京昂邦章京和宁古塔昂邦章京两个管辖区域。

△ 经过沙俄侵略军的轮番洗劫,黑龙江沿岸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沙俄历史学家E·B·冈索维奇:《阿穆尔边区史》记述:居民“一部分被俄国人的索贡和收粮弄得一贫如洗;一部分四散奔逃;一部分由(清)政府下令向满洲内迁。富饶的黑龙江沿岸变成一片废墟,俄国人足迹所至,到处都发现被烧毁的当地人的住宅”。

1658年(顺治十五年)

七月十一日 清军1400人(内有朝鲜兵200人)在松花江口处与斯捷潘诺夫一伙的500俄军遭遇。在清军的猛烈攻击下,俄军不支,有180人驶出松花江口逃走,其余300多人弃船上岸。经过3天激战,毙、俘俄侵略军270名,其余逃脱,斯捷潘诺夫本人被击毙,取得抗俄斗争的重大胜利。清廷命将所俘获之物,分赏有功将士。

1659年(顺治十六年)

本年 清军收复雅克萨,拆除俄军城堡。“库马拉堡”也被当地各族人民付之一炬。

1661年(顺治十八年)

二月五月 清世祖顺治皇帝死。二月七日,清世祖第三子玄烨嗣立,改明年为康熙元年,是为清圣祖仁皇帝。

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本年 清廷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管理今吉林省及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

1666年(康熙五年)

本年 宁古塔将军治所自宁古塔旧城(今海林县旧街)移于新城(今宁安县城)。

1668年(康熙七年)

本年 清廷下令废除《辽东招民开垦例》,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禁止汉人流入东北。

1674年(康熙十三年)

本年 清廷派人在瑗珲(旧瑗珲,在精奇里江口以南的黑龙江东岸,系明代忽里个寨旧址)修建木城。

△ 清廷决定自吉林移水师分驻黑龙江地方,设水师营以统辖水师。

1675年(康熙十四年)

本年 切尔尼柯夫斯基自雅克萨城倾巢出犯,带部众300人窜到黑龙江流域以南纵深数百里的甘河地区(今内蒙古呼盟境内),妄图裹胁当地达斡尔族部落叛国投俄。但达斡尔人民不为所动,趁其不备,连夜南撤到嫩江流域。

清设置“黑龙江将军”后 公元1683年

(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911年(清宣统三年)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十二月十三日 清廷为“永戍黑龙江”,添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即黑龙江将军,也称瑷珲将军)。令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以礼部侍郎温岱、工科给事中雅齐为左、右翼副都统,驻守黑龙江东岸的黑龙江城。原宁古塔将军管辖的亨滚河上源支流哈达乌拉河、黑龙江北岸的毕占河以及东流松花江等河流以西分出,划归黑龙江将军辖区。松花江以东、乌苏里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黑龙江下游亨滚河以南以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海中诸岛仍归宁古塔将军管辖。从此,东北由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镇守。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至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

二月二十五日 康熙批准了瓦山与萨布素制订的四月出兵,水陆并进,至雅克萨后先招抚后进攻的进军方案。同时决定调福建藤牌兵500人,由投诚的台湾人左都督何佑等率领驰赴军前。并根据议政王大臣等的要求,对前敌指挥机构进行调整。派都统彭春担任主帅,副都统班达尔善偕佟宝参赞军务。户部侍郎萨海仍旧督耕。彭春等到黑龙江后,发往雅克萨的文书用黑龙江将军之印。

1686年七月十八日 清军水陆会师于查干丹,进逼雅克萨城下,总兵力2100人。致书谴责俄方,不守誓言,重犯中国疆土的罪行。要求俄军立即撤离雅克萨,否则将被消灭。托尔布津命俄军放炮遥击清军。清军掘长堑,立土垒以围之,并断其水源和防止尼布楚兵的来援。二十三日清军开始攻城。郎坦等率兵在城北安设炮位,向城内轰击;班达尔沙等率兵由城南进攻。托尔布津派拜顿出城迎战,被清军炮火重创,被迫回城。二十七日清军在夜幕的掩护下,攻下雅克萨城南的制高点。二十九日晨,清军又打退了俄军对制高点的反扑,并将出犯的俄军全部歼灭。八月初经连日战斗,雅克萨城内826名俄军已击毙100多人,士气大挫,但仍依靠火力和城堡负隅顽抗。清军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不久,托尔布津等中弹负伤而死。俄军由拜顿继为统领。十一月十日沙俄信使文纽科夫等一行抵达北京。次日,向清政府递交国书,并说明俄方接受清政府的和谈建议,已派大使前来谈判,经过会商,康熙答应下令前线清军,撤除雅克萨之围。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八月二十二日 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开始谈判。九月七日签订《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共6款,主要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存放另议。两国严禁互侵与接纳逃人。两国人民有护照者可过边界往来贸易。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

本年 黑龙江将军自瑗珲城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城,并移驻副都统1员,佐领、骁骑校各8员,及水师营各员和满洲兵500名。墨尔根城增置协领4员,佐领、骁骑校各7员,索伦、达斡尔兵420名。瑗珲城保留副都统1员,统带官兵驻守。

△ 这时的黑龙江将军辖区,北达外兴安岭,西至额尔古纳河,东沿布列亚山、直至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口以西,南到齐齐哈尔以南的温托珲和呼兰以南的松花江岸。在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北部和黑龙江两岸为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中部墨尔根、布特哈一带为墨尔根副都统辖区,南部为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西部为呼伦贝尔总管辖区。

1691年(康熙三十年)

七月一日 黑龙江将军奏请建齐齐哈尔城。

七月三日 康熙准奏。七月十九日黑龙江将军开始建齐齐哈尔城,分内外两城,外城为土城,周长10里,内城为木城。1699年,黑龙江将军从墨尔根移到齐齐哈尔。后因失火,木城俱焚,改建为砖城。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自墨尔根城移驻齐齐哈尔城。

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

三月十一日 设三姓协领衙门,任阿米纳为三姓协领加副都统衔。以葛依克哷姓、努耶勒姓、胡什喀里姓、舒穆鲁姓为基础编为4佐领,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4人,以捕貂“新满洲”200名充兵额,又从吉林拨来披甲80名,每佐领下各编70名。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理56姓赫哲、费雅喀,鄂伦春各族纳贡和回赏乌林。舒、穆、鲁姓旋被迁往宁古塔。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

八月十一日 清廷认为流放到黑龙江、三姓之人,俱为“凶恶”之徒,如久驻一地必致闹事行凶,下令停止向黑龙江、三姓发配。

1721年(康熙六十年)

从1719年至本年在小兴安岭南麓断层带上(今德都县北)火山连续喷发,熔岩阻塞讷漠尔河支流白河河道,成为相互连通的5个小湖,后称五大连池。西清《黑龙江外记》载:“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出火,石块飞腾,声撼四野。”吴振臣《宁古塔记略》载:“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竟成一山”“热气逼人三十余里,只可登远山而望。今热气渐衰,然隔数里,人仍不能近”。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

十一月 康熙逝世,皇四子胤禛嗣位,翌年改元为雍正,是为世宗宪皇帝。

1731年(雍正九年)

十一月 清廷设三姓副都统。下辖三姓、富克锦两个专城驻防协领署

1735年(雍正十三年)

八月 雍正死,皇四子弘历嗣位,改明年为乾隆元年,是为高宗纯皇帝。

1736年(清高宗乾隆元年)

五月十三日 清廷决定,今后满洲人有犯法应发遣者,仍发黑龙江等处;汉人犯法者,应改发于各省烟瘴地方。

八月二十八日 清廷决定从齐齐哈尔的乌兰诺尔站(今肇源县新站)起至呼兰止,设6站。

1742年(乾隆七年)

六月九日 清廷决定拉林、阿勒楚喀一带移驻满洲八旗1000名(户),屯垦耕种。给每户屋3间、地3顷,按旗分为8区,于适中地方设立副都统衙署,以资管辖。派副都统巴灵阿等,会同将军详筹办理。每旗设立屯庄之处,每庄选授1人为乡长,给七品顶戴;每旗内选授1人为虚衔骁骑校,给六品顶戴,管理1旗2庄。

1748年(乾隆十三年)

十月二十八日 为进剿金川(1747年,四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率兵攻打邻近土司,并杀伤清兵。清廷出兵进剿),乾隆下令东北各将军辖区于所管兵丁内各预备1000名候调。十二月十一日,因盛京兵素质不如索伦、达斡尔,令黑龙江将军傅森于索伦、达斡尔内再挑1000名,代替盛京兵。分别以500或400为一起,陆续起程。命打牲索伦、达斡尔总管鄂布西留京。待黑龙江后派之1000兵到京后,由其带往金川军营。

1752年(乾隆十七年)

八月十七日 清廷下令将重利放债、扰害旗人生计的“无赖”发遣拉林、阿勒楚喀种地。如仍不改悔,则发往黑龙江给索伦人为奴,所放债款则分贮各旗供赏赈之用。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

一月五日 乾隆谕,此次前往拉林的满洲八旗由京起程时每户赏治装银,沿途给与车辆、草束,到后又给立产银及官房、田地、牛犋、籽种,计1户需银百余两,所遣3000满洲人,用银不下数十万两。如有不肖之徒潜逃去京者,一经拿获在当地正法示众。

本年 清廷设阿勒楚喀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下有3员专城驻防协领:阿勒楚喀、拉林、双城堡。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三月九日 根据和硕庄亲王允禄的奏请,乾隆下令对宁古塔、黑龙江及所属之伯都纳、三姓等处的节气时刻,一并查明推算,增载入《时宪书》。

五月二十三日 清廷下令将河南、山东、江南等地的“顺刀会”党羽发来黑龙江当苦差。此后,朝廷在多年内将内地起义失败的“天地会”、“白莲教”、“小刀会”等农民起义人员发往黑龙江地域。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一月一日 乾隆对由朝廷出资、安置到拉林屯垦的八旗人户纷纷逃回京城的现象,非常生气,下令将捕获逃回京城的六雅图,即行正法,并传谕八旗人等周知。

1765年(乾隆三十年)

十月四日 黑龙江将军富僧阿奏称,当时巡边有4条路线:一路自黑龙江至格尔必齐河口,然后北上至兴堪山(即外兴安岭),水陆计程1944里;一路自黑龙江入精奇里江,至该河上源托克河口,然后至兴堪山,水陆计程1927里;一路自黑龙江经精奇里江入西林木迪河口,再经该河上源英肯河口至兴堪山,水陆计程1485里;一路自黑龙江入牛满河,复经西林木迪河入乌默勒河口,至兴堪山,水陆计程2071里。经派副都统瑚尔起、协领纳林布、伟保、阿迪木保等率官兵分别前往巡查,各处俱未发现俄罗斯人越境。呼伦贝尔与俄人接壤的额尔古纳河原设有卡座,现又自珠尔特地方至英哩勒克河口,增设2卡;在索博尔罕复增置鄂博,逐日巡查,俄罗斯奈玛尔人等断难偷越。但自与俄定界、查勘各河源后,从未巡查,因请饬打牲总管,此后每年派章京率官兵与捕貂人同至托克、英肯两河口及鄂勒希、西林木迪两河之间巡查一次,3年派副总管率官兵到兴堪山巡查一次。黑龙江官兵每年巡查至格尔必齐河口,3年巡查至兴堪山,年终报部。乾隆表示同意。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三月八日 乾隆认为索伦、达斡尔人打仗得力,决定于黑龙江索伦、达斡尔兵内选派1000名,由噶布舒带领,接到进剿缅匪命令,即由北京前往云南。此后,朝廷在多年里多次抽调黑龙江兵丁参与征战任务,镇压“太平军”、“捻军”等农民起义。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

本年 黑龙江地区开始编制户口,据统计在黑龙江将军辖区有丁35284口,吉林将军辖区有丁56673口。

1775年(乾隆四十年)

本年 沙俄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驻守乌第堡的俄军,前来中国的亨滚河一带,在尽可能靠近黑龙江口的地方建立俄国居民点,并由此出发“勘察”黑龙江口,如该江口可容海船驶入,便予以占领。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九月二十日 乾隆命大学士阿桂等编辑满洲源流沿革,并钦赐书名为《满洲源流考》。

1796年(清仁宗嘉庆元年)

二月九日 乾隆皇帝自为太上皇,皇子颙琰即皇帝位,改元嘉庆,是为清仁宗睿皇帝。

九月十三日 东北旗民每年均将松树伐倒采取松子,致使松树愈伐愈稀。本日,令东北旗民今后采取松子时务必上树取摘,违者严加惩处。

1799年(嘉庆四年)

九月在谢里霍夫等人创办的美洲公司的基础上,沙皇保罗一世下令成立“俄国美洲公司”(简称俄美公司)。沙皇授权该公司占领包括加利福尼亚的北美洲西海岸及夏威夷、库页岛南部和黑龙江口在内的广大地区,以商业为掩护,代替沙俄政府在北太平洋地区推行殖民活动。

1810年(嘉庆十五年)

三月三十一日 据内务府验收官参结果,以秧参(家参)代替人参现象十分严重。盛京已十居其六,吉林几达十分之九,其中大枝参几乎全为家参;宁古塔情况虽好,也有秧参发现。清廷以失察之罪将原吉林将军秀林、盛京将军富俊、宁古塔副都统富登阿以及有关承办官员严加议处。并将挑出的秧参照数退回更换补送,如不能足数即分别定价解银归款。

1814年(嘉庆十九年)

十一月四日 清廷以黑龙江站丁系前吴三桂部下兵丁、家人及伪官子孙,不准参与科举考试。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

七月 嘉庆皇帝卒。八月,次子旻宁嗣位,改明年为道光元年,是为宣宗成皇帝。

十月二日 清廷决定停止再向黑龙江和吉林2地发遣人犯,载入例册,永远遵行。

1823年(道光三年)

三月十七日 清廷准予修筑齐齐哈尔城基土坝。五月,清廷决定重修齐齐哈尔木城。

1826年(道光六年)

五月十三日 双城堡陆续安置移驻京旗270户。根据富俊奏请,清廷决定照吉林之例,在双城堡设置八旗,每旗5屯,各旗设总、副屯达各1员;总屯达赏戴金顶,月给工食银1两,由参余项下动支;副屯达赏戴虚金项,不给工食,一体稽查户口,呈报事件。

1828年(道光八年)

四月三十日 为纪念平定回疆之役,清廷图绘功臣40人像于紫光阁,内有黑龙江协领喀勒祟依巴图鲁鄂尔托彦、协领阿勒金图巴图鲁全凌阿、总管副都统衔舒凌阿、佐领苏尔巴图鲁占布、佐领扎萨克图巴图鲁阿勒吉讷等人。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一月二十五日 因署吉林将军倭计讷等奏称:双城堡京旗不谙耕作,渐至贫穷,要求予以资助。遭到道光的申斥,责令其悉心筹划,教养兼施,务使旗人安居乐业,各食其力,永无冻饿之忧。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至1850年(道光三十年)

二月上旬 根据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训令,由沙俄政府主要军政头目组成了阿穆尔(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二十日,尼古拉一世批准了该委员会的决定:“通过海上探险、勘察阿穆尔河口”,并尽可能伺机占领黑龙江口北岸地区。派遣“陆上考察队”到外兴安岭南麓中国领土“勘界”。四月,这支由24人组成的“考察队”由阿赫杰中校率领,从彼得堡出发。1850年,涅维尔斯科伊上校又来黑龙江口。在江口附近海湾选定了冬营地址,建立“彼得冬营”。而后,涅维尔斯科依又率水兵侵入我国黑龙江口的庙街,强迫附近的费雅喀居民到该地集合,鸣放枪炮,升起俄国军旗,并在此建立了以沙皇尼古拉一世为名的军事哨所—“尼古拉耶夫斯克”。

1850年

二月 道光死,皇四子奕詝立,改明年为咸丰元年,是为文宗显皇帝。

1855年(咸丰五年)至1856年(咸丰六年)

六月 下旬沙俄武装船队到达黑龙江下游,随即屯兵占地,建筑房屋,安设炮位,并在阔吞屯至庙街的300多公里地带,建立哥萨克的“移民点”、仓库等。于是,“在还被认为是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个的俄国村庄、粮仓和国家物资仓库”。至本年冬,侵略该地的俄军达7000余名。

1856年在整个航期内,俄国船只在黑龙江上往来不绝,在左岸的一些重要地点如霍托玛、嘎努坎、奇牛山、霍尔托库和薛尔固等处“筑城安卡”,“搭棚存粮”,并派哥萨克驻守。在战略要地,还先后建立了呼玛拉哨所(呼玛尔河口对岸)、结雅哨所(海兰泡)、兴安哨所(今苏联帕什科夫北面)和松花江哨所(松花江口对面)。连同上年建立的库克曼达在内,在我国领土上新建立5个哨所。年末时,沙俄竟将霸占的我国三姓副都统所辖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和库页库岛划为“滨海省”,设首府于庙街。

1857年(咸丰七年)至1858年(咸丰八年)

八月 俄国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乘船到天津,向清廷政府提出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的要求。清政府答以中俄两国在康熙年间已经议定边界,无可再议。普提雅廷勒索未遂,径赴南方与英、法、美使会晤。

1858年

五月二十八日,中俄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和约》(即《瑷珲条约》)。主要内容是:将黑龙江以北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由中、俄“共管”;规定黑龙江左岸64屯一带原住之满洲人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由中国派官管理;沿江地区的两国居民可进行边界贸易。按照这一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国鲸吞;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共管”名义,实际也将被俄国侵占。

六月二日 穆拉维约夫在海兰泡召开“庆祝”大会,宣布将海兰泡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俄语为“报喜城”之意)。当《瑗珲条约》签字消息传到彼得堡后,沙俄统治集团欢喜若狂,亚历山大二世在穆拉维约夫的报功奏稿上御批“感谢上帝”。九月七日,沙皇晋封穆拉维约夫为伯爵,赐号“阿穆尔斯基”,晋升为陆军大将。

三日 穆拉维约夫率大批船只沿江下驶,以“充分利用《瑗珲条约》带来的好处”。12日驶抵伯力,将伯力改名为哈巴罗夫卡,同时下令在乌苏里江东岸图勒密地方建筑炮台,驻兵防守。

1859年(咸丰九年)

十月二日 景淳、特普钦会奏,为防止俄人侵入,将绥芬河、乌苏里江一带山场开禁,令揽头招募人夫,前往伐木、打牲、采药、捕鱼,以厚集人力,壮大声威,“群相保卫,可杜外人强占之计”。清廷允准。

1860年(咸丰十年)

六月 沙俄军队武装占领了海参崴,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

十一月十四日 中俄两国签订《中俄续增条约》(即《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承认《瑗珲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划归俄国;关于中俄东界,两国将派出代表,于咸丰十一年三月在乌苏里江口会齐,前往乌苏里江地区勘界。俄国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又并吞了中国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并使俄国获得单方面的最惠国待遇。

本年 清廷批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关于招民试垦呼兰所属蒙古尔山等处的奏折,从此以后,清廷的“封禁政策”宣告解体。

1861年(咸丰十一年)

八月二十二日 咸丰死于承德。载淳嗣位,年号祺样。

十一月十一日 载淳登极,以明年为同治元年,是为穆宗皇帝。

1863年(同治二年)

一月十三日 葛成隆领导的三姓金矿工人起义。分兵三路:一路进攻乌斯浑屯,一路攻打黑瞎子沟,一路逼进漂阳河。沿途农民、矿工群起响应,不久发展到万人左右。

二月二十七日 清廷令吉林将军景纶调重兵剿除葛成隆。同时,命黑龙江将军特普钦派兵配合,勿使葛众闯入黑龙江地域。三月一日,葛成隆率200余人,在罗家窝棚同官军作战再次失利。十六日,葛成隆率残部百余人转移到兴凯湖一带。四月十六日,兵败被俘,二十八日,在吉林被杀害。

1875年(光绪元年)

一月十一日 同治死,立醇亲奕环子载湉承继。二月二十五日即位,改元光绪,是为德宗。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1878年(光绪四年)

一月八日 黑龙江将军丰绅咨户部文称:黑龙江俸饷虽经指拨各省,实则各省按年解银不到1/3,是以官兵俸饷积欠不下200万两。本省每年约需俸饷杂款银37.5万两,除本省租税抵银8万两外,常年指拨饷银27万两,约亏空2.5万两,请由部库划拨。

1881年(光绪七年)

一月二十八日 清廷决定对呼兰所属克音、通肯一带荒地“仍旧封禁”。

1883年(光绪九年)

十一月三十日 黑龙江将军咨文军机处:自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黑龙江共接收发遣人犯26157名,脱逃未获遣犯518名,已故遭犯23462名,调发遣犯1808名,现存遣犯369名。

1884年(光绪十年)至1885年(光绪十一年)

本年 沙俄冒险家谢列特金纠集俄人在我国漠河盗开金矿。招工达4000多人,造房700多间,立窑500多所。谢列特金任总首领,成立“采金事务所”,下分5个区,统属700多个“作业组”,私设自己的“法律”、“捐税”,建立150人的武装,还设有教堂。形成秘密的黄金殖民地,即所谓“热尔图加共和国”。

1885年

八月六日 协领双福带领官兵,由呼伦贝尔官200人配合,进至漠河。在漠河口与俄方“办理金厂事务委员”瓦西里会晤,共撤出俄人4000余名,华人100余名。但事后查知仍有1300多俄人私留该处,继续盗采。下旬,清廷决定再次出兵驱逐。28日,委协领寿庆率各卡官兵前往漠河口。与先期到达的双福等会师,首先将盗采黄金者运粮和进出道路切断,并禁止俄船抵岸。

1887年(光绪十三年)

一月二十一日 根据恭镗奏请,清廷下令开办漠河金矿,任命李金镛为会办,主持其事,以杜绝俄人觊觎之心。

1889年(光绪十五年)

三月四日 慈禧太后归政,光绪亲政。

十月十八日 依克唐阿奉旨视察呼兰情况后奏称:通肯封荒驰禁招垦,可开地30余万垧,于旗人牧场毫无妨碍。清廷仍遵光绪十年、十三年永远封禁之旨,不准垦荒之请。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五月二十日 沙俄为缩短路程,节省经费3700万卢布,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财政大臣维特提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道穿越中国东北境内的“满洲线”计划。

九月九日 光绪批准将军增祺奏报:同意开放通肯河、克音河、汤旺河流域及观音山一带,旗、民人等皆可垦种,每年租银充作军垧。同时决定:在青山试办木税。在宁古塔、三姓等地酌情放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五月二十九日 李鸿章为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抵俄京彼得堡。接清廷电告,允准与俄订立借地筑路条约。六月三日,李鸿章与沙俄代表维持洛巴诺夫签订了《中俄密约》。在“共同防日”的名义下,俄国攫取了在我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铁路的权利。

1897年

八月二十八日 沙俄当局指示中东铁路必须于8月开工。铁路公司总监尤格维奇及勘路头目齐文斯基等率领俄员先后抵达三岔口,于本日在三岔口举行中东路开工典礼。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六月九日 中东铁路建设局由海参崴迁到哈尔滨。副总工程师依格纳齐乌斯及第九段段长希尔科夫等人抵哈。同日,中东路全线动工修筑,沙俄分子公然宣称这一天是“哈尔滨的诞生日”。

十一日 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维新变法。

九月二十一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再出“训政”,尽废维新各法。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五月十四日 俄商伊·雅·秋林在哈尔滨香坊开设秋林洋行。1904年10月20日在哈尔滨秦家岗(今南岗)新市街(今大直街)修建新楼房,经营百货。1937年秋林洋行卖给英国汇丰银行,改为英商“秋林股份有限公司”。

七月六日 俄皇尼古拉二世宣布自任总司令,陆军大臣库鲁巴特金为参谋长,决定派兵入侵东北。

七月十七日 沙俄军警连续5天在海兰泡屠杀华民,将手无寸铁的华民赶到黑龙江中,先后杀害六七千人,制造了“海兰泡大屠杀”事件。

八月四日 万余俄军3路进攻瑷珲,爱国军民在凤翔指挥下拼死抵抗,与敌巷战;城郊的三四百名士兵全部壮烈殉国,凤翔率部转移。五日,瑷珲失守。

十四日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十五日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微服从北京出走。

二十八日 俄军撕毁协议,进攻齐齐哈尔。寿山闻讯,坚守不能“改隶俄籍,反颜事虏”的誓言,以身殉国。临终前遗疏称:“江省之事非开荒无从下手,开荒之举非招民无从下手”。“以地域之大,土地之沃,如果得人而治,不出十年必能自立”。三十日,俄军进入齐齐哈尔后,违背“不杀一人,不烧一房”的诺言,先将将军府库抢掠一空,然后分兵四出,肆意“杀戮焚烧”。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三月三日 中东铁路东线由哈尔滨至乌苏里斯克(双城子)间铁路竣工。

七月五日 哈尔滨到旅顺间铁路通车。

十月二日 中东铁路公司在哈尔滨建造的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落成通车。

五日 俄国公使雷萨尔向中国递交4条约款的照会,内容是交还东三省,如再无变机俄军3年内撤完,中国驻军数目和驻所须与俄官会商等等。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二月七日 沙俄大臣会议讨论“满洲最后归并中国”问题,决定延期从东北撤兵。

七月十四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正式成立。霍尔瓦特任局长,依格纳齐乌斯任副局长。

△ 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松花江车站改名为哈尔滨车站。

1904年(光绪三十年)

三月六日 周冕与霍尔瓦特订立《黑龙江省铁路公司伐木合同》。划定林段,任铁路公司开采,其中仅从成吉思汗站至牙克石站的陆路1段,即长300公里,宽30公里;水路2段,分别为长80多公里、宽35公里及长150公里、宽50公里的地面。所产木材皆按运至铁路处,价格值百抽五,缴纳票费。

二十三日 周冕私自与东铁路公司代办达聂尔等签订《黑龙江省铁路公司购地合同》,自松花江北岸石当站至满洲里,各大、小站拟扩展占地20万垧。

△ 本年波兰籍犹太人伊利奥·阿罗维奇与其弟阿拉·阿罗维奇来哈尔滨,初期开制烟作坊,1914年开葛万那烟庄,后与英美烟公司合资,成立“英商老巴夺父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九月十一日 俄两国公使照会外务部,告以两国军队将从东三省撤退,把土地交还给中国。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一月十七日 黑龙江咨外务部文称:光绪二十六年俄兵侵占齐齐哈尔城,商民财产损失估价银128486两,钱11736吊;在呼伦贝尔私打羊草15万多车,价银45000两;在那甘泰等山砍伐林木,值80余万元;焚烧抢劫呼兰等9处地方财产,其中仅黑龙江一城损失即在2000万两之多。

十二月十九日 俄国决定在哈尔滨、奉天、吉林、齐齐哈尔、大连设立领事馆。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一月十四日 清廷正式决定开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为商埠。

△ 俄国在哈尔滨设立总领事馆,刘巴代理总领事。

二十一日 美国在哈尔滨建立领事馆,雷德·费希尔任领事。

三月四日 日本在哈尔滨设立总领事馆,川上俊彦任总领事。

四月二十日 清廷决定东三省改制,颁布新的官制。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负责三省军务;在三省废将军,各设巡抚,为本省之长。徐世昌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朱家宝、段芝贵分任吉、黑2省巡抚。是为东三省设立行省制之始。

五月十八日 法国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二十二日 清廷重定东三省官制。在各省设置行省公署,以总督为长官,巡抚为次官,设左、右参赞,分掌承宣、谘议两厅,另设交涉、旗务、民政、提学、度支、劝业、蒙务7司,以及提法使、督练处等官。

七月 酷热,哈尔滨最高温度达到41℃,创历史最高记录。

三十日 宋小濂与霍尔瓦特、达聂尔签订《东清铁路煤矿合同》12条。给予铁路公司在沿线60里范围内的采煤特权。

十月二十九日 程德全令户司及东西布特哈总管,速将该处所有家奴尽数释放。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六月十日 徐世昌、周树模奏,请裁瑷珲、墨尔根、呼伦贝尔副都统,增置瑷珲、呼伦贝尔两道,增设黑河、满珠(也作胪滨,今满洲里)、佛山(今嘉荫县境)、嫩江4府及瑷珲、呼玛、漠河、呼伦、室韦、萝北、武兴(今内蒙古札赉特旗境)、讷河、布西(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自治旗)、甘南、舒都(舒都直隶厅,初拟驻免渡河)、乌云(今嘉荫县境)、车陆(今逊克县境内车陆乡)、春源(拟驻于伊春呼兰河源)等各直隶厅;增置诺敏(拟驻于诺敏河一带)、鹤岗、林甸、通北、铁骊等5县;改置龙江、海伦2府。经政务处审议,八月五日获清廷批准。

十五日 吉林、黑龙江两省会奏:两省以松花江为界,拟把汤原、大通两县所属江北地方及依兰府在江北的插花地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大通县原以大通河得名,改归江省后仍称大通县,设治于三站(即崇古尔库站);吉林省原大通县移至江南方正泡地方,改名方正县,因面积较小,拨延寿、宾县一部分地方归属。二十一日获准。

八月八日 黑龙江省奏准建立省城图书馆,至1910年七月八日,正式建成开馆。

三十日 清廷决定按照武职一品大员阵亡例,给已故将军寿山恤银1400两。

十一月十四日 清光绪载湉死于瀛台,载沣子溥仪为嗣皇帝。载沣以摄政王监国。翌年改元宣统元年。

十五日 慈禧太后那拉氏死。

1909年(宣统元年)

一月三十日 西班牙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四月二十九日 徐世昌上书历陈东三省危迫情形,指出“非将开放、借债、筑路诸大端着力经营,几无保存之希望”。

六月二日 清廷决定设置吉林东北路兵备道于三姓城,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一带边务及依兰等处关税事宜;设立双城府、宾州府、临江府、绥芬府、五常府、绥远州、宝清州、富锦县、穆棱县、阿城县、桦川县、勃利县、饶河县、临湖县、东宁厅;大通县移治方正泡、绥芬府移治宁古塔;裁三姓、宁古塔、阿勒楚喀、珲春、伯都纳等处副都统。(后改为宝清、阿城、勃利、饶河、临湖一州四县缓设,桦川先行设治。)

八月二十一日 德国设立驻哈尔滨领事馆。

十月二十六日 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专程来哈尔滨,拟与戈果甫佐夫修订日俄密约。在伊藤博文抵达哈尔滨车站时,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击毙。安重根被捕,解往旅顺,于翌年三月二十六日被日本杀害。

十二月八日 黑龙江省报告全省有3道、7府、2直隶厅、3厅、1州、7县,每年征收地租864697吊,税捐江银379178两、江钱3118460吊。

1910年(宣统二年)

十月八日 黑龙江省奏报,省署机构共分交涉、吏、民政、度支、礼、学、军政、法农、工商、邮传、边务、旗蒙等12科及折本、电报、收发、庶务、管卷等5处。

本年 △ 京都正阳楼肉制品店在哈尔滨创办。

△ 黑龙江省流行鼠疫,死者逾万。

1911年(宣统三年)

一月十四日 库玛尔路骁骑校德奇琛等,于1910年十二月招回1900年流入黑龙江北岸的鄂伦春人,计33户、144人。本日,瑷珲兵备道呈请奖励德奇琛等人。

十月十日 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1日,推黎元洪为都督,成立都督府。

十二月十五日 黑龙江呈报全省总户数和总人口为:正户146859户,附户122574户;男子1071064人,女子841728人。

二十九日 南京召开17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本年 英国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

猜你喜欢
清廷黑龙江
清代珲春地区的中俄书院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加快建设农村清洁取暖设施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论清末朝野在皇室经费中的活动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羡慕等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