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较差支部 夯实基层党建

2012-08-15 00:51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尧刚
支部建设 2012年28期
关键词:村委县委支部

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段尧刚

整治较差支部 夯实基层党建

中共壶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段尧刚

推动发展是中心,较差支部整治要从班子建设入手

推动发展是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平衡是壶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最大实情,发展是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最大任务。围绕发展,县委组织部采取了“配、训、派、带”四项措施,强化支部班子建设。

“配”就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经过调查,在第九届村委换届选举中,一些农村能人参选,实现了“能人主政”。为了发展,也为了不出现“两虎争雄”的不利局面,一些乡镇党委就不选举或不任命支部书记,而是让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配合新选的“强势村委主任”开展工作,全县13个乡镇有34个这样的村。这种不以支部为核心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给干部群众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惑。因此,县委书记李全心专门在电视上给乡村干部上了党课,强调村级党组织是村级组织的核心,支部领导村委,村委在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支部放手支持村委工作。县委组织部在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动员会议上,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必须在3月份支部分类定级完成后半个月内,配齐配强支部书记。目前,这34个村全部配齐了支部书记。

“训”就是加强教育培训。今年2月8日至10日,我们组织全县13个乡镇390个村的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和大学生村官共计560多人,开展了农村“领头雁”培训。县委组织部精心设计了课程,为这些农村“领头雁”准备了“精神营养套餐”。县委书记李全心上了第一节课,再次强调了支部和村委的关系。一些乡镇党委书记、农村优秀支部书记也都登台授课。“三级书记同台授课”成效明显,“书记讲给书记听”成为最大亮点。

“派”就是选派“第一书记”。一些农村无人才,所有党员都当过村干部,无一人能够胜任,谁也不能带领干部群众走出困境。为此,各乡镇党委选派了21名“第一书记”,到21个没有人才的村担任支部书记。

“带”就是建立先进带后进、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支部带合作组织机制。针对一些支部没人才、经济发展没办法、干部群众不满意的村,采取外派、到先进村挂职的方式,打破村域资源界限,实现“帮带发展”。同时在全县积极推广“支部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通过党支部先锋作用的发挥,带动乡镇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服务群众是根本,较差支部整治要从群众意愿着眼

一是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群众的思想动向、利益诉求是较差支部整治的导向和依据,也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乡镇设置了“三站一中心”,就是便民服务站、矛盾调处站、治安管理站和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对计生、民政、技术服务、救灾救济、收益分配等统一进行集中受理、办理,实现“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在村上设置了“一站三员”和“一队一会”,就是社会管理工作站、综治信息员、人民调解员、民事代办员和治安巡逻队、红白理事会。实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结果反馈制和民事代办制。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要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建立了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服务热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渠道双向直通,及时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隔阂,建立精细化管理、层级化调解、链条式服务、全方位防控的工作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

二是坚持规范议事程序,这是较差支部整顿转化的主要内容。对矛盾纠纷多的乱村,力求解决深层次矛盾、理顺干群关系、形成凝聚发展合力。首先是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摸清难点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准整顿工作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其次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现由民主决策环节向民主管理全过程延伸,由重大事项决策向村级基本事务决策延伸,真正做到村中大计由群众“拍板”,群众利益由群众“定夺”,热点问题由组织解决,消除群众疑虑,缓和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再次是集中攻坚解纠纷消隔阂。由乡镇和包村单位对较差支部的矛盾问题全面梳理,集中分类,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向群众公开说明。对村级财务不透明的问题,通过财务清理公开、强化宣传教育来消除隔阂。第四是采取一联一、一联多、多联一的方式,使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让群众有困难时随时可以找党员干部反映和帮助解决,确保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怨所难。

三是一村一策,一事一议。针对村情,制定思路。引导村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把发展经济的基点找准,积极探索创新适合本村村情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加大支持,共同推进。县委制定出台了“15311”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资金、信息、服务等优势,在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中发挥导向作用,支持和帮助解决村级组织在发展产业、兴办经济实体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推进村级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凝聚人心是关键,要把基层党组织建成群众主心骨

一是制定出台了《壶关县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试行)》。为切实加强较差支部整改提档,充分调动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县委制定出台了《壶关县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试行)》,实行分类动态管理。通过考核分类、动态管理、分层激励,构建了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凭实绩、凭能力取报酬、定晋升的激励监督机制。将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择优安排到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挂职,参加乡镇党政联席会议。积极推荐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他们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使他们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经济上给实惠。健全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报酬逐步增长机制。对于经济发展、农村稳定、政绩突出的优秀支部书记,除乡镇考核兑现的转移支付工资和绩效工资外,县委、县政府另外发放奖励工资。建立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定期体检制度,建立生活困难退职农村党组织书记慰问帮扶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大病医疗等保险。《管理办法》的实行,使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上更有“干头”,政治上更有“盼头”,思想上更有“想头”。

二是“零距离”联系群众。较差支部一般都不能把握群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利益诉求,在工作方式上仍因循传统,方法简单,“有人不干事,有事没人干”,躲避矛盾,回避矛盾,因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终疲于应付,造成工作被动。为此,县委实行了“双包双联”工作制度,单位联村、党员联户,包发展、包稳定,深入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党员干部的刚性职责,党员干部上门走访服务,提供零距离、面对面、主动式、全方位的服务,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全县参加“双包双联”活动的100多个单位,1600多名党员联系400多户农民,解决了一大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大为改善。

三是“无借口”为民办事。县委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制定出台了“124”工作模式,要求较差支部要深入开展入户调研,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人难找、事难办、效率低等突出问题,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实行集中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全过程公开、高效率运转,应民所需,予民便利。用心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片赞誉,取得了明显成效。畅通了为民服务的便捷“快车道”。集中办公,提高效率。组团服务,便民实用。设立了服务窗口,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将司法调解、法律咨询、劳动保障、民政救助、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等服务事项集中在一起办公,将服务窗口的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政策依据、承诺时限、值班领导等全面公开,及时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群众办事,凡能够审批办理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条件具备,马上办理;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由代办员为群众提供办理服务,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统一办理,实现了“多次办理”到“一次办理”的转变,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找一个人,少跨一道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要办的事办好。

猜你喜欢
村委县委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浅谈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增强村委行政服务能力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