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技术探究

2012-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2年2期
关键词:编程变电站重庆

许 竹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技术探究

许 竹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为加强变电站冬季消防安全管理,重庆供电公司对所属13座变电站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以确保变电站在冬季大负荷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本文重点针对重庆当前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

随着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得以不断深化,在许多旧式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站也几乎是采用综合自动化方式来设计。新式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大量投运,极大地提高了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使得电网的发展得以突飞猛进。但是,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由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重庆电网变电站的个例分析

陈家桥变电站是重庆电网的第一座500kV变电站,它是川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有两组主变压器和配套设备运行,额定总容量150万kVA。500kV系统共投运4回出线,与重庆的长寿、板桥两座500千伏变电站连接;220千伏系统共投运14回出线,与重庆的大学城、玉皇观、大竹林、凉亭、双山、柏树堡、马岚垭、田家共8座220kV变电站连接。每年为重庆电网提供50亿度以上电量,占重庆总电力供应的1/3左右,是重庆电网最重要的负荷交换中心。500kV陈家桥变电站处于重庆电网的主网架上,其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重庆地区的安全稳定供电,也关系到华中乃至全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责任十分重大。为此,该站秉承“珍惜生命、心系安全”的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四抓”促“四强化”:即以抓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安全生产执行力;以抓人文关怀为着力点,强化安全文化理念;以抓学习型班组创建为手段,强化全站员工的业务水平;以抓防护网建设为主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的常见问题

2.1 软件不成熟及软件编程的缺陷

软件的成熟性是指开发软件与基础软件的兼容性、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及整个软件包的合理性配合是否成熟。软件编程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编程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同样的功能,可以有多种编程方式,而不同的程序,计算机运行的状况都不相同,若编程科学、合理,则可以提高计算机运行的速度,降低CPU的负荷率。反之,若编程不合理,则可能造成计算机多次重复运算或进行不必要的运算,加大了运算工作量,造成计算机运行的CPU负荷率高,当CPU负荷率过高时,产生雪崩反应而使系统不堪重负而崩溃。

2.2 系统硬件配置不合理

系统的硬件配置包括信息采集与控制、监控主机、通信管理系统几部分。其中监控主机及通信机的硬件配置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监控主机从通信管理系统取得数据,并进行人机对话、监视、管理、控制等各种各样的工作,计算机的任务较重,若监控主机的硬件配置过低,可能造成CPU过载,引起系统死机。通信管理机主要承担着向下层轮询采集信息,向上层提供数据,进行通信规约转换、解释,并承担着将上层命令转发给下层执行的工作。它要求计算机的速度高,要保证CPU的处理速度远远大于数据交换的速度,以保证通道畅通无阻,否则,容易引起通道阻塞,造成系统死机。另一方面,硬件的质量及制造工艺也是一个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要求系统能稳定运行,首先硬件本身必须能长期、可靠地稳定运行。

2.3 超量的信息和超强的功能

变电所内的直流系统、微机保护的信息一般均采用计算机数据通信方式获得,这就存在一个通信规约转换的问题,由于不同的设备生产厂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规约,造成规约纷杂,转换工作量大。若选用超量的信息,则可能造成CPU资源不足,降低数据交换的轮询速度,造成网络阻塞,引起通信中断,严重的可能引起死机。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无统一的标准,过多的功能要求就会加重CPU负荷,容易引起监控系统崩溃。

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措施

值班人员在工作前,首先明晰操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用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诠释标准和规范,借助工作许可流程和标准工作流程,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确保了处处、时时、事事安全,万无一失。为严格日常工作管理,我们采用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设置服务器,将所有文件制度、工作要求、站务管理内容分门别类储存,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信息丢失。为了让值班员在工作中尽量不出现疏漏和遗忘的事情,站内还开发了工作提醒软件,对周期性工作和重要事情进行定时提醒,使运行人员按时到位从事需要参与的工作。同时,实施将设备区和办公生活区严格区分,采用不锈钢围栏将室外开关场隔断,进出口大门钥匙由当值变电运行人员掌管,使运行人员对开关场区域情况真正做到可控、在控,极大提升了变电站的安全保障系数。此举措现正在整个重庆电力系统变电站加以推广应用。该站还实行了当值许可人带袖标上岗,便于检修或其他工作班组识别或联系;二次屏柜使用小巧的粘钩,使安全屏布规范、定置。类似的创新、创意还较多,效果都很好。

变电运行人员作为设备的主人,不仅要保证自己不违章,还有责任对进站工作的其他人员加强监督和监护。为使监督到位,该站负责人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工作都会主动提前了解,并针对性地制订可行性方案,从运行角度进行危险点分析和控制,要求站内管理人员和当值人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逐项落实控制措施,定时到现场进行巡视、监督、检查,确保站内工作可控、在控。

4 结论

要针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开展以“迎峰度冬”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多风地区线路的防舞动能力,对偏远山区、海拔高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卡脖子”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超前防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恶劣天气。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好它,如何找到保证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最佳模式,是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讨和完善。

[1]于尔铿,周京阳,王兴.电力市场的技术支持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23(2):24-28.

[2]王永福,张伯明,张宏斌,等.集中数据管理平台及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7(11):9-11,15.

TM6

A

1674-6708(2012)59-0035-02

猜你喜欢
编程变电站重庆
重庆客APP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在这里看重庆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