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总产八连增来之不易——河南省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思考

2012-08-15 00:42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导刊河南省全省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经济以农为本,农业以粮为重,百姓以食为天。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动摇,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投入,依靠科技,采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态势、好气势、好趋势。2011年,在遭遇严重冬春旱情的情况下,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54.25亿公斤,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河南省务实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1 在强化科学指导和服务上下功夫,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支持上,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全省上下重视、抓好粮食生产的合力。省委书记卢展工一再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必须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省长郭庚茂多次指出,无论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全国大局还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稳定粮食生产始终是河南们应尽的政治责任。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精心编制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国务院已经批复,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650亿公斤。坚持夏秋并重、同步发展、抗灾保丰收,组织开展万民科技人员包万村、百厅包百县、科技特派员等活动。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省委省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履职尽责,抓主产区,抓重点县;抓主导品种,抓适用技术;抓日常管理,抓抗灾减灾,全力以赴保丰收。在全省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时,省委、省政府先后20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电视电话会和专家会商会,下发20多个指导性文件,专题部署应对措施。

2 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上下功夫,充分调动抓粮种粮积极性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动基层政府抓粮的自觉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播种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办法,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2011年河南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向农民及时发放良种、农机、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118.9亿元。落实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近两年以最低价收购的托市小麦占全国的50%以上。落实8.25亿元抗旱资金,补贴农民抗旱浇麦。建立健全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产粮大县、种粮大户、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奖励,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2011年给予101个产粮大县各项奖励资金超过16亿元。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的激励机制,明确信贷支持重点,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明显增加。狠抓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制度、细化目标、硬化措施、强化责任,严肃查处各种涉农违纪违法案件。有效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对种粮投入不断增加,田间管理更加主动精心。

3 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夯实粮食发展基础

近年来,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两法一条例”,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有效制止乱占耕地和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坚守住基本农田的“红线”,连续12年实现“占补平衡”,全省耕地稳定在0.08亿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0.068亿公顷。大兴农田基础设施,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重点支持大型水利枢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低洼易涝地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标准和除涝能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与末级渠系改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426.7万公顷。2011年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7.25亿元,省财政增加投资3.22亿元,奋战3个月,兴建91.07万公顷抗旱应急工程。应急灌溉工程为大旱之年夺取夏粮丰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8.07万公顷,以全国1.42%的水资源量,生产了10%的粮食,养育了全国7.7%的人口。通过扎实推进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综合配套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00多万公顷,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4.5亿公斤。通过实施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复垦农村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整理,共整理土地近93.3万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2万多公顷。目前,全省已建成54个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45家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部级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为实现农业灾害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预报预警奠定基础。

4 在依靠科技支撑上下功夫,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从粮食增产的经验看,低产到中产,主要靠物质投入;中产到高产,物质投入和科技并重;高产再高产,主要靠科技。全省连续4年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活动,把粮食作物管理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到田间。持续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郑麦9023、郑单9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玉米品种实现持续更新换代,常规种子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杂交种子良种覆盖率达100%;全省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近20亿公斤,占全国种子销量的1/6,成为黄淮地区重要的种子集散地。继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开展机耕深耕,改善土壤结构,压减地下害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产定肥,科学施肥;在示范片(万亩)建设和整建制开发试点基础上,推进整片整乡整县高产创建。2011年夏收,全省168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万亩)平均每667m2产量532公斤,比全省小麦平均产量高出141公斤。到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力争达到55%,赶上全国平均水平。陆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工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鼓励农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种粮大户开办农家课堂,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5 在发展加工转化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

把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省结合起来,通过推进产业化、发展深加工、不断创品牌、真正增效益,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增长。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粮食加工转化,粮食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了由“卖原粮”到“卖产品”、由“中国粮仓”到“世界厨房”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了河南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据统计,河南省粮食深加工能力位居全国首位,全省规模以上的粮食加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7%,加工能力达到3 450万t。河南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面制品加工基地,面粉、挂面产量居全国第一,方便面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速冻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左右。在国内市场,每3.5袋方便面中,就有1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河南省每年调出200亿公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离不开的“厨房”。

回顾粮食连续八年实现增产,连续六年超过500亿公斤的丰收过程,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是夺取粮食丰收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是夺取粮食丰收的动力源泉;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是夺取粮食丰收的关键;全面实现良种化是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基础;适宜气候是夺取粮食丰收的必要条件。相关部门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突出特色支援全省粮食生产,密切配合,同步协作,保证了河南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为全省农民增收、稳定物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魏国强.河南省2011年秋粮稳产保收的对策与建议[J].种业导刊,2011(08):5-7.

[2]魏国强.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 积极应对未来干旱气候变化趋势--关于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0(07):8-10.

[3]汤其林.良种繁育推广对粮食增产的作用[J].种业导刊,2009(01):5.

[4]魏国强.关于做好河南省肥料管理工作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1(03):9-11.

[5]魏国强.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打牢中原经济区发展基础 [J],种业导刊,2011(04):5-8.

[6]魏国强.河南省土壤肥料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种业导刊,2011(06):5-8.

[7]毛景英.2011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J],种业导刊,2011(07):5-8.

[8]魏国强.创建六个示范区 服务中原经济区--关于加快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1(08):5-8.

猜你喜欢
导刊河南省全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