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秃尖缺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2-08-15 00:42徐林
种业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豫东空秆导刊

徐林

(开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100)

近年来由于受环境和生产条件影响,豫东夏玉米生产中经常发生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达40%左右。豫东夏玉米缺粒形式表现多样,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群众称为“半边脸”;二是果穗籽粒少,呈散乱分布,群众称为“麻坑脸”;三是果穗顶部无籽粒或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即秃尖,严重的可占果穗的一半以上,群众称为“秃顶”。

1 夏玉米秃尖缺粒原因

1.1 品种问题

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当不良环境条件超过了品种的适应范围,就容易发生秃尖缺粒。豫东地区有些老品种种性退化,有些外引品种表现不稳,植株生长不良,果穗秃尖缺粒时常发生,造成玉米减产。例如某品种在豫东地区抗病性、抗倒性都很突出,但缺粒严重,每年都有10%~30%果穗呈“半边脸”情况。

1.2 肥水原因

豫东地区土壤沙质,蓄水保肥能力差,秃尖缺粒情况发生较重;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和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均会造成籽粒发育不良;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也会导致玉米秃尖缺粒;种植密度过高、个体营养不良,同样会造成空秆秃尖、缺粒。

1.3 气候因素

豫东地区夏玉米生长季节,易受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不良气候影响。玉米在花粉发育期间,对外界条件比较敏感,如遇到干旱或高温条件,一部分花粉败育,花粉数量减少,生活力减弱,甚至没有授精能力;一部分花粉粒分裂不正常,形成畸形花粉粒,影响受精,形成空粒,或受精后子房在中途停止发育,或灌浆过程中胚乳生长停止,形成瘪粒。据测定,温度低于18℃和高于36℃时雄花不开放。开花抽丝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对缺水特别敏感。2011年豫东地区夏玉米中前期持续高温干旱,影响雌雄穗分化,中后期阴雨寡照,空气潮湿,花粉易吸水成团,影响散粉、授粉或花粉粒吸水过多而破裂死亡;未授粉的花丝不断伸长下垂,使外层花丝遮住里层花丝,授粉率降低;光合作用低下,有机物质积累少,个体发育不良,造成缺行缺粒的发生。

1.4 病虫危害

各种病虫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叶斑病、茎腐病、锈病、褐斑病均可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影响结实灌浆;蚜虫在玉米抽雄期时开始大量发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玉米螟取食玉米茎叶果穗,也可造成秃尖缺粒。

1.5 管理不当

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发展,夏玉米精耕细播、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等措施剧减,种植密度大,个体发育不良,田间通风透光差,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玉米雌雄穗发育,造成缺粒秃尖。

2 防治对策

2.1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豫东地区气候条件和栽培要求,选择种植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结实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高密度区可选择郑单958、浚单20、郑单136、新单26等品种;中低密度区或套种区可选择浚单22、秋乐151、郑单538、新科19等品种。

2.2 科学运筹肥水

改良培肥土壤。豫东地区沙化、低洼、盐碱土壤,应结合农田基础建设,加强排灌设施改造;增施土壤改良剂,提倡秸秆还田,多施有机肥,推广深耕深翻技术,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测土配方,合理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和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施纯氮2.5kg、磷1.1kg、钾2.7kg的规律,确定目标产量水平,合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施肥指标,施肥的原则是巧施种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施花粒肥。

及时调控水分,预防旱涝灾害。根据降水情况,及时排水灌水。特别是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玉米雌雄穗生长发育。

2.3 适时早播,避开不良气候影响

豫东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越早越好。早播玉米幼苗遇干旱炼苗,利于形成壮苗;早播玉米提早生长发育,避开后期阴雨寡照影响;早播可延长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遇旱应及时灌水,降低田间的气温,提高田间大气的相对湿度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高温干燥对玉米的危害。

2.4 及时防治病虫害

针对豫东地区夏玉米病虫害,提倡种子包衣、综合防治。防治苗枯病、纹枯病、茎腐病,可选用0.3%苗菌敌或12%三唑酮乳油拌种,田间发现病株后,用0.3%苗菌敌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大小斑病、锈病、褐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前,用3%呋喃丹颗粒剂丢心;玉米蚜虫发生时,可用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防治。

2.5 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不同,确定种植密度,创造良好的田间环境,满足植株中上部叶片对光照的要求,促进穗部发育。二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95cm,窄行35cm,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加强玉米拔节后中耕培土,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四是玉米8~10叶时,喷施一遍健壮素,促进植株健壮,减少倒伏。五是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影响玉米正常授粉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1] 张守华,孙克仕,李毅,等.玉米灌浆异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221.

[2] 鲁磊,赵俊峰.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1(11):33.

[3] 郭风银,朱忠选.预防玉米秃顶的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11(05):22.

[4] 陈岩,胡久义,李楠,等.夏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种业导刊,2010(08):30-31.

[5] 杜景珍.玉米籽粒败育和秃尖原因及防治[J].种业导刊,2009(01):25.

[6] 任建平,郭自豪.玉米空秆秃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种业导刊,2008(08):27.

[7] 张进忠,孙本栋,芦连勇,等.影响玉米果穗秃尖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3(05):56-57.

[8] 耿冬红,韩涛,杨廷亮.浅谈玉米空秆、缺粒成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7(05):19.

[9] 邓昌林.杂交玉米制种空秆和秃顶与缺粒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95.

[10]蒋咏,张明亮,李洪杰.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117-118.

[11]张秀凯.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84.

猜你喜欢
豫东空秆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浅析豫东红脸王的唱腔艺术
浅谈如何合理栽培预防玉米空秆现象
玉米空秆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豫东调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