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中等量咯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2-08-15 00:47许秋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3期
关键词:输液泵后叶素副反应

许秋琴

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1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患中的危急重症,常见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肺炎等。2011年7~12月我科收治中等量咯血患者16例,均采用了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由于硬件设备有限,只有其中的6例采用了输液泵24h匀速泵入垂体后叶素,经临床观察对照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静脉滴注,副反应也明显减少减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咯血患者其中支气管扩张10例,肺癌4例,肺结核2例,伴有轻度高血压2例,男性10例,年龄34~61岁,女性6例,年龄42~57 岁。

2 方法

16例血患者中有6例采用了输液泵泵入法24h匀速输注垂体后叶素,10例采用普通的静脉滴注法,人工调节垂体后叶素的滴速。

3 结果

采用输液泵匀速泵入垂体后叶素以24h显效,48h有效,72h无效与普通静脉滴注比较,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静脉滴注,而且垂体后叶素对人体的副反应也明显减少减轻。

4 讨论

垂体后叶素是临床上治疗咯血的首选药物,垂体后叶素中的加压素可通过收缩肺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使肺循环血压降低,肺血管破裂处得以血栓形成而止血。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一般给药后 3~5min起作用,可在体内维持 20~30min就由肝脏迅速灭活,只有持续给药才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1]。因此临床上通常采用快速冲击疗法,用生理盐水20~50mL加入垂体后叶素6~12U15~20min静脉推注以快速到达有效的血药浓度后,再用生理盐水250~500mL加入垂体后叶素12~24U以每分钟20滴的速度维持。根据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应用剂量过小速度过慢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若速度过快剂量过大又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血压升高不利于止血。普通的静脉输液法就存在诸多弊端,由于人为因素如患者体位的改变、输液肢体的变动、静脉的痉挛、心里紧张恐惧等原因,还有家属自行调节滴速都会导致输液速度的改变,时快时慢不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同时血压不稳,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也随之出现,反复咯血的病人不断追加剂量还会因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导致病人精神错乱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输液泵是一种动力装置,她可满足不同输液对压力的要求,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维持恒定的速度,恒定的血药浓度,体现恒定的治疗效果。它不会因患者的体位、姿势、情绪及血管外周阻力的变化而影响到给药的速度和有效的血药浓度,同时对血压的影响也非常小,加之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而降血压这一特性,对轻度高血压的咯血患者采用输液泵泵入垂体后叶素止血同样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监测血压平稳副反应轻微。

5 护理

在输液泵未能普及护理干预对提高垂体后叶素的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着重以下几点。

5.1 加强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跟患者及家属充分讲解垂体后叶素的作用及副反应,强调人为因素对药物止血效果的影响,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5.2 提升工作责任心

加强病房巡视,耐心听取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里动态及时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监测血压的变化,观察输液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保证输液量及有效血药浓度,提高疗效。

5.3 做好饮食护理

讲解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及时监测血电解质,指导患者除了增加食盐的摄入量以外,每日应控制饮水量在800~1000mL,以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1]陶礼,叶燕青,林宇辉.常用止血药对咯血的药效评价[J].医学新知杂志,2011(1).

猜你喜欢
输液泵后叶素副反应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基于专利分析的输液泵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输液泵的校准及常见故障处理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