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2018-01-18 09:05李进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副反应户主家畜

李进军

(甘肃省岷县寺沟镇畜牧兽医站 748404)

动物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是防治重大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但免疫过程中有时会难免出现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带来损失,在群众中留下不良影响、给防疫人员带来心里压力。所以,对副反应现象应有正确的认识,及时采取正确、有效地救治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副反应现象的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

1 免疫副反应发生原因

1.1 疫苗自身的因素

如疫苗的生物学特性、生产工艺、某些添加物。

1.2 疫苗使用的因素

如接种部位不准确、注射部位和注射器材消毒不严、注射剂量过量、疫苗保存不当等。

1.3 动物个体差异

有些接种对象处于某种病理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紧张、体质衰弱,造成过敏性体质。

2 免疫副反应发生症状

2.1 一般副反应

正常免疫注射48h内,有的家畜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注身射一侧肢体跛行、精神沉郁、呼吸加快、减食或短暂停食、泌乳量减少等症状。

2.2 严重副反应

免疫注射48h内,家畜出现站立不安、卧地不起、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充血或水肿、肌肉震颤、口吐白沫、倒地抽搐、鼻腔出血、孕畜流产 (含早产)等症状。

2.3 副反应死亡

免疫注射48h内出现严重副反应的家畜未经救治或经过抢救未愈而很快死亡。

3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

3.1 一般副反应处理方法

一般副反应是正常的,一般不作任何处理,多在1~3d后消失。有的家畜在注射部位出现肿块,感染化脓。这时应切开硬块部位,用消毒液 (双氧水、1‰高锰酸钾溶液)或等渗盐水(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填塞消炎粉,经1~3次处理就会很快愈合。猪有时还发生体温升高的副反应症状,必要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严重时强心补液,及时对症治疗。病畜康复15d后,再补注疫苗1次。

3.2 严重副反应处理办法

尽快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肌注盐酸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磷酸钠。20min后根据缓解程度可同剂量再注射。

对于休克的家畜,除上述急救措施外,还可迅速针刺耳尖、尾根、蹄头、大脉穴放少量血;迅速将去甲肾上腺素、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然后再用5%碳酸氢钠液静脉滴注即可。剂量可以按使用说明进行。对合并感染的病例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4 动物免疫副反应的预防措施

4.1 搞好圈舍和环境卫生

保持动物圈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清理掉粪便垃圾。做好圈舍和周围环境的日常消毒工作。

4.2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疫苗。

4.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严格按接种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免疫接。

4.4 掌握动物健康状况

免疫接种前询问户主,并对动物认真进行健康检查,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幼小、年老、怀孕后期的动物均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4.5 减少动物应激反应

免疫接种前,避免动物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刺激。于免疫前后3~5d在饮水中添加速溶多维,或VC、VE等以降低应激反应。

4.6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免疫前后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力。增强动物的抵抗能力。

4.7 强化人员技术培训

加强村防疫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使之掌握动物强制免疫的相关知识,提高业务素质,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从事免疫接种工作,杜绝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免疫副反应事故的发生。

4.8 加强免疫宣传和观察

免疫时要主动向户主解说动物免疫副反应的原因和症状、抢救方法。嘱咐户主在免疫后要注意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副反应发生,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避免动物过敏死亡。

4.9 准备好抗过敏药物

养殖场或防疫员在免疫前准备好抗过敏药物,以便免疫副反应发生时及时救治。

5 结语

动物免疫带来的副反应不可避免,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方法和恰当的救治措施可以把副反应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副反应户主家畜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回来(外一首)
户主视角下医疗资源可达性对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郊区为例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
强制免疫副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的探讨
张小飞落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