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拍摄过程中的光线运用

2012-08-15 00:49文丨叶昕飞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散射光外景轮廓

文丨叶昕飞

(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 浙江丽水 323000)

1 影视拍摄中光线的常见分类

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场景大多分为内景和外景两种形式。外景拍摄大多是在户外进行,光线往往利用的是自然光,而内景多数是在摄影棚内完成,光线也大多数利用的是人工光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外景中的自然光不能起到很好的造型效果,这时也会利用一些人工光线进行补充照明。而内景拍摄时也会出现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的现象。从这些来看,影视拍摄过程中光线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类别。

另外,根据影视拍摄过程中光线的强弱、方向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的不同,对光线还可以进行以下的分类。

1.1 根据拍摄过程中光线的不同使用性质,将光线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两种形式

1.1.1 直射光

对于自然光而言,直射的太阳光是自然光中主要的直射光,而人工光中的直射光通常是利用一些聚光灯、回光灯等工具产生的光线。直射光一般光线较为强烈,而且方向明确,当照射时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产生的阴影实在而且鲜明。直射光往往光质较为强硬,因此在影视拍摄过程中,直射光也会被称之为硬光。直射光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常常会被用来表现景物的轮廓、立体等形态,对于一些反差性较为强烈的剧情以及人物心理变化,也有着较好的表现效果[1]。

1.1.2 散射光

在自然光中的散射光主要是指太阳光的散射或经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光线,而人工光中散射光主要是指利用一些散光灯、碘钨灯产生的散光。通常来讲,散射光的光线较为柔和,而且散射光的方向并不明确,在直射面和背光面会产生多层次的过渡效果,不会产生明显的阴影。在影视拍摄中,散射光也会被称之为柔光。通常来讲,散射光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往往被用来显示景物特有的色调反差,以及人物柔和平滑表面的表现,因为散射光可以使影像更加柔和,所以它经常被使用在儿童和女性的拍摄过程中。

1.2 根据光线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还可以将光线分为以下几种

1.2.1 主光

在影视拍摄过程中,主光主要被用来进行人、物的形体塑造,主光对拍摄对象的明暗面以及光线的方向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通常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一些其他的光线进行配合,进而达到预期的表现效果[2]。

1.2.2 副光

副光常常被用来进行主光背面阴影部分的照明,从而使拍摄对象的明暗对比效果减轻,使拍摄对象的层次感以及质感变得更加突出。副光的光源常常采用的是一些柔和的散射光。

1.2.3 轮廓光

在影视拍摄中,轮廓光主要是用来对拍摄对象基本轮廓形态进行勾画,使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产生明显的分离效果,从而更加突出拍摄画面中主体的地位。

1.2.4 其他

除上述所说的光线种类外,影视拍摄过程中还会利用到一些其他的光线种类,比如说装饰光、背景光、效果光等等,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进行过多的陈述。

2 影视拍摄过程中光线合理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2.1 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光

对于现实中的各类事物而言,它们被各种各样的光线所照射,影视拍摄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表现事物的艺术效果,充分利用各种光线类别的表现效果,对整个画面进行合理的构面和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拍摄时应该对拍摄场景以及事物进行总体的构思,对事物的表现、画面的整体色调以及总体的衔接问题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比如说一些光线明亮的室外场景存在着太阳散射光以及不同物体反射的光线,而在一些暗淡的室内场景也会有很多人工光的照射。总的来说,影视拍摄过程中,光线的合理运用对整个影视作品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影视拍摄中,如何充分发挥主光的主导作用,并合理的利用场景中的建筑物来避开那些多余光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方说在进行一个会议场景的拍摄时,从窗户射进的光线非常强烈,而需要拍摄的任务恰恰处于窗户的位置,在进行试镜时,主光被窗户射进的光所取代,主光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拍摄。这时,我们对场景进行分析和选择,利用窗户处的一根柱子为背景,通过角度和焦距的变化,使人物衬托在柱子这一背景下,然后将主光设置到距离人物较近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窗户处的强光,从而使拍摄画面效果符合相应的要求。因此,在影视拍摄过程中,应该对各种光线类型进行合理的取舍,充分对场景中的事物进行利用[3]。

影视拍摄中,辅助光对画面影调反差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它常常被用来对主光进行补充。在影视拍摄中,场景往往不会一成不变,有时是外景有时是内景,但常常利用自然光来作为整个场景的主光,但自然光有时无法对拍摄主体进行充分的表现,需要搭配一些特定的辅助光线。比如说在进行某一人物读书场景的拍摄时,自然光从其左侧照射,在拍摄时其右侧会出现一定的黑暗部分,这时就可以利用高色温灯进行辅助光的布光操作。另外,拍摄时辅助光的强度往往低于主光的强度。

在影视拍摄过程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常常需要将主体与背景之间进行空间的拉开,从而使拍摄画面更加富有纵深感。实际拍摄时,可以利用轮廓光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轮廓光的应用时,尽量选择逆光或者侧逆光,其亮度应该稍微强于主光,亮度太大会出现“发毛”的现象。比方说在进行一些煤矿井下采煤机的拍摄时,由于周围环境的主要色调是黑色,为更好的体现采煤机以及周围巷道的情况,除拍摄必要的主光外,还应该在采煤机的后方特定位置设置轮廓光,从而使得采煤机的整体轮廓表现出来,而且更体现出巷道幽深昏暗的特点。对主光和轮廓光的光比调节可以在摄像机中进行。

2.2 控制光比

在影视拍摄当中,使用的光源大多是边缘光和反射光,所以说光比的控制对影视拍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光比太大往往会使得一些黑暗部分无法进行正常的色彩还原,而一些明亮部位会失去原有的层次感。因此,光比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不应太大。

2.3 面面特质

影视用光的拍摄要有影视画面的特质。人物的动作造型要以剧中演员特质出现,摄影师只是来分解画面。这就要求拍到更多的连续性画,以取得后期制作的方便组合。在具体拍摄时要分成几个状态,如:站立的动态交流组合,坐姿的动态交流组合,卧姿的动态交流组合。这样能让我们的工作有一个顺序,能形成合理的流程,并容易操作。

2.4 室内的外景背景

影视用光会让大的外景在室内完成,但真实的原片背景应该有选择地使用。要知道,用有些外景风光做背景在影视用光的拍摄中不太合适。如光效不合理、视觉角度不对等,会造成灯光营造的气氛与背景气氛不符,这样的背景就不能使用。所以挑选合适的背景也是室内拍摄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切光线效果,都可称之为效果光照明。白天室外拍摄,晴天要表现日光效果,而阴天要表现阴天的光线效果。效果光是再现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照明条件,如炉火、台灯、烛光等。对这类效果光的处理要符合当时的环境气氛,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光乃万物之生灵,它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知觉空间的重要的标志物,是揭示生活的因素之一。在影视作品中,影调与光线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往往会决定整部作品的成败。因此,相应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光线的运用进行充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完成一部影视作品。

[1] 史昱冰. 光在影视画面中的造型作用. 现代电视技术,2009(6).

[2] 李敏. 影视拍摄中的光线运用. 戏剧之家,2010(3).

[3] 于瑞华. 影视拍摄用光技巧. 电影文学,2007(17).

猜你喜欢
散射光外景轮廓
临港双限房,上海,中国
百千焦耳装置集束验证平台的背向散射光诊断系统
在线浊度分析仪消除气泡影响的改进方法
OPENCV轮廓识别研究与实践
一种校园外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Oculus C-Quant 散射光计量仪在视功能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实时轮廓误差估算的数控系统轮廓控制
高速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应用方案设计探讨
浅谈背向弹性散射光谱测量中获取光谱的不同实验方法与优点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