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012-08-15 00:51冷秋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化学教育

◆冷秋丽

(大庆市第四十二中学)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冷秋丽

(大庆市第四十二中学)

化学学科是初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化学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更把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灵活地融汇到教学过程中。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初中化学教学 思想道德 德育教育

俗话说,百育德为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要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我国在《教师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都体现了德育的内容,随着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化学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化学教学中显现多样化的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化学教育观面临着重大变革,化学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全方位地向学生施以思想、道德、法制等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陶冶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的渗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我国古代有许多灿烂的文化,在化学上许多发明和工艺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国家之一,为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如在第六章《金属》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金属的使用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我国从商代就开始了精美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掌握了冶铁炼钢的技术,西汉时期就能湿法冶金。这些都是树立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最好素材。再如,在第五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教学中,我国化石燃料的发现和储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我国石油的产量早在1994年就名列世界前茅,煤的产量也比建国初增加了30倍,为我国开发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资源的意识,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为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第八章第四节有关盐——碳酸钠的教学中,课本上有一个知识视窗介绍“侯氏制碱法”,我在课件上引导学生回顾这样的情境:20年代初,我国用的纯碱全靠进口。1921年,刚刚拿到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侯德榜,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回到祖国,立志献身祖国的制碱工业。他应邀出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在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上个世纪30年代,德国发明一种制碱新工艺,侯德榜前去考察,准备购买这一专利,但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无理刁难和敌视。他气愤地说: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办不到了吗?侯德榜经过3年苦战,创造出世界先进的联合制碱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了世界舞台。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政治问题,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要适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水资源授课时,也要及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意识。初中教材第二章在有关空气的组成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对我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环境已受到有害气体、粉尘等的污染。第五章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时,结合讲二氧化碳性质,介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全球气侯变暧,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洋生物死亡。倡导学生从我做起,低碳生活,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发新能源。另外,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

总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学习化学知识目标和德育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受到德育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良好心理素质的新一代优秀中学生。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化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