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012-08-15 00:51罗双燕李小玲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罗双燕 李小玲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课题之一,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途径有很多,但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却是促进就业的基础性工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业教育不发达、创业环境不完善。总体上看,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认识相对滞后,投入相对不足,发展不够完善,与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相比,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高素质师资严重不足

《创造心理学》中说:“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造才能,那么,有才华的学生将取得极好的成绩,可是,创造才能低的学生,一般成绩都很差;如果教师自己处在‘创造才能标尺’的下端,那么,能力低的学生成绩就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才华出众的学生会被埋没,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早在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学已开始培养博士层次的创业学人才。有统计,全美创业领域的首席教授有200 多人,业绩最佳的美国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老板中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创业教育人员极为缺乏,创业教育多半由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课或德育教学的骨干来完成,他们往往缺乏企业管理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也没有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要实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功效,教师必须是创造精神的引领者。具有创造力素质的教师,通常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愿意在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课堂变成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显得较为落后。例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创业教育的目的性不强,较为忽视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需求;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与创业教育理念几乎是背道而驰:对学生是以学科成绩为标尺来衡量优劣,主要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而不是对知识进行重组、创新、整合和运用的能力,更没有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测试与评定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与此相应,我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则重在考核其课题、科研论文、获奖证书、课时量等硬性指标,使大量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个人的职称、荣誉等方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这种考核评估制度几乎是完全漠视了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和业绩,不能真正投身于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薄弱

实践性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特性与本质要求。创业教育离不开理论讲授,但作为一种实践能力,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应该采取分班授课、小组作业、仿真训练、实操辅导、个别指导、经验交流、咨询服务等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业人才的各种教学方式,但我国的创业教育目前形式较为单一,实践教学内容明显不足。分析我国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薄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待深化,造成了高校创业教育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匮乏,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创业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由于缺少高素质师资,创业教育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离、知识与行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是高校改革滞后,缺少教师人人重视创业教育,学生人人向往创业的浓厚文化氛围,造成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支持不到位,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参与创业实践积极性不足。

二、我国高职院校推进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必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探索,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推进创业教育,走出一条特色就业之路。

(一)完善理念,全员投入,切实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教育理念,指的是对教育意义、目标、方式等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认识体系。创业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为我们深化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认识,为坚持其正确方向,提高其实际效果提供强有力的动力和保证。理念是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不断地根据高校教育实践的发展和面临的新情况,实事求是地更新高校创业教育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人们为了更好地工作与生存所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The third education passport),它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在2008 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加强面向全民族的创业教育,着力构建基于创业科学的中国特色创业教育体系,科学推进创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高职院校应当深刻认识创业教育的意义,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推进,积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强研究,举全校之力,切实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二)倡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体系和创业激励机制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规定和影响着学生的努力方向。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体系,可以引导教师努力在教学效果的适用性上下功夫,关注学生的实际成长。因而,高职院校应该在教学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在鼓励教师加强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完善教师教学工作任务测评体系。对创业教育的效果考核,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且更为重视学生实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鼓励教师多渠道、多途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设计和创业实践。对领导、指导学生创业业绩突出的校长、教师,要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中给予优先考虑。对勇于创业实践、成功创业的学生要在学业成绩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以奖励。

(三)放眼未来,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搞好创业教育,关键在教师。2010 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表明,我国的创业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师资队伍建设首当其冲。

首先,应该切实鼓励和支持教师到企业接受锻炼。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把那些站惯了讲台的专业教师拉到企业生产一线,真刀真枪地干,让教师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市场更加贴近,从而破解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了解创业要求和创业流程。

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创业。“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会创业,才能高质量地教会学生创业。应该鼓励教师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丰富创业教育底蕴,增强创业教育实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通过自身创业,教师可以真实地向学生展示创业的魅力,最有效地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

最后,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与企业建设融合之路,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走进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让他们的创业经历成为学校最鲜活的课堂。尤其应该聘请一大批成功企业家、创业名人、管理专家、营销专家、财务专家、咨询师、分析师、律师和政府官员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将有实践经验和研究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积极构建“校中厂”、“厂中校”,让教师在工作中教,学生在工作中学,接受实践训练,提高创业能力。

(四)讲求实效,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着眼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有着鲜明的主题,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的形式。概括地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好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参与活动,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专业技能操作大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诗歌创作大赛、演讲大赛、情景剧大赛等活动,都能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1 部门意见多项举措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N].光明日报,2008-10-30(4).

[2]李燕凌.大学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0).

[3]黄敬宝.如何让创业从梦想走向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8-12-03(8).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