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0例临床体会

2012-08-15 00:55杨永梅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纳洛酮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永梅

(安徽省肥东县护城卫生院 231600)

随着我国人口饮酒人数的递增,大量饮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是内科急诊中较为常见症之一,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008年-2010年我院共收治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为主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我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20例,均排出心脑血管及其它合并中毒;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9-58岁,饮酒量均250-700ml;兴奋期10例,共济失调期9例,昏睡期1例。

1.2 急性中毒分期[1](1)兴奋期:即感头疼、脉快、兴奋。(2)共济失调期:肌肉行动不协调、行动笨拙、言语不清、步态不稳。(3)昏睡期: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低、血压下降、可出现呼吸循环麻痹危及生命。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2.1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给予补液、利尿(5%葡萄糖氯化钠,速尿等)同时给予纳洛酮0.4mg静脉注射,再给予0.8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极重者首次0.8mg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 0.4mg-0.8mg甚至2.0mg,直至患者清醒,同时注意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通道通畅、呕吐频繁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并预防呕吐物误吸。

2.2 治疗效果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均1-3小时完全清醒,昏迷期6小时后恢复清醒。

3 讨论

3.1 乙醇经胃和小肠在0.5-3小时完全吸收,酒精具有溶脂性和亲脂性,可破坏黏膜屏障引起黏膜内水肿,而导致胰腺炎、胃炎[2]。酒精中毒症状是由β-内啡呔释放引起的[3]。β-内啡呔与吗啡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级系统出现兴奋后抑制作用,导致精神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3.2 纳洛酮可以拮抗β-内啡呔的效应[4],是特异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阻止并取代β-内啡呔与受体结合。从而解除β-内啡呔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促使患者神志恢复,同时纳洛酮对抗β-内啡呔,可提高脑灌注压,增加脑血流量,有防止和减轻脑水肿及脑保护作用[5]。

4 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严重可危及生命,目前尚无一种特效的解决办法,我院通过2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认为纳洛酮副作用小,促使患者清醒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950-953.

[2]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5-976.

[3]王一镗.心肺脑复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125.

[4]赵晓刚.徐少明.江观玉.等,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时血浆β-内啡呔含量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生,1991.11.[10]:633 -634.

[5]梁湖猷,杨慧珠.纳洛酮治疗急性颅脑损伤58例分析.临床急诊医学,2001.2(4):165.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纳洛酮人民卫生出版社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院前急救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