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8-15 00:54董巧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尿路尿液无菌

董巧梅

尿道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是指肾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是指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技术的出现,其结石治愈率大大提高,使输尿管上段结石开放性手术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对各种原因无法行输尿管镜下碎石,经皮肾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治疗失败者,如结石较大较硬、崁顿时间长、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等,还需开放手术处理[1]。手术取石是目前治疗尿道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尿道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86例,男58例,女28例。年龄:23-70岁,平均47岁。单肾结石62例,双肾结石20例,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结石直径2.2-6.1cm。术前均行 KUB、CT、超声检查。均为手术取石,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护理

1.术前护理

1)疼痛的护理:此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主要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肾区疼痛,指导患者取舒适的卧位,分散注意力,不能缓解时遵医嘱应用止痛镇静药物,如肌肉注射阿托品、杜冷丁、异丙嗪,也可用山莨菪碱或用黄体酮,均能解痉、并增加输尿管蠕动而缓解疼痛,必要时间隔4-6小时可重复使用一次。用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患者用药后痉挛缓解的情况,做好解释工作,配合医生做其他治疗。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有无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尿的程度和性质。

3)术前准备:术前行KUB、双肾CT、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双肾功能,做血生化、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等检查,以确认病人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

4)手术体位训练:常规体位的患者在术中分别要采用截石位及俯卧位,患侧抬高30cm左右,术前指导患者练习体位摆放,练习俯卧位时在腹部垫软枕。术前指导患者练习两种体位摆放--截石位和俯卧位,特别是俯卧位,由于复杂性结石取石时间较长,因此从俯卧位30分钟开始训练,再延长至1小时、2小时,并能配合医生随时屏气。

5)术前一日进行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输尿管结石病人进入手术室前需再拍泌尿系平片定位,嘱患者术中勿随意移动体位。

6)心理护理: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故病人多伴有紧张、恐惧心理,我们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向病人与家属多讲解尿路结石的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循序渐进的讲解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解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2.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回病房后应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平稳后给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肾实质切开取石者,应绝对卧床两周,以防继发出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无菌,浸湿及时更换,防止伤口感染。

2)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接无菌引流袋,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脱落,应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引流袋的位置要低于肾或膀胱,直立时应低于髋部,及时倾倒引流液,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指导患者翻身前先将管道留出一定的长度,然后再翻身,下床和活动必须先将管道妥善固定好,避免不经意的牵拉而使管道脱落或引起出血。

3)肾造瘘管的护理肾造瘘管不应常规冲洗,以免引起肾脏感染,如引流不畅,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次冲洗液量不得超过5ml,冲洗时病人有腰部胀感、疼痛时,即应停止冲洗。冲洗时遵循少量、缓慢、低压、无菌的原则,一般肾造瘘管留置8-10天后,夹管24小时,无不适后可拔管。拔管后,造瘘口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外覆盖无菌纱布,嘱病人向健侧卧位,以防漏尿,一般约一周后瘘口即可愈合。

4)双J管的护理双J管为肾输尿管手术后常用的支架管,起支架引流作用,有减少漏尿、防止输尿管狭窄、解除梗阻等作用,在泌尿外科应用十分广泛[2]。术中放置双J管的患者嘱其尽量取半卧位,减少平卧位,因双J管虽可充分引流尿液、并有支撑作用,但患侧尿路的抗反流作用消失。尿液反流性腰痛,血尿和膀胱刺激症,是留置双J管最常见的并发症[3]。嘱患者避免伸展、突然下蹲及剧烈运动等,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勿咳嗽和大笑,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拔除双J管后嘱患者定时排尿、勿憋尿。

5)尿管的护理对留置尿管者每日尿道口护理两次,导尿管应留置10天以上,拔管前需夹管观察2-3天,并经造瘘管造影,保证尿液引流通畅时才可拔管。

6)注意患者出入量、遵医嘱给予及时静脉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

健康指导

1.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 2000ml-3000ml,尿草酸钙过饱和度在深夜和清晨达最高点,且尿抑制活性也最低,结石形成的危险性最大,清晨饮水量可达500ml-1000ml,除白天大量饮水外,睡前也需饮水500ml,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300ml-500ml,多饮水可稀释尿液,改变尿pH值,防止尿石结晶形成,减少晶体沉积,并能延缓结石增长速度,尿液增多又可冲洗泌尿系。

2.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含钙结石者宜食用含纤维丰富的食物,限制含钙、草酸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巧克力、坚果、浓茶、菠菜、番茄、土豆、芦笋等。尿酸结石者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应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增加麦麸、米糠等粗纤维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B1、B6的食物,如谷物、干果、硬果等,多食黑木耳,因其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另当食用维生素A含量多的食物,维持尿道内膜健康,防止结石复发,如胡萝卜、香瓜、牛肝等,同时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利于尿酸盐结石的溶解。

3.适当增加活动量,对未患结石和已有结石的人都有益处,有结石的病人在饮水后多活动,可选跑步、跳绳、上下楼梯、跳跃等活动,促进结石排出。长期卧床或已瘫痪的病人,应鼓励多床上活动或勤翻身,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通畅。

4.对留有双J管的病人,3个月内不做剧烈运动或参加重体力劳动,防止双J管移位,部分患者出现排尿疼痛、尿频、血尿等情况,一般经多饮水和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需向患者解释清楚,如出现持续性血尿、疼痛时应及时就诊。告知患者拔管日期,按时拔管。

5.定期复查,进行X线、B超、尿液检查,观察有无复发或残余结石情况,若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血尿、尿量减少或无尿等症状及时就诊。

1 李逊,何朝辉,曾国华,等.上尿路结石的现代治疗方法的探讨(附5178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6):325-327.

2 刘军,沈明顺,苏江浩,等.双J管内引流在尿路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9):551 -553.

3 陈心怡.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5):1297 -1298.

猜你喜欢
尿路尿液无菌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跟踪导练(三)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