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

2012-08-15 00:54张焕陆艳凤徐蔚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气肿卧位闭式

张焕 陆艳凤 徐蔚兰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42例,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37.6岁。其中合并气胸18例,合并血胸7例,同时合并血气胸3例,合并失血性休克1例。

2.治疗效果

42例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抢救及护理,均在较短时间内治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护 理

1.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合并休克者应在血压平稳后)、制动、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等抗休克处理。对血气胸者,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放性气胸者用无菌敷料封盖伤口,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形成闭合性气胸,再抽气减压或行胸腔引流术。对于胸腔闭式引流,血气胸者一次性引流不超过800mL,以防胸内压骤降,出现纵隔摆动,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跳骤停。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尤其在昏迷病人中是胸部损伤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半坐卧位时床头抬高15~30°;以使胸腔内积液下流至膈肌和胸腔内积气上升后引出,同时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使用胸围外固定,控制反常呼吸,防止纵隔摆动,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解除紧束胸部衣物,轻者鼓励咳嗽,并协助排痰,减少咳嗽时胸壁震动引起的疼痛;对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对咳痰无力者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生命体征平稳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练习。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全身状态的变化,病情严重者每隔15~30min测量1次,并做好记录,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1次,特别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根据血氧饱和度来调节氧流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1],警惕继发迟发性血胸。注意胸部运动有无改变,及时发现反常呼吸。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并记录气肿范围,如气肿蔓延迅速,应立即告知医生。呼吸衰竭时,应加压给氧或应用人工辅助呼吸。对合并创伤性湿肺病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20~30滴/min为宜,防止发生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4.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患者以斜坡卧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衔接紧密,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和滑脱,水封瓶应放置在低于患者胸腔切口40~60cm的位置或悬吊在床边,观察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4~6cm,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有无气泡溢出。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深呼吸,变换体位。若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经大量输血、输液后仍不能纠正,胸腔引流量超过200ml/h,持续3h以上,则为胸内进行性血胸,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持续漏气48h以上或X线示肺不张,为支气管裂伤或肺组织严重裂伤,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治疗。患者症状改善,呼吸平稳,呼吸音恢复,24h引流量小于50mL或无气泡逸出,经X线检查证明肺已复张,可夹管观察24h,如无胸闷、气急现象即可拔管。

5.疼痛的护理

患者常因深呼吸、体位变换、咳嗽等加剧疼痛,从而拒绝咳嗽,以至加重病情。护士应耐心解释各种症状的原因,鼓励其配合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

6.健康教育

根据病情、病期、心理状态等的不同,向病人介绍不同病期的病理变化、相应的治疗及饮食等,使患者在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方式配合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卧床休息3~5天,如病情无变化,可下床适当活动,多做深呼吸,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尤其是合并肺挫伤的患者,吸烟、饮酒等一些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控制,否则肺功能损害会进一步加重。通过教育,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提高自控能力。恢复期病人要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治愈率。

讨 论

单纯性肋骨骨折症状相对较轻,患者往往轻视病情,因疼痛惧怕咳嗽,拒绝咳痰,极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多发性肋骨骨折多并发内脏损伤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的病情观察尤为重要。通过采取及时准确的急救治疗护理和后期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发生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3-55.

猜你喜欢
气肿卧位闭式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