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银行基层分点开展事后监督的优势解析

2012-08-15 00:43郭京明
财政监督 2012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优势

■郭京明

对人民银行基层分点开展事后监督的优势解析

■郭京明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现行制度规定,事后监督属于会计核算监督范畴,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延续。因此,事后监督信息具有会计信息和监督信息的双重性,既具备“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可靠性”等一般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又具有“评价反馈、预警提示”等与其他会计信息所不同的特性和作用。有效运用事后监督信息,对提高基层人行会计核算质量、确保资金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事后监督的信息优势

基层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信息除会计核算监督日志产生的会计业务种类、业务量、资金流量与流向等基础会计核算信息外,还包括会计核算监督通知书、国库业务事后监督报告、事后监督分析报告等。与其他职能部门信息相比,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针对性优势

事后监督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会计核算部门每日移交来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复审和检验,以确保会计业务处理的合规性、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性,从而有效防范会计核算风险。换言之,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监督技术手段,对基层人行会计核算信息实施再监督。因此,监督信息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利用监督信息的针对性,可以及时掌握辖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总体情况,及时发现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与措施。

(二)时效性优势

事后监督要求对前一工作日会计核算业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严格的监督,发现问题,需当日发出会计核算监督通知书。因此,监督信息反映及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三)连续性优势

与其他监督部门相比,事后监督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实施的监督具有连续性特征。即对每个工作日逐笔核算业务、逐张会计凭证、逐份会计报表等进行监督。因此,监督信息更全面,更真实、更具有可比性。有效利用事后监督信息的连续性,一是易于找出核算业务风险点和风险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二是通过对一定时期或阶段会计核算差错类型、出现频率的数据统计和深入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提示和评价机制,与核算部门形成“联防”,共筑风险防线。

二、对发挥事后监督信息优势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事后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信息质量

一是将具有一定会计核算基础、业务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充实到事后监督部门,为高质量的监督信息提供人力保障。二是加强对事后监督部门监督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不断提高其对监督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确保监督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二)开发信息分析运用系统,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以基层人行会计核算信息为基础,事后监督数据信息为核心,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数据加工技术、分析预测软件,通过设置监督信息指标体系和植入数据模型,开发集数据采集、信息检索、图形演示、分析预测等于一体的功能实用、操作简便的“事后监督信息综合分析运用系统”,利用科技手段,完善监督信息管理,提高监督信息分析深度与广度,拓展监督信息功能,以扩大监督信息优势。

(三)完善监督信息发布平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在确保监督信息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刊发监督信息简报、创设监督信息内网专栏、定期召开监督信息通报会和会计监督工作座谈会等方式,不断拓展监督信息发布的形式和内容。二是尽快出台相关办法,完善现有的监督规程和细则,统一监督信息指标体系,并对事后监督信息的内容要点、信息发布形式、信息上报渠道等做出规范性要求,努力构建监督信息通报与报送的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

(本栏目责任编辑:罗晓)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优势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矮的优势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画与话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