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英美英语词汇差异*

2012-08-15 00:54宋启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歧义英美学报

宋启军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

歧义:英美英语词汇差异*

宋启军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很复杂、重要的语言现象。按照语言学的观点,歧义(ambiguity)现象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通过研究由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词汇用法的差异等方面所引起的歧义,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运用语言,与英美双方人士有效地进行交际。

英美英语;词汇差异;歧义

一、引言

17世纪以后,英语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在地理、历史、文化及社会习俗等因素影响下,英语渐渐演化为两种形式——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二者虽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形式,但在很多细节上存在差异。正因为如此,人们可能会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一些误解和障碍即理解、交流存在歧义。只有掌握了二者差异,才能顺利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

所谓美国英语,是英格兰一批清教徒,于16世纪末带到北美大陆的,这成为美国英语的起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存在差异,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美国社会的包容性,使语言有了创新。在众多民族融合的情况下,美国英语吸收了大量新语汇,从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并逐渐与英国英语分离开来。其二,美国国力的扩展性使美国英语得到了认可。近一百年来,美国在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迅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美国英语也随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与英国英语形成对峙,开始为人们认同并接受。本文将论述由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词汇用法的差异等所引起的歧义。

二、歧义的界定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很复杂、重要的语言现象。按照语言学的观点,歧义(ambiguity)现象属于语义学研究的范畴。歧义的概念在语言界众说不一。美国语言学家Elizabeth ClossTraugott和Mary Louise Pratt在其《语言学》(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Literature)著作中对歧义作如下定义:歧义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意义。Lyons认为,英语中有许多可接受的语言形式意义不明确,它们能有两种或更多的解释。语言学家Leech则认为,歧义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识意义。语言学家凯普兰·亚伯拉罕(Kaplan,Abraham)(1950)在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n Ambiguity and Context中对歧义作了如下的概括:“歧义是语言诊断学中的感冒症状。逻辑学家认为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是导致谬误推理的常因。宣传和公众舆论学家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歧义是有效交流思想的巨大障碍。甚至在科学界,也未完全摆脱对关键词模糊含义的字句之争。”尽管语言学家对歧义的解释有别,但都有共同之处:歧义是有一个以上的意义的语言现象。由此释义可推导为:歧义是一种在语言形式上是正确的,即合乎语法和逻辑的语句,而在其句意上则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是在语境不够明确或是语法结构不确定的情况下产生的理解失误(failure),而不是错误(error)。关于歧义现象的产生,Elizabeth ClossTraugott和Mary Louise Pratt解释道:“因为表达法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一致关系,所以语言中有歧义现象。”语言的歧义现象是指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现象。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凯斯和荷勃(Joseph F.Kess&Ronald A.Hoppe)在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们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书中还引用了Zwicky和Dannel提供的歧义例证:My sister is the American consul in Robat.(sister:young elder sister)并说:“…vagueness is omnipresent,found in every sentence.”(语义含糊无处不有,句句都可找到)

三、歧义:英美英语词汇用法的差异

在进行英美英语词汇差异比较时,了解下面几点是十分重要的(张万义,2001:71):第一,尽管在英美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差异,但普通核心词汇和实质上通用的大量科学技术词汇是完全一致的;第二,所谓词汇差异主要存在于口语中,书面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第三,对于非本族语的外国学生,即便是本族语的学生,在使用英语时也很难做到“纯正”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混在一起用。英美英语词汇差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没有对等相似词的;同一词汇,不同含义;相同概念,不同表达。

1.同一个词由于含义不同而引起理解上的歧义

就用词方面来说,由于某些词语在两国英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而引起理解上的歧义。

例1 Would you like to eat some crackers.

这句话如果是问英国人,会使他们瞠目不知所答,因为cracker在英国英语里意为“爆竹”,而在美国英语里意为“饼干”。

例2 I’m so glad to see so many homely faces here.

同样,这句话要是让美国人听了会使他们感到愤然。因为homely在英国英语里为“朴实的”、“亲切的”;而在美国英语里为“不好看的”。guy在美国英语可指“任何普通人”,而在英国英语中则指“古怪荒诞的人”。由此可见,词汇歧义是由词的“多义”或“异义”造成的。

例3 We will table the motion.

我们要把这项议案搁起来。(美国英语)

我们是要把这项议案列入日程的。(英国英语)

例4 We felt sure they would arrive in time.

句中in time在英美语言中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英语中in time释义为“迟早”(sooner or later)或“最终”(eventually)。因此,翻译为:我们肯定他们迟早会到的(We felt sure they would arrive sooner or later.)。英国英语中in time释义为“及时”(early enough)或“过些时候”(after some time),因而译为:我们肯定他们会及时到的(We felt sure they would arrive early enough.)。

例5 The project will cost a billion dollars.

句中的billion一词在美国表示“十亿”,而在英国则表示“万亿”。

例6 Harvard’s faculty led all the rest in this demand“For a Federal Force in Shelma”.

例7 But London University comprising of…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he teaching faculties of various hospitals is in many ways exceptional.

例6和例7中出现的faculty一词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都是常见的,常常表“能力”、“本领”、“权力”、“权威”等。但是这个词在英美英语中又各具特有意义:在例(6)中faculty作“全体教员”(teaching staff)解释,而在例(7)中faculty的含义是英国英语才有的意思:“大学里的学院或学校”(university school or college)。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calico在英国专指“白布”,而美国指“印花布”;corn在英国泛指“谷物”,而在美国专指“玉蜀黍”;美国人的overall指一种宽松的工作裤,而英国人却用overall表示与皮靴相配的紧身裤;英国英语中的dodger指“滑头滑脑、长于行骗的人”,美国英语中同样这个词却表示“玉米饼”或“小传单”;cranberry一词在英、美英语中都用来指“酸果蔓类果实”,但是,美国的cranberry要比英国的cranberry大一倍;ship是英语中常用的词,它所表达的“船”、“装船”、“安装桅杆”、“雇水手”等观念已经为英、美人所熟知,但是,英国人还用它表示“海运”(convey by sea),而美国人可以以ship泛指任何形式的运送,不论是海路还是陆路,火车还是轮船(convey by any transport:marine,railroad,motor vehicle,ect.)。对于这些词,如果没有上下文指明,这种词义差别对读者或听话人都很容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

2.相同概念而表达不同引起的歧义

例8 NO GAS TODAT!

句中的gas一词,对美国人来说通常是指“汽油”(gasoline一词的简称),也可指“煤气”。在美国,如果加油站(gas station)暂时没有汽油供应,就会挂出“NO GAS TODAT!”的告示牌。对英国人来说,gas通常指“煤气”,而把“汽油”称为petrol(全称是petroleum)。请看以下的例子:

“人行道”美国用sidewalk,英国用pavement;“影片”英国用film,美国用movie;“电梯”英国用lift,美国用elevator;“罐头”英国用tin,美国用can;“寄信”英国用post,美国用mail;“铁道”英国用railway,美国用railroad;“公用电话亭”英国用call box,美国用telephone booth;“消声器”英国用silencer,美国用muffler。

3.英、美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因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用法不同而引起的歧义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某些词语的习惯用法方面不尽相同,有时也会引起歧义。

例9 The Smiths live on the third floor.

句中the third floor在英国英语中指四楼,在美国英语中指三楼。

英国人和美国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某月某日的时候,其表达习惯不同,例如:1/10按英国习惯应为October(the)first,按美国习惯则为January(the)tenth。这种表达习惯的不同也会引起歧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0 At the end of World WarⅡ,a young American solider met a beautiful English girl in London and they fell madly in love.The American solider had to return to the States with his unit,but a few months later,the girl received a letter from him.In it,he asked her to meet him at Victoria Station at a certain time and date.On the seventh of May at 9 a.m.she was at the station,but although she waited all day,he never appeared.On July 5th,the American arrived at the station,but the girl was nowhere to be seen.

例10中的这一对恋人为什么没能如期的见面呢?原因何在?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一对恋人各自对于7/5这一时间的表达方式的不同理解所引起的歧义。这位英国女孩按英国英语的表达习惯来理解7/5为五月七日,故她就在那一天如期而赴约;而美国的这位战士却按美国的表达习惯来约定会面的时间七月五日。

4.英国习语/美国习语

就习语歧义而言,英美方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邱述德,1998:167):一种情况是一个习语得到两种方言得认同,但仍然保留方言得语体色彩;另一种情况是一个习语在两种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11“How are they purchased?”

“On time,just like an automobile.It’s like paying rent.”

A.“这些东西是怎么买的?”

“就像买汽车那样在指定时间买的,像是交租金。”(美、英)

B.“这些东西是怎么买的?”

“就像买汽车一样,分期付款。”(美)

on time一语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都有“准时、在指定时间”的意思。但是美国英语另作“分期付款”解(英国英语:in installments),所以触发了歧义。

四、结束语

只要美国和英国还存在着环境、机构和各种条件的差异,那么英美英语就不可能完全一样。然而,英美英语的结构一直在发展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这种趋势。歧义是人类语言的自然资源,人们的思维是多样性的,而用于表达思维的符号却是有限的,这必然出现符号的重复性,即用相同的符号表达不同的概念而导致歧义。歧义可能妨碍人们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只有了解歧义现象,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并准确地运用语言。对一个非本族语言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最好能够接受英美英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了解其差异,有效地和英美双方人士交流。

[1]樊林.浅谈英语歧义句的应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方霞.如何运用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英、美英语的差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彭娜.英语歧义及其语用效果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5]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苏叶兰.常见的英语歧义现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1).

[7]王绍斌.英语歧义句浅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8]杨华.英语歧义探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9]张莉.浅谈英美英语的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0]张万义.英美英语差异概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

[11]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第三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周健.试论英语歧义的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

H03

A

1006-5342(2012)05-0056-03

2011-12-13

猜你喜欢
歧义英美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eUCP条款歧义剖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English Jokes: Homonyms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