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2-08-15 00:54汪庆波柴伟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队形篮球群体

汪庆波,柴伟丽

(漳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汪庆波,柴伟丽

(漳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采用文献查阅法、经验总结等方法探讨了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对于技术动作的讲解上升到理性的分析;需要教师发挥队形,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骨干”的作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需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付出,还要在课后付出.

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

引 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追求的主题[1].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质量问题提出质疑的情况下,高校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质量,影响着大学生能否顺利融入社会,能否顺利就业.因此,高校教师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保证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篮球普修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已有一定的历史,在如何提高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问题上,课程教师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篮球知识,运用计算机3D技术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等等.但大多从教学环境、教学辅助手段的开发利用等角度探讨提高篮球普修的教学质量,而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研究却逐渐减少.笔者认为,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条件下,更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篮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去探讨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质量的含义

教学质量是教育学、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关于教学质量的含义这些著作中却没有系统的论述.王利在其硕士毕业论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与分析》中对教学质量的含义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认为,教学质量就是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是师生通过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所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程度[2].笔者赞同此观点,分析后认为篮球教学质量就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付出下,学生篮球知识的习得程度,包括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技术动作,侧重于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篮球技术动作的习得.要补充的是,欲达成篮球学习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与学生的共同付出,还需要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义务付出和密切关注.

2 提高篮球普修教学质量要注意的问题

2.1 在示范正确的基础上注重讲解

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最为传统、最为有效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在面对大学生时要有所升华.对于大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不能像教小学生那样“照葫芦画瓢”,而是要上升到理论分析的层面上,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分析技术动作的原理、结构及要素,有些动作的细节要结合实战运用去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才能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分析讲解清楚后还要对动作做法进行总结,尽量提炼为“口令化”的语言,“口令化”的语言不仅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也便于学生记住动作的要点,更方便于学生用这些“口令化”的语言去指导自己的动作练习.如对于复杂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就可以用“蹬伸——抬大臂——伸小臂——曲腕——食指中指拨球”这种“口令化”的语言指导学生练习.

2.2 组织好队形

纵观军事训练、作战,都要求士兵保持较好的队形或阵型,由此可以看出,队形对于提高士兵训练效率,提高长官指挥效率,保持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理,在篮球普修教学过程中,队形对于提高学生练习效率,提高教师管理能力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队形可以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可以密切课的结构,加大作业密度[3].笔者认为,在篮球普修教学中,分配组织好队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提高了学生练习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了练习的质量.在保持好队形的基础上,练习小组的人员分配要科学,如在练习全场往返障碍运球上篮时,每组的前两个尽量安排技术动作较好的学生或者是班级的“骨干”,他们在练习时可以给后面的同学起到示范作用;练习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要合理,既要防止后面练习者轻松追上前面的而出现“扎堆”,也要给前面练习者有所压力而迫使他认真练习;设计好每队的人数,在练习时能保证较合理的次(组)间间歇时间,从而保证了单次(组)练习的质量,提高了练习的科学性.

2.3 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著名企业家维克多·席勒通过大量调查,获得的结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没有效率是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4]这一结论告诉我们,现代社会要求现代人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在篮球普修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学生强调“效率意识”——“不做则已,要做就认真做好”,要让学生明白,同样是一次练习,认真做一次与敷衍做一次,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若是为了完成练习的数量而进行敷衍,单次练习的质量不高,对机体产生的刺激深度达不到,从而严重影响了练习的效果.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要运用训练学的知识告诉学生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合理休息后,认认真真做好每一次的练习.如在练习全场往返背后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后转身运球这三种基本运球时,认真做与不认真做的结果就是各个动作的技术规格、动作幅度、动作速率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在进行实战时差别就更加明显了.

2.4 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强化的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篮球普修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练习技术动作时学会了技术动作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强化的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发现错误动作时要多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帮学生分析,正确动作也要帮助学生强化.如在练习单手肩上投篮时,方向正确了球却没中,是发力的原因?还是弧度的原因?还是手腕不柔和的原因等等.在快速上篮时,球也没中,是什么原因?这些多帮助学生自己去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悟出里面的要点了,那些细腻的技术动作才会掌握.运用启发诱导式的方法帮学生分析纠正技术动作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记忆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运动智能.较高的运动智能对于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学会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强化的能力,教学质量自然就容易提高了.

2.5 注重反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反馈可以体现出教学的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了教学反馈才能知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哪些出入,才能知道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有了反馈,教师才会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改进.这里所说的教学反馈更多是指教师要善于采用学生反馈提出的合理改进建议和方法.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在篮球普修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时候不一定是最优化的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法练习某个内容效果不佳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有效的方法就更有必要了.当与学生共同设计的练习方法有效果时,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这个练习之中,练习的质量自然很高,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如在进行罚球练习时,学生认为一个人连续投10次的效果好于一人一次轮流进行,学生认为可以很好地把握手感,当采用学生的建议后,学生进行此练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2.6 发挥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功能,突出非正式群体“骨干”的作用

任何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时就会促进组织的正向发展.在篮球普修教学过程中,分组练习中采用自由组合形式,学生大多会自然而然组合成非正式群体,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非正式群体的功能,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交流机会,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课内、外的结合,从而加速了教学进程和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因教师少、学生多指导不周的缺陷.实践表明,这种组织形式切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篮球运动特点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5].笔者观察发现这些非正式群体中都有自己的“骨干”,这些“骨干”在对群体成员进行“领导”的同时,群体成员也会模仿“骨干”的技术动作,尤其是在课余练习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骨干”,重点辅导他们的技术动作,并要发挥“骨干”对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作用.

2.7 关注学生课余练习,观看学生课余比赛

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课堂上是不够的,也需要课后的关注.传统的篮球普修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上的付出,而忽视了课后的付出,篮球技术的习得需要学生课后的努力付出,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对他们进行义务补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倍加珍惜课余的练习时间,有利于其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通过观看学生的比赛对于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这一点对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非常重要.观看学生的比赛,观察他做的好的方面,做的差的方面,这样才知道学生需要篮球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比赛结束后的第一次课帮助学生分析在比赛中的表现,并以他自身的体会去帮助大家提高(参加比赛的大多是班级里面篮球打的较好的,是班级的“骨干”,他们的体会能起到带动示范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好、掌握好篮球技术动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课后更加勤奋地学习技术动作.观看比赛后的迅速指导,对于学生篮球意识的提高更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抢到篮板球后总是习惯性的拍一下,平时在给他们分析这样做不合理时,他们总是意识不到,若通过观看他们的比赛发现后,马上就进行分析纠正就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小结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突出人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篮球普修教学过程中,面对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大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对于技术动作的讲解要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需要教师发挥队形,班级非正式群体和班级“骨干”的作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需要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付出,还要在课后付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1]吴秋凤,杨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31 ~34.

[2]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3]谈仲奇.队形在体育课教学组织中的运用[J].体育与科学,1981,(4):37 ~38.

[4]陈希,陈逢明.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效率意识[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86~89.

[5]金一平.非正式群体对篮球教学效果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3,10(2):81 ~83.

G807

A

1006-5342(2012)06-0067-02

2012-02-10

猜你喜欢
队形篮球群体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过了把篮球瘾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