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血压监测研究概述1)

2012-08-15 00:50陈方蕾张佩雯
护理研究 2012年34期
关键词:测血压血压计血压

陈方蕾,张佩雯

家庭血压监测研究概述1)

陈方蕾,张佩雯

介绍了家庭血压监测的定义、家庭血压监测的不足与优势;主要综述了家庭血压监测的方法及国内外应用情况,提出了家庭血压监测建议。

高血压;家庭血压监测;监测方法;应用

高血压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2亿人,高血压发病率已达11.2%,并呈上升趋势[1],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在40%以上。我国高血压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低知晓率(30.2%)、低治疗率(24.7%)、低控制率(6.1%)[2,3]的“三高三低”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提高全民健康防病意识,在家庭中自我血压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家庭血压监测的定义

目前评价血压主要有3种方法: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自我血压测量(blood pressure self-measurement)简称自测血压,通常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又称为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若应用恰当,可提供更为准确的血压记录[4,5]。一般情况下,家庭自测血压的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 Hg(1 mm Hg=0.133 k Pa),相当于诊所血压的140/90 mm Hg。非同日多次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 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1,6]。

2 家庭血压监测的不足与优势

2.1 其他测压方法的不足 传统上高血压病诊治以门诊血压测定为基础,但诊所偶测血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体位、药物和测量时的状态或技术等,而且临床上有相当多的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时并无明显不适或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为明显,因此,动态监测血压就显得更为必要。24 h动态血压监测也存在不少缺点:耗时多,费用高,操作不便[7],监测过程中频繁测压会给病人带来精神因素的影响,使动态血压监测测量值不能够反映病人平常血压的真实水平,目前尚不能取代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压。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

2.2 家庭血压监测的优势 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更好的预测因子[8]。自我血压监测的病人血压控制理想,心血管危险分层多为低危,而非监测病人血压控制不理想,心血管危险分层多为高危和很高危[9];持续的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10,11],可以更准确反映血压波动情况;家庭血压监测简易方便,便于操作,可节省外出的时间和费用,可避免排队、挂号、候诊等不便,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3,12]和参与意识;另外,病人在家中自测血压,会增加病人所接触人群偶然测血压机会,而病人有血缘关系亲属患高血压几率较正常人群大,偶测血压机会的增加促使相关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增加,早发现、早治疗可给病人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益处。

3 家庭血压监测的方法

家庭血压监测更要强调准确的测量方法,否则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此数据更易误导。

3.1 适用对象 有些过于紧张的病人在测得血压过高时,情绪变得焦虑,往往再测1次。越是烦躁紧张,测得的血压越高,陷入恶性循环。还有的病人即便测得的血压不高,却总是担心血压会变高,1 d内需多次自测血压,出现“血压不安症”[13]。因此,家庭血压监测切忌“矫枉过正”,要因人而异。对精神抑郁或焦虑、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病人,不建议自测血压。心房颤动、频发心律失常、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会影响血压测量值的真实性,这些病人也不推荐使用家庭血压监测。

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家庭血压监测适用对象是:可疑“白大衣”高血压、可疑隐蔽性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指导、老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预测高血压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1]。

3.2 监测方法 家庭血压监测可以在一段时间中多次测量血压,能反映真实血压水平。可按以下3个不同时期进行测量:初期,连续测量7 d,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测量1次。国内研究[5,14,15]一般采取每天06:00~09:00间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晚间18:00~21:00间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计算时去除第1天血压测量值,仅计算后6 d血压平均值,即记录12个读数,取其平均值,评价病人血压水平,作为治疗参考;治疗期,根据第1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改变治疗,则连续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评估疗效;随访期,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建议每周自测血压1 d。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大,或病人依从性差,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每天早晚各测1次,或每周自测几次。特殊情况:如要鉴别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建议每天自测血压早晚各1次,连续测量2周~4周。要了解24 h血压波动变化,可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06:00~08: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各测1次。连续自测2周~4周。长期观察: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次,早、晚各1次,共12周[1]。血压的测量要求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 min,在测量前30 min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以使血压测量时保持在一个中性环境。

3.3 监测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英国欧盟及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都主张使用上臂式(即袖带绑在上臂的)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血压计一样准确、可靠,一般使用半年至1年用水银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进行核对,以了解其准确性[1,16]。

4 国内外家庭血压监测应用情况

4.1 家庭血压监测目前已在国外广泛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和世界高血压联盟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已先后在防治准则中建议和提倡应用[17,18]。美国高血压病人能够得到足够血压控制的不足40%。Hayden等[19]对63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并做了为期2年的追踪观察研究。通过盲法随机分组,每组病人可接受:①常规护理;②通过电话,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个性化行为干预;③每周3次持续性血压监测或者;④采取以上两种措施联合干预。结果干预组相对于常规护理组,血压控制有了明显改善,电话干预组4.3%、家庭血压监测组7.6%、联合干预组11.0%。家庭血压监测联合护士电话干预在有效血压控制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家庭血压监测为高血压的诊断、监测和控制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血压监测一般由病人和家属在家里完成,Michael等[20]研究发现,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家庭血压监测数值大多被记录在小纸条上,零散的交给医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资料,数据不易留存,制约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效用的发挥。

4.2 家庭血压监测国内至今仍缺乏重视 目前我国在一些社区也开展了家庭血压监测研究[21],但普遍存在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计持有率及有效使用率低,对高血压监测与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俞伟珍等[22]采用电话询问方式了解500例高血压病病人血压计持有情况,发现血压计持有率仅占15.6%;78例血压计持有者中仅10例在测量频率、测量时段、测量方法、血压及服药记录情况、定期血压计质控检测方面符合要求,占持有者的13.0%。

4.3 影响国内高血压病人家庭血压监测的因素

4.3.1 病人自身原因 部分病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医院测血压比自己测血压准确,只有到医院就诊时才测量血压;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比电子血压计准确,使用水银柱血压测量时无法独立完成,不能做到连续监测血压;自觉症状轻没有意识到需要监测血压;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控制好血压,不需要血压监测;有不适症状才需测量血压,平时不需要监测血压[23,24]。因此,部分病人即使持有血压计,利用率也很低,较难了解和掌握血压动态和用药疗效。还有一些病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不识字,他们对疾病的各种宣传知识和指导资料看不懂,或接受能力差;另外,由于生活环境和空间的限制,知识来源受限,所以根本不知道高血压监测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也不知道高血压疾病需要病人自我管理来配合医生的治疗[25]。还有一部分老年病人听力差,视觉不好,立式血压计使用起来困难[26]。

4.3.2 健康教育投入不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经济能力的提高,一般家庭购置一个血压计已不成问题,但我国依然存在血压计持有率低与知晓率低的情况,这可能与我国健康教育投入不足有关,包括专业人员缺乏、教育方式粗放等问题。目前国内家庭血压计购买大多为客观需要或市场运作的作用,专业医护人员主动参与较少。虽然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学术研究,但这些课题性质的研究持续性差,缺乏专业人员对家庭血压监测人群的持续监督与关注;俞伟珍等[22,27]研究均发现,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相关知识及监测方法上知之甚少,这可能与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方式粗放有关,由于日常护理工作的繁忙和口头演说是最省时省力的指导方式,病房的健康教育工作常常停留在口头指导的方式上,不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指导,往往导致病人一知半解。

5 建议

5.1 家庭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专业教育 家庭血压监测由病人或家属完成,病人或家属必须具备正确测量血压技术和高血压基本知识,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培训,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医务人员有责任教会病人如何监测血压的同时也要教会其家属发挥家庭支持的督导作用,并对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个性化专业教育。要加强血压计基本使用方法的具体指导,详细讲明操作步骤并做好操作示范,注重细节和实际操作。向病人讲明测量血压的原理,影响血压值的因素,监测血压对高血压病人的重要性,记录血压及服药情况的重要性,血压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以达到血压的良好控制,预防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3,28]。

5.2 加强家庭血压监测研究 家庭血压监测方案目前尚无统一,我们建议在国内大力倡导家庭血压监测,并对其操作方法规范化、标准化,正常值和可靠性评定等做进一步的研究和确定,增加循证依据;加大高血压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投入;建立高血压病人健康管理档案,将家庭血压监测数值系统化存储;增大资金投入,灵活开展个性化专业教育,影响高血压病人健康信念,督促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持续性改进。

高血压病人家庭血压监测对发现、诊断、治疗高血压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使病人清楚自己的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积极参与意识,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1]胡继宏,赵连成,武阳丰.家庭自测血压的可靠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2):136-139.

[2]刘美红.高血压病人自测血压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98.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第3版)[EB/OL].[2011-11-15].WWW.cpgn.net/web/2011/0805/2148.htmI.

[4]Angela MGP,Edna CI,Wilson JF,etal.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taken by patients are similar to hom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J].Clinics,2008,63(1):43-50.

[5]唐红英,朱京慈,何海燕,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4-7.

[6]吴庆昌,周丽.诊室偶测血压与自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指导高血压治疗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7):747-748.

[7]王丽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监测与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226-227.

[8]白旭鹏,姚依群,武云涛,等.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0,2(1):17-20.

[9]王进京,石玲俐,袁慧玲,等.高血压患者自我血压监测与非监测者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康复,2003,18(3):155-156.

[10]MacDonald MB,Laing GP,Wilson MP,etal.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white-coa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treated hypertension[J].CMAJ,1999,161(3):265-269.

[11]Little P,Barnett L,Barnsley L,etal.Comparison of agreement between different measures of blood pressure in primary care and daytime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J].BMJ,2002,325(7358):254.

[12]朱大乔,毛红娟,何丹丹,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81-583.

[13]朱宁.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4):28-29.

[14]程婧,王丽姿.家庭自测血压的临床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09,16(11A):16-18.

[15]盛长生,崔艳,陈寒萼,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家庭自测血压所需天数和读数[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4):344-349.

[16]卢霓.自测血压: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应用与选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365-366.

[17]Brueren MM,Schouten HJ,de Leeuw PW,etal.A series of selfmeasurements by the patient is a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J].Br J Gen Pract,1998,48(434):1585-1589.

[18]Alexander GL,Barbara JM,Patrick TF,etal.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monitoring blood pressure of hypertensive employees at work[EB/OL].[2011-11-15].http://hyper.ahajournals.org/content/5/6/828.

[19]Hayden BB,Maren KO,Janet MG,etal.Two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hypertension control:A randomiz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9,151(10):687-695.

[20]Michael HK,Eugene B,Maria S,etal.Prevalen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home blood pressure documentation in routine clinical care:A retrospective study[J].BMC Health Serv Res,2010,10:139.

[21]赵焕军,陈晖,姜艳艳.家庭自测血压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13):54-55.

[22]俞伟珍,介丽霞,章玉珍.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计持有及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7,14(6):20-22.

[23]王惠兰,李雪红,陈赫雨.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监测的指导[J].现代护理,2006,12(2):137-139.

[24]卢文娟,韦薇.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血压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86-988.

[25]李华萍,郑翠红,曾丽华,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水平与自我管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21):75-78.

[26]韦薇,卢云娟,王慧敏.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测率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2-13.

[27]王小爱,白奇连.高血压患者自持血压计及自我监测血压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059-1060.

[28]董艳,万巧琴,肖顺贞.门诊高血压病人服药和自我监测血压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家庭护士,2008,6(1B):105-107.

Overview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study

Chen Fanglei,Zhang Peiwen(Gongli Hospital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Shanghai 200135 China)

It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shortcomings and advantage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nd it mainly reviewed the method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broad and at home,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hypertension;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monitoring methods;application

R473.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4.002

1009-6493(2012)12A-3172-03

1)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PWIxk2010-08。

陈方蕾,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张佩雯(通讯作者)单位:200135,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2011-12-29;

2012-11-16)

(本文编辑 孙玉梅)

猜你喜欢
测血压血压计血压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稳住血压过好冬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测血压时别憋尿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