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段子”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点

2012-08-15 00:42冯学民
关键词:段子内容文化

冯学民,王 珍

(1.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随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活动越来越方便快捷,人类正在跨入一个新媒体时代,但是,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在方便了传播、增强了沟通的同时也为信息环境带来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一些垃圾信息大量占据了新媒体空间,严重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亟需在各种声音、观念的冲击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的地位[1](P200-202)。而“红段子”这种新兴的文化形式的传播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弘扬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谓“红段子”,是指新媒体时代一种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主要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良言警句、幽默小品等。它以宣扬社会美德、激发生活热情、启迪美好人生为目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等特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且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一、“红段子”的文化内涵

“红段子”选取具有时代特色、代表新时代精神内涵、为普通大众所新闻乐见的内容为表达对象,为人们搭建了一个崭新的文化传播平台。

(一)“红段子”是主流文化的体现

“红段子”内容丰富多彩,有励志的、抒情的、警世的,有祝福的、关注社会生活的,也有思考人生价值的,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乘红色经典之风,行科学发展之舟,扬绿色崛起之帆,划实惠民生之桨,登幸福中国之岸”,“秋风来,现凉意;劝朋友,爱身体;被要盖,要添衣;酒要少,烟要稀;勤锻炼,远病疾;强营养,多欣喜;祝朋友,展鹏翼;全家乐,总如意”,“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曲,爱的最高境界是无私,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甜蜜,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包容,婚姻的最高境界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等,不管什么内容,这些段子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是这个时代主流文化的反映。

“红段子”主体紧扣政府工作重心和社会关注热点,带给人们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宣扬的是美德和理想,传播的是知识和文明,同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与思想上的升华,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要求,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

(二)“红段子”是平民文化的体现

“红段子”在内容上充分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体现民间的智慧,表现出鲜明的平民文化倾向。“红段子”在内容上多反映普通人的社会生活风貌,传达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广大民众的心声。“少吃盐多吃醋;少吃肉多吃素;少吃糖多水果;少坐车多步行;少生气多微笑;少忧伤多睡觉;愿你:快乐像阳光普照,幸福像微风围绕”,“酒,少喝开胃;事,多管遭罪;烟,多吸伤肺;茶,多饮火退;话,少说就对;做人,默默无闻最可贵”,“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高或低,每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怎么样,自己放调料”,这样的段子来自于生活,站在普通大众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许多“红段子”的内容还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本质,表现出一种去政治化的特点,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舒缓了人们的精神压力。

(三)“红段子”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有些内容恰恰符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增加文化积淀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红段子”表述的内容上,传统文化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对学习、生活、工作有益,符合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要求的格言警句、经典语录及励志箴言等。例如“不怕路远,就怕志短,我说不能,一事不成;我说我能,万事皆成”,“有滴水才有穿石,有小川才有大海,有硅步才有千里。不付出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流出的每一滴眼泪,都是对美好未来的灌溉。相信自己,就会成功”!

此外,“段子”本身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脱胎于传统的曲艺艺术。一般说来,曲艺段子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生活经验和处事之道,不仅幽默、诙谐、风趣,而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经常被人们引用。通过“段子”这种形式来传播先进思想,可以让大家更好地领略、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段子”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四)“红段子”是新型文化的体现

“红段子”紧扣时代脉搏,及时跟踪社会热点问题,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不失时尚气息;既富于改革创新精神,又不脱离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如这样一则段子:“男孩:想求你一件事。女孩:什么事?男孩:陪我演场戏。女孩:演什么?男孩:演我老婆,一辈子。60年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抚摸着病床上的老头子,感叹道:如果这场戏永远没有全剧终该多好。老头子:老太婆,我想求你一件事。老奶奶:什么事?老头子:下辈子,和我一起演续集好不好?”摆脱了以往说教的形式,在健康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轻松幽默的语气,这不仅是人们文化创造积极性的表现,也是人们享受新文化、传播新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继承与创新是“红段子”的精髓。编写者一方面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一方面将时尚气息注入到“红段子”之中,大胆采用时尚符号和流行元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红段子的形式特点

“红段子”以手机为主要载体,通过短信、彩信、彩铃、动漫、小说、视频等途径进行传播,表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特点。

(一)体裁灵活多样

在当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突破7亿,手机上网用户已达到近2亿。他们利用手机的短信、彩铃、彩信、视频、动漫以及E-mail和QQ等丰富多彩的手段和形式,来传播知识、传系情感、传送理想、传承文明,宣扬社会美德,激发生活热情[2](P95-97)。

从体裁上看,“红段子”包括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既有生动的文字、精彩的图片,也有活泼的声音、丰富的多媒体影像,但其中最多的还是文字形式。“红段子”可以运用诗词、歌词、戏剧、对联、民谣、童谣、方言、土语、顺口溜、三句半等多种文体语言来表达,并且可以独特、奇妙、幽默、别出心裁地把这些文体运用得淋漓尽致。如:“迎党诞《诗》风豪迈,颂党绩《书》写华章,展文明《礼》仪之邦,庆盛世其《乐》无边,知和谐来之不《易》,愿中国创辉煌续写《春秋》”将5部儒家经典巧妙地嵌入段子中。再如“上联:二一中共开新章,下联:九十华诞铸辉煌。横批:党旗飘扬”。巧妙使用对联,将数字嵌入其中,言简意赅,使人回味无穷。

(二)语言丰富多彩

为了把普通百姓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思想、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红段子”的创作者精心选择符合普通民众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大胆突破传统的语言规范,推陈出新,使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仿拟、谐音等各种修辞方式。或直抒胸臆,或娓娓道来,时而优美,时而诙谐,读起来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创作者还根据自己的喜好大胆进行创新,如“走进‘添安门’,天涯海角人平安。登上‘常成’,事业红火常成功。金秋十月,‘枫’情无限秋斑斓,‘蜜’云秋水透心甜。四处把景观,愿你心情更灿烂”就成功地使用了谐音的手法;“与云相随,是风的幸福;与树相依,是叶的幸福;与花相恋,是蝶的幸福;与你相守,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则运用了“兴”的表达方式,使段子显得典雅、流畅、优美。

(三)交互性的表达方式

“红段子”和新媒体时代其他文化形式相比,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老百姓不仅可以享受这种文化,还可以亲手去创造文化,体现了其来自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交互性特点。

“红段子”鼓励老百姓自己动手创作,普通大众可以就时事热点、生活经验、感情困惑等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把这种观点传播出去供人欣赏或评判,出现了“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的现象。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有人对段子加以改编和润色,使之最后成为经典作品。老百姓通过“红段子”就社会热点问题和事件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心声,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3]。

总之,“红段子”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附着在媒介载体上,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信息传播方式传递着主流文化、平民文化、民族文化和新型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智慧、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新时代文化的代表。

[1]谢麟振,倪健中.“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匡文波.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祁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红段子”——表征、结构与文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48-49.

猜你喜欢
段子内容文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谁远谁近?
主要内容
段子来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