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2012-08-15 00:42高宏涛
关键词:卫灵公小人君子

高宏涛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北 沧州061001)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常对他人的人格与修养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或赞某人为“君子”,或贬某人为“小人”。在当代人的理想人格期待中,人们仰慕君子心态、君子情怀与君子风度。中国历史上关于“君子”“小人”的最早系统论述恐怕要追溯到孔子。那么在孔子的思想和观念里,什么样的人堪称“君子”,君子有什么样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他们有什么样的情怀与关注?从《论语》中可以比较完整地把握孔子所“设计”的君子形象。

一、君子之德

孔子认为,道德是君子最本质的特征,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德守道,如孔子谈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1]。这里的“道”指正当的方法。君子无论是对富贵的获得还是对贫贱的摆脱,都要坚持正义性或正当性,即要守道。“仁”是孔子道德体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范畴与原则。君子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在颠沛之时,都不能违反“仁”,也就是不能够违背道德原则。可见,道德之于君子的重要性和标志性。

在孔子看来,君子无疑是社会道德理想的崇拜者和虔诚的践行者。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的一系列对比来突出君子的道德情操,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1]。君子关注和牵挂的是社会道德与法制,而小人关注的是狭隘的乡土与私人的恩惠。君子通“仁”达“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即“上达”,因而便具有超越常人的道德意志力。在《卫灵公》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次,孔子被困在陈国,粮食断绝了。跟随的人都饿病了,有的都爬不起床了。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是小人一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当饥饿危及到人的生命的时候,子路对君子人格的现实性提出了疑问,然而孔子却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人格分野也就在此表现出来。在极端的困境中,君子依然能够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正是在道德意志的支撑下才不至于像小人那样胡作非为起来。

可是,孔子作为历史上“中国第一位教师”[2],并不认为君子作为社会道德典范,是一蹴而就的,他认为君子是一步步学习,一点点修为而逐渐成长并成熟起来的。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既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广博的学问知识,尤其是在古人知识面狭窄的情况下,孔子更强调君子的博学多识。他说:“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君子不器”(《为政》)[1]。“器”就是器皿,意思是说君子应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博学多能,而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特定的用途。学文与修德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在道德上,君子都要学习,要有取有弃,取之高尚,弃之鄙陋,这样君子人格才日臻完美,才配得上君子的名号。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1],为了避免饮恨九泉,孔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1]。君子人格并非先天的,他也有不足和缺陷,但君子又是谦虚而坦诚的,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他不掩盖过错并及时改正,这样君子才是真正的好学之士,君子也才成其为君子。

君子如此博学而崇德,并非一种单纯的自我内在修养,君子修养的目的是利他的。其“修”在于“行”,其“行”在于向社会传播他的“德”,以及由“德”而产生的“惠”。诚如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1],君子修养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敬,使周围的人们和百姓都安乐。

若想真正使周围的人们和百姓能够安乐,君子绝不能做道德空想主义者,必须在社会现实中发挥才能,践行其道德主张。君子要德才兼备,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任务是两个:一是展示才华;二是体现道德。正如孔子所言:“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1],君子并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忧虑自己没有才能,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才算“有能”,才能把实际问题解决好?孔子谈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1]。这是说,君子的才干表现在通达权变上,君子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开放的,做事不拘泥于成规,不认为做事情有固定的程式和方法。孔子也许在不经意间为君子提供了一条时至今日仍然行之有效的方法,君子应该毫不保守,毫不迂腐,是实干家,在实干中体现的道德情操同样是卓越的。孔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1]。这里孔子又拿君子与小人作对比,君子因其道德修养而宽容平易,善与人处,但工作态度却是严肃认真的,他的“易”与“善”是有原则的,是以公平与正义为底线的。君子能把私情与公事严格区分开来,在用人标准上坚持唯才不唯情,君子既不会因一己之好而任用庸才,也不因一己之恶而废弃良才,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1]。

君子在做事、用人上坚持公平和正义,在自己利益的获得上考虑正当性。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有9种思虑和顾及,其中之一便是“见得思义”(《季氏》)[1],“义”就是适宜、恰当,也就是道德上的正义与正当。当既得利益在眼前时,君子并不是急于将“得”收之囊中而后快,而是首先按照道德要求去思考,我之将得是否合乎道德。

总之,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才干中修道,在道德中展才,而这一切的核心便是“道德”。

二、君子之风

君子内在的道德气质与文化修养必然表现为外在的君子风度。君子风度概括起来大致分为3个方面:宽厚、礼让和谦逊,这三者的形成还有共同的基础——君子心态。君子胸怀坦荡,心气平和,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坦荡荡”(《述而》)[1],正是因为君子心胸旷达,才具有宽厚、礼让和谦逊的风度。

孔子通过与小人的对比来突显君子的宽厚,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1]。君子是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的。君子宽厚而能容人,既能容异己之人,又能纳异己之事,因此,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子路》),“周而不比”(《为政》),“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1]。君子的宽容与大度,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又是一种自尊。君子自己也知道君子是难为的,既要有无尚之德,又要有无量之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并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君子是明智而聪慧的,所以他只“求诸己”并不“求诸人”。君子能与人持不同意见而又能和睦相处;能团结周围人而不与人勾结暗中捣鬼;能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忍看到别人的厄难;所以君子是宽厚的,又是善良的。

君子的宽厚使他“矜而不争”(《卫灵公》),这里君子不争的多是财物和利益,因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1]。这也并不排斥君子进行竞技比赛,而正是竞技更能体现出君子的礼让之风,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1],这就是君子之争:他们争前也礼让,争后也和气,得失也平衡,输赢也风度,只有君子才会如此大气。

君子的谦逊一方面表现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不耻下问”(《公冶长》),“见贤思齐”(《里仁》)[1],这些表现出君子对待学习是认真的,除了自己努力刻苦,还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另一方面也突出地表现在其言行一致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1]。君子是很有才华的,做事快捷而有效,但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实际行为,而丝毫没有张扬显摆的心态;君子忌讳一件事没有做就已经说出来,如果言过其实,君子是以此为耻的。这种在言行关系上的谦逊之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至今,仍然是中国人品评人格的重要标准。

君子人格中的宽厚、礼让和谦逊之风并非孤立地表现,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既源于君子人格中良好的道德修养,又体现出君子平和的气质心态。

总之,孔子思想中的君子人格应该是这样的:他庄重威严,好学审慎;其德高,其才华,其坦诚,其善良;他既不虚荣,又不鄙俗;他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和实际责任,他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傲然的,又是随和的;是严谨的,又是鲜活而富于生命的。所有这些都向人们阐释了现代人崇尚君子风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振刚.智者的叮咛[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5]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猜你喜欢
卫灵公小人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弥子瑕是对是错?
指印小人来了
君子无所争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有君子之道四焉
木勺小人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