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与执政经验的若干思考

2012-08-15 00:43谢嘉梁胡祖凤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硕士经验中国共产党

谢嘉梁,胡祖凤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思考

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现状述评

近年来,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问题,国内学术理论界从多维视角展开了深入探讨。其中,一些研究生论文尤其值得重点关注,主要包括:湖南师范大学汪涛博士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王斌硕士的《从概念变化看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肖瑞华硕士的《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胡志远硕士的《中共执政理念与实践的宪政之维》(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赵旭硕士的《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创新问题探究》(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方建敏硕士的《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阎占芳硕士的《“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2007年)、河北师范大学杨凤明硕士的《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轨迹》(2005年)、中山大学袁冰莉硕士的《新执政理念下的政策执行: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的个案研究》(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陈国栋硕士的《政党执政理念与执政环境互动关系研究:以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为例》(200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周杜娟硕士的《论澳大利亚工党在私有化转型过程中执政理念的冲突与共容》(2003年)、中南大学邱建明硕士的《论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理念、主体、制度》(2005年)、吉林大学单伟硕士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2005年)。此外,发表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也有100多篇。实事求是地说,上述论文为深入开展中共执政理念研究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共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确立的理想与目标以及蕴涵其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升华,是顺应时代潮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宝贵结晶。”[1]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有利于科学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党的执政实践;有利于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从纵横双向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作出深度解读。从历史的纵向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可以大致区分为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理念和全面执政时期的执政理念;从现实的横向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可以具体化为中共执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科技、外交理念,等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的根本执政理念。“这一理念既继承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化与发展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历史过程”[2]2-3,相应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也经历了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理念到解放后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理念的演化与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化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因应执政条件与执政形势的深刻变化而不断调适执政目标,以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大致说来,这一历程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是:第一,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必须紧密联系时代主题与发展实际;第二,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政治智慧;第三,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必须以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第四,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第五,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思想路线。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重视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今后学术理论界需要奋力而且必将大有可为的重点领域。

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思考

著名学者、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著文深刻指出:“依据党执政的全部历史过程及其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党的执政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条:一是根据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漫长实践,我们认识到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执政,其基本经验是重视民心、民主、民生;二是根据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党的全国执政的成功实践,我们认识到党之所以能够巩固政权,其基本经验是善于统筹兼顾;三是根据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执政实践,我们认识到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最根本的是要抓好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从自在执政走向自觉执政;四是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实践,我们认识到要按照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自觉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重大关系;五是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3]16-19

透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执政历史,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的基本经验是:第一,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共实现科学执政的前提;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中共实现科学执政的基础;第三,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中共实现科学执政的保障;第四,坚决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共实现科学执政的关键;第五,深刻总结与汲取中外政党的执政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政党执政规律,是中共实现科学执政的重要条件。

上述基本经验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历程与执政实践的规律性认识的高度抽象与理论提升,必须高度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加以坚持,并在今后的执政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发展[4]35-36。

[1]虞云耀.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性进步——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J].求是,2012(13).

[2]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J].决策与信息,2011(7).

[4]胡祖凤.建党90年来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5]李小三.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的历程和经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6):49-54.

[6]胡祖凤.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述略[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2(6):50-51.

[7]谢嘉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论纲[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28.

[8]谢嘉梁,廖芳玲.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综述[J].体制改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6(11):1-7.

[9]胡祖凤,谢嘉梁.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特征及创新经验探析——兼论深化后续学理研究的若干重要思路[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2(2):31-33.

[10]谢嘉梁,胡祖凤.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基于多维视角的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4-5.

猜你喜欢
硕士经验中国共产党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