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宽容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2012-08-15 00:43李文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限度秩序价值观

李文娟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亨利·基辛格认为:“大国间的均势和国家安全等传统国际事务问题已无法指明我们面临的危险或未来的前景……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1]20。相应的全球问题也日益增多,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组织增多,表明了国际合作这一趋势。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今站后世界,人类历史第一次全球政治成了多级和多文明的政治”[2]21。尽管他把文明之间冲突极端化,但现实中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由于文化不同而确实存在的“不认同”,的确给国际合作带来负面影响。基于此方面分歧,有必要认真对待文化宽容这一文化心态。

一、文化宽容、国际合作的含义和溯源

(一)文化宽容

首先我们要理解宽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出:宽容是指一个行为个体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3]31。科恩则认为,宽容是一种行为,它是指“在多样性的环境中,行动者有少量去干涉而不去干涉敌对的他者及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原则的克待他者的一种态度。与此相应的文化宽容就是指对人们处理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的文化心态。不同文化主体虽然有各自目的,但他们并不希望整个文化交流活动杂乱无章。他们愿意使文化纳入正常秩序范围内,这种正常的秩序范围就构成了文化宽容存在的必然性。

总之,文化宽容要求我们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中,不只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要秉着兼容统一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要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然后相互理解相互认知达到和谐。文化宽容就此产生。

(二)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实际上就是一体化问题,就是多个主体在同一问题上统一协调的状态。国际合作可以认为是不同国家的政治行为体,或者一部分个人或组织在某一领域内由共同体制度约束和一种成功的实践感,从而形成的一种长期或是暂时的相互依赖的行为。

国际合作和一体化理论是对国家在一个权力分散的环境中的行为做出解释。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政治等相互关联十分紧密的环境中,国家面临着许多靠单个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人们也认为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了进行合作的需求。在这些功能领域中,民族国家无法依靠单边手段解决问题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各国对实现合作产生了兴趣,希望通过合作为共同面临的问题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换言之,当合作行为带来的收益超过单独行动的收益,国际合作理所当然产生了。

二、文化宽容对当今国际合作的影响

(一)文化宽容作为一种国际秩序准则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人们在国际交流中会发生冲突,但从来没有因为矛盾而减少合作,而是愈来愈频繁。这说明人们之间存在着公认价值利益观。在国际合作中奥伊等人认为,在机制上是要使国际合作制度化,使之有助于加强国家间互相作用,世界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国家间完全缺乏联系、组织和合作,而是目前的国际合作过于松散[4]820。他们强调,以“互惠”原则开展有条件的合作才是最佳选择,同时还指出国际机制不是取代“互惠”原则,而是强化“互惠”原则,使之制度化[5]60。以上所论,无论是利益的一致性或是互惠原则,都必须秉承在一种的秩序范围才能拥有彼此合作的先决条件[6]178。这一条件若是将文化宽容作为合作前提的秩序原则将无疑缓和利益冲突的气氛,使得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色彩的合作也因文化因素的渗入带有人文精神。随着现代国际制度的发展,文化宽容成为国际秩序准则的组成部分,成为对理性社会膨胀之后必要的反拨和纠正。这种内含文化宽容的国际秩序必然促进国际合作秩序民主化发展。

(二)文化宽容作为一种价值观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文化宽容作为一种价值观影响国际合作行为体的选择。在国际社会中存在着多个可进行合作或发生冲突的行为体。在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方面,由于多方互相不信任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影响国际合作。例如,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的提出、中国南海问题等都反映了此现象。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对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情绪没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而完全消除,反而在其他领域内被激化。文化宽容构成的价值观会对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类群主体产生包容性影响,使其固有的价值观由于宽容的态度而发生改变。可以想象当欧洲、美国及其他地区以文化宽容的价值观接受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纯粹的是文明的进步,那么国际合作的多方将不再犹豫不决。

文化宽容作为一种价值观影响行为者认识的一致性。实现合作的前提是,合作者必须形成认知的一致,特别是价值取向即对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致认识[7]45。在生态环境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明确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担负一样的责任。这明显是不公平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业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造成的。在国际交流中追求不同,行为者的认知就不同。从认识论角度看,文化宽容是在文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它体现的是人们在某些问题中持有的价值观,是有原则性的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文化宽容作为一种国家外交理念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米尔纳强调,文化对国际合作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国内政治制度、利益集团和公共舆论对国家在国际采取什么战略和政策起决定作用[8]63。以文化宽容作为外交理念,首先取得国内社会的认同再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

1.将它升级为外交理念从制度层面稳固其重要性,让文化宽容作为政策在国际社会中发生作用。文化宽容成为外交理念能调节社会角色行为,使合作各方都有共同期望,具体来说就是本着共同信念进行合作解决问题。

2.将其作为外交理念影响合作者内精英分子和集团理解国际合作,这些精英都是各国决策者,对于维系合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将其作为外交理念成为正式的国际机制会增强文化宽容影响力,促进国际合作更正规的发展。

4.从国内政治对国际合作影响层面看将文化宽容升级为国家外交理念使得国际合作可靠性增强。

总之,以文化宽容作为外交理念协调冲突使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这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文化宽容的限度对当今国际合作的影响

文化宽容是有限度的是包含责任与义务两个层面的[9]。因此文化宽容限度从外在规范上要求国际合作行为遵守合理秩序;从内在认同上,要求国际合作行为者增强文化宽容有限度的同一认知。

首先,从外在规范来说,文化宽容必须以合理秩序的遵守为依据。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权力而相互斗争,过分强调文明冲突利益。文化宽容的限度就是拥有部分的强制性效力,使国际社会达成有益于双方或多方的合作交流。同时文化宽容不是包容一切,它的限度是国际合作在合理范围中而不是“南北合作”不民主的国际秩序。其次,从内在认同上增强国际行动行为者对文化宽容有限度的情感认识,国际行为者有不同的理性态度,并且会受到外界干扰产生负面的结果。文化宽容的限度是有理性的去接受别国的文化、制度,必须在坚持自身现实的同时尊重他国文化,有理性地进行国际交流合作。

总之,文化宽容的限度从外在规范和内在理性两方面影响国际合作,使其在合理国际秩序下和理性认识内达成利己、利他的国际合作。

结语

在国际合作中要求双方是平等的、互利的、共赢的。文化宽容要求国际合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各种话语主体间的平等共存,保证主体认知的多样性;第二,要求各合作者自我批判意识,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自我分析寻求利己利他的最佳结合点,争取合作共赢;第三,对其他合作者的尊重,合理的批判与赞许都是尊重应有之义,却不能罔顾他国利益而破坏合作,增强双方的交流沟通。在国际合作中文化宽容对国际合作的积极影响,是实现国际合作开放自我超越个体的阶梯。

[1]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权利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M].1992.

[2]Samuel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M].Simon &Schuster,1996.

[3]美房龙.宽容[M].胡允桓,译.三联书店,1985.

[4]米勒·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H·J·Cohen.What toleration is[J].Ethics,Vol.115,2004.

[6]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Kenneth Oye.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8]Helen Milner.International Theories of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Strength and Weaknesses[J].World Politics,Vol.44,1992.

[9]张妹.文化宽容[J].山东社会科学,2010(3).

猜你喜欢
限度秩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指责也该有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秩序与自由
孤独与秩序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