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雅教育理念引发的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思考

2012-08-15 00:43程娓娓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博雅耶鲁同质化

程娓娓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828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文件之一,是美国高等教育第一篇正式的教育哲学论述。该报告反映了耶鲁保守的办学风格,体现了对传统教育的捍卫和对博雅教育理念的坚守,对耶鲁学院和美国其他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耶鲁精神”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

一、博雅教育理念的内涵

博雅教育可称之为通识教育或者全面教育,“博雅”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适合自由人”。[1]在古希腊,社会或政治领域里的精英被称为“自由人”,这种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优雅的气质。其所倡导的博雅教育,重在使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旨在培养有文化的人而非没有灵魂的专门家。无论是古罗马的七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还是中国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培养目标趋于一致:使人性臻於完善。

理念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大学的理念就是关于如何看待大学、如何办大学的思想观念。什么是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精神,是引导学生的灵魂,是团结大家的制度,同时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它反过来还要评价这种制度。

最初的大学是以“培养人”为理念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一种学习的精神。耶鲁学院博雅教育的理念就是对学生进行心智培育,而心灵的规训和教化需通过对古典学科的学习,通过古典学科学习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还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等。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教育,不是造就某一行业的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实然状况:同质化

“同质化”本意是指一个系统的构成成分的化学构成和物理状态相同或相似,属于生物科学类别的科技词汇②。“同质”是一种状态,“同质化”是一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同质化”一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在产品设计领域、管理领域、服务领域甚至文化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所以,“同质化”的含义也随之有所变化:是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中,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内容、相同的形式、相同的结构、相同的对象,不易分辨和区别[2]49。不管在哪一领域出现同质化现象,都会造成这一领域的低效率、重复性、无序性和低市场竞争性。

“高等教育同质化”是指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之间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等都日益趋同。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在几乎雷同的教育模式下,形成类似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没有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创造能力。

具体地说,高等教育同质化就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的高校在组织结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甚至在大学文化等方面趋同性、一致化的发展趋势,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日趋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3]1-3。如何使高校在追求量化的同时有效的实现质的保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很多普通高校想提高层次,以扩大学科覆盖面的方式,试图办成综合型大学;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也把成为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许多专科学校热衷于升格为本科院校;不少普通高校开展职业教育,而一些高职院校却追求学术化和普通高校化。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越位及混乱发展,把“向上流动”作为避免“边缘化”和“落后”的唯一手段,使得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越来越严重,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4]36这句话恰是印证了我国高校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就是我国高校缺乏对大学理念的坚守。理念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和追求,没有内在的动力作为支撑,也无疑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大学之大,在于大学理念,在于浓厚的学术氛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应将更明确,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例如,在美国,有举世闻名的哈佛、耶鲁大学,也有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社区学院,但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他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大学有其自身的惯性和排他性,使其不懈追求自身特色。在特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各校发展驱异性日渐显著,对我国高校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博雅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耶鲁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心智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到广博的科学领域和知识殿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的教育目的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种专门家。”赫钦斯在《教育的冲突》中也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中都是相同的,即使人成为人。”由此可见耶鲁教育是一种准备教育,即为专业教育做准备。而准备阶段除广博的基础知识教育外,更多的则是心智官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及性格等方面的历练。

(一)坚守大学理念

一所大学要想成为高深学府,一定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主或教学与科研并举等。在办学中贯彻这种理念形成校风学风,并形成凝聚力。长此以往,学校就有了内在的凝聚力,也就是所谓的大学的惯性。就像耶鲁博雅教育的理念和精神长久不衰,源于学院一以贯之、孜孜不倦的坚守。“授予大学本科生的教学课程并不意在囊括专业学习。我们的目标并非教任何一种专业所特有的东西,而是奠定为所有专业学习所共有的基础。博雅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引发学生心理能力的扩展与均衡,形成自由而全面的观点以及和谐人格。”[5]3我国的大学似乎应该从这句话好好体会自己的办学宗旨了,或者说就不明确自己的大学理念,就是跟着别人走,跟着高校评估走。我不是要求每个学校都像耶鲁学院一样,坚持全面教育,放弃专业教育,毕竟基于资源、市场和我国国情,几乎没有哪所学院可以提供如此丰厚的资源,但是博雅教育的理念和精神对于每所大学都有可取之处。大学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结,只是教育的开始,教的不是僵死的书本,而是一种学习、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如果都能如耶鲁坚守自己的理念的话,那么我国高校就能多样化,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走特色发展道路

我国一些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味地模仿和渴求“提升”。比如,单科性学院渴望发展为多科性高等学校,“学科齐全”成了其追求的目标;部分专科学校或者高等职业学校,奋斗目标就是“专升本”,一旦目标达成,就会向更高层次的大学发展“进军”。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囿于传统思想与社会压力,力求“上进”,这种“雄心壮志”,其志可嘉。[6]5-9但不顾主客观条件,互相攀比,定位不当,缺乏特色,发展方向似乎明确而实模糊。耶鲁坚持自己的特色之路:办学理念特色化、专业设置特色化、人才培养特色化、学校管理特色化等。我国高校片面追求“高、大、全”就很少能坚持特色发展。因此,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现象,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7]

理念犹如高校的灵魂和血液,坚守自己的理念犹如一个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发展自己的内在魅力。特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动力,特色表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价值取向。一个学校唯有坚守自己的理念,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培养出特色人才,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朗文实用科技词典[Z].北京:中国人民数学出版社,2000:Homogeneous词条:45-50.

[2]赵克明.同质化呼唤创新 [J].中国建材,2002(11).

[3]陈庭来,朱潢涛.对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1).

[4]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 [M].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1828耶鲁报告:未公开出版[R].金维才,译.

[6]潘懋元,吴孜.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qzit.edu.cn/news/2010-03-11/1363_103705.html.

猜你喜欢
博雅耶鲁同质化
王博雅访谈录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赴博雅之约 促学校发展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学农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