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休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012-08-15 00:43王晓静张洁婷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闲暇医学院校医学生

王晓静,张洁婷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休闲”(Leisure)一词,源于拉丁文Licere,意即“被允许”,而后又引申为 Loisir(“自由时间”)和 License(“许可”)。从词源上看,“休闲”可以理解为“行动的自由”。同时,古希腊字“Schole”(意为“休闲和教育”)也是“Leisure”的词源,这表明,休闲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是与教育有关联的自由活动。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Jean Mundy)认为:“休闲教育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是促进个人提升休闲的价值、态度和目的的过程;休闲教育增进个人在休闲过程中自觉、自促的能力,帮助个人决定闲暇在个体生活中的地位,增进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建立个人需求、价值、技能与休闲的关系并体会休闲经验,协助个人评价休闲行为与个人生活与目标关系的过程;休闲教育还是激发个人潜能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1]28休闲教育就是要使人不断超越必然的限制,按照应然的尺度去改变世界,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回归生命本体。[2]297因此,休闲教育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医学院校不断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休闲教育本身是具有浓厚的价值和道德色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道德的规范性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之一。

一、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休闲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休闲教育的现状和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医学院校思政课程设置单一,休闲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两课”教学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教师的讲授,给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其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特点同时也要求医学院校着重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是两课的教育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被弱化或边缘化;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没有注意寻找政治、道德知识与医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过于强调政治原则的教育,目标设计过于理想化、单一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脱节,因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高等医学院校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素养。中科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共性而轻个性,重功利而轻素质,重书本而轻实践,重自然而轻人文,重教化而轻内化。[3]这一现象突出的表现在医学教育上,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过分注重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对医学专业课程倾斜较大,而其他一些人文方面的课程却很少设置或者根本无暇顾及,这种重专业素质轻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念造成了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人为地造成了医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疏离,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医学生思想深度、道德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或者淡漠,这与国家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阻碍了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等医学院校休闲教育氛围不浓厚。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医学生逐渐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目的,休闲教育难以实现课上与课下的有机融合。全国高等院校中,综合性大学、文科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具备较强的文科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因此,学校也会对处于优势的学科给予相对较多的关注,从而具备了较强的交叉学科研究实力。而在以医学为主的医学院校,思想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整体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境遇,而作为交叉学科的休闲教育,则更少有教师和学者对其深入研究。所以,在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领域中,休闲教育只会是零星、无序的生存现状。正因为如此,医学院校无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和课下联动的教育新模式,而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功利化的倾向。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未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色彩——功利性。”[4]在此基础上,以考试分数为基调的评价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成了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灌输,对于学生的现实困境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的解答,从而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加上较重的课业负担,课下也将大多的时间投入到一些获奖考证中,为自己积累评优资本,从而为就业和升学获得更多的砝码,这也就偏离了医学生接受教育的本来目的。

二、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展休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如今,休闲时代已经来临,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休闲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那么通过各种方式对国民开展休闲教育应是必然的。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而休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休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运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特别是独立支配闲暇时间的自主意识,这对于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闲暇时间过剩与浪费,休闲生活的单调与无聊,具有现实意义。

在医学高等院校开展休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医学生健康休闲教育的宣传和指导

改造大学生的休闲生活,对他们实施休闲教育,首先要做的便是培养意识、改变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休闲”即“玩乐”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对休闲教育进行宣传。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休闲活动不仅浪费时间金钱,而且极有可能会造成学生贪图享受习惯,有百弊而无一利。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休闲教育不等于娱乐教育,更不是玩乐教育,不是教学生如何玩,而是要使学生养成休闲的态度与选择能力,以便更加自由地生活与行动。真正健康而正当的休闲活动,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让大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是休闲社会,休闲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休闲教育是提高人们休闲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在医学高等院校开设休闲教育的专门课程

休闲早在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就获得了充分的文化意义,被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人们对休闲教育的意义又有了更新更近一步的认识。近年来,我国也有人主张在普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有专门实施休闲教育的课程并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大学应该是实施休闲教育的最佳场所,升学压力已经解除,休闲时间空前地多,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增强,学生自身有内在的要求:渴望过上精彩丰富的大学生活。此外,大学还拥有雄厚的学术优势,密集的教育影响,浓郁的学术氛围。可惜,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并没有开设一门专门的休闲教育课程。大学课程有必要承担起休闲教育的指导任务,从理论上指导大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休闲时间的占有和利用技巧等等。此外,高校的休闲教育课程还要从实践层面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支配时间的能力。大学休闲课程应该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通过增加主体自觉性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提高大学生独立支配时间的自主意识,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获得和占有利用闲暇的能力,这对于克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闲暇时间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3.营造高等医学院校休闲教育的文化氛围

要提升医学生的休闲生活,必须把休闲当作一种文化存在来看待,并赋予其全面的文化意义。至少,它应当被当作是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当中的一个子系统,赋予它相对独立的意义。从制度方面,学校可以制定大学生休闲生活制度,从而对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起到导向和制约作用;在组织建设方面,学校应该主动地建造提供休闲活动的场地、空间和设施,利用图书馆、艺体馆、网络中心等设施,尽可能为学生的闲暇生活营造广阔的天地;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拓宽大学生休闲教育的范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休闲有机结合起来,寓休闲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4.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休闲教育中植入人文素质的教育,让休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映成辉。休闲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医学课程和医学精神中蕴含着及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弥补医学生的精神缺失。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专业教育之中,可以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如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国学课程、医德课程、职业规划课程等等,同时对医学生进行文化理论、伦理理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在闲暇时间,学校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在广场、敬老院、社区、乡镇开展义诊等志愿者活动,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1]J·曼蒂,L·奥杜姆.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叶京,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2.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刘昕.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莫秋婵.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12).

猜你喜欢
闲暇医学院校医学生
人在何时最清醒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闲暇拾笔寄娱情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