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与融资困境分析

2012-08-15 00:43杜红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空心化困境融资

杜红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中小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市场繁荣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支柱作用。截止2011年8月份,我国中小企业法人数量已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总数的95.8%。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但近几年来,特别是2011年表现更为突出,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苗头,再加上多年无法解决的融资难问题的叠加,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一、我国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引起的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衰亡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产业空心化是由于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的空心化。产业空心化是对一国实体经济的侵蚀,对一国国民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度来讲,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增长是保证一国经济平稳增长的突破点。一旦企业出现产业空心化并随着程度的加深,将会逐渐波及同类乃至上下游产业,最终导致整个产业结构的失衡,一国经济发展与增长便会成为空谈。

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总数中的绝对占比,也由于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就非常令人担忧,所以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产业空心化的发展。

从我国各地中小企业倒闭或半停工、停产的事件来看,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成本的上升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不断攀升,包括了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构成内容的上升。

1.原材料成本:近几年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外币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升值的,但是在国内人民币币值却在不断下跌,我国的CPI连创新高。伴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各类产品的价格不断攀升。中小企业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以棉花为例,国内棉花价格在2011年3月份达到最高值,每吨是六万元。在年末也是处于3.6万元的高位,价格总体水平高于往年。又如皮革类企业所需的原料由于生猪价格的一轮又一轮的上涨也在不断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中小企业的冲击非常大。根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对26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有53.2%的中小企业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列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首要因素。

2.劳动力成本:我国一贯被认为是劳动力非常丰富的国家,而劳动力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比较低廉。这一点也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传统优势之一,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所从事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为应对基本生活需要的成本增加,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必然要提高,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低廉用工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早2010年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均已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地方的调整幅度甚至超过了20%。在2011年由于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又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涨。

当然,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必然趋势。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加速,青壮年劳动力在劳动力总人口中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但中小企业对青壮年劳动力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也会使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企业“用工难”问题难以避免。所以从长期看劳动力成本也必然上升。

3.节能环保成本增加:我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虽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客观上也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另外,外向型企业在出口贸易中也不断遭到来自欧盟、美国等国家严格的环保标准限制,使得企业从研发、设计、包装、运输等等环节就要加大环保的投入力度。

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节能环保成本增加,再加上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弱势美元和投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各类能源价格也在上涨,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就算中小企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加价幅度也远远赶不上成本的涨幅,因而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恶化,陷入经营困境。

(二)汇率风险

我国目前的进出口企业中,有近80%是中小企业,担当了近70%的进出口额。对这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在进出口业务中面临着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但主要承受的是交易风险。交易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外币与外币间的汇率风险,主要是外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风险。美元是国际上主要货币之一,我国的外汇收支、利用外资均以美元为基本的计算货币和统计货币。这样,其他货币的汇率风险往往表现在其对美元汇价的变化上。二是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价必须与国际市场上的西方货币汇价保持一定的联系,随着国际市场上行情的变动,必然会给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带来汇率风险。

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的大都是中低端产品或由于不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差,因而汇率的变动、人民币的对外持续升值使得从事进出口的中小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下降。一些中小企业难以抵御此风险而遭到淘汰,一些企业则把资金抽出来投资到其他收益率高的行业。

(三)其他行业高利润率的吸引

在我国由于内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作为实体经济重要成员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率一直偏低。在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经营比较好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也只是在5%左右。但近两年来中小企业的整体利润率还不到3%,有的企业甚至只有1%左右,60%到70%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有些陷入到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但与此同时,我国其他某些行业的利润率却一涨再涨。以房地产业为例,2009年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平均毛利润率为55.72%,其正常利润率也在20%上下。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是使中小企业主甚至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认为做实业不如炒房地产赚钱快。因此本来应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被挪作他用,企业本已薄弱的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难以为继,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空心化必然出现。

以上三方面产业空心化原因的实质还是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偏低。由于利润率低,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外流,银行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利润率低,更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无法解决。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结合产业空心化的实质性原因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

(一)银行为避免风险加大而不予融资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毕竟是一个企业,其本身有着避免风险、增加盈利的要求。在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拥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盈利率较高,偿还能力强,贷款的风险小,所以是银行贷款的首选。而盈利率较低的中小企业,由于偿还能力差,贷款收不回的风险加大,银行唯恐避之不及。从预防和避免风险的角度而言,有着“重公轻私”偏好的银行拒绝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就不难理解。在我国大概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够从正规银行取得贷款支持。

(二)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

我国的中小企业即使能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也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5%至20%,而目前上浮已超过30%,加上担保、评估以及财产保险、公证等费用,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高达13%以上。2011年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银行信贷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转而寻求民间资本的支持,但民间资本的借贷成本也非常高,有的地方年利率高达12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80%。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使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生产经营的收益还不够偿还高额的利息支出,因而只有选择停工或破产倒闭。

(三)低利润率使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

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的生命。在低利润率的情况之下,中小企业肯定会延期还贷或无力偿还贷款,导致银行贷款或民间借入资本成为坏账,金融风险加大。这样又使本就信用不佳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一步恶化,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下降。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银行更加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汇率风险的加大、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小,对融资没有偿还能力;中小企业越是没有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越是使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向其提供资金支持。越没有资金支持,高生产经营成本和汇率风险下的中小企业越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周转需要,生产经营越难以继续下去;生产经营的困境反过来更影响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所以,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和融资困境的博弈关系,实质是银行和中小企业间的博弈。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种博弈的结果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中小企业出现产业空心化,融资困境无法解决,一国实体经济难以发展,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经济崩溃。在此情况下,单靠博弈双方的力量是无法解决产业空心化和融资难的问题的,必须要有第三方力量(也就是政府)的加入来解决此问题。政府在试图解决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和融资困境时要注意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必须相辅相成。解决了产业空心化问题,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必然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可以从金融方面阻断产业空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和融资困境的措施

(一)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

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税费负担水平较高,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率和利润水平,解决产业空心化和融资困境问题,必须要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水平。我国已经下调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今后还应该进一步细化各种税收改革措施,使其更能针对于中小企业的现实需要,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形成长效机制。除了税收之外,中小企业还要承担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所以,各级政府还应该大幅度降低、减少或撤销各种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水平,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税、费环境。

(二)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所从事的产业现状是“高端的进不来、中端的走出去、低端的留下来”。中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没有竞争力,无法有效应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和风险的加大。

1.优化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解决产业空心化和融资困境的根本措施。从长远来看,只有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又有核心技术,才能增加中小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谈判筹码,增强抵御意外因素变化的能力。人民币的对外升值有利于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中间消耗和生产成本,以保持利润,规避风险。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在研发费用、进口设备用汇及减免税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支持和优惠,帮助其走出困境。

2.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品牌规划,在从事出口的中小企业中更是以代工、OEM、贴牌等方式进行产品的销售和出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中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与国内企业的竞争,还有与世界品牌的竞争。中小企业要尽快提高所生产的产品的档次,提高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

(三)要合理应对汇率风险

国内货币的迅速贬值、人民币对外的持续升值是外贸型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出口成本,避免汇率风险。具体可以选择使用外汇期权、远期外汇、外汇掉期、贸易融资等金融工具避险措施。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自身应对能力来避免汇率风险。

(四)政府要引导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一是对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改善经营思路。政府要继续出台相应措施对给予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客户特点的市场策略。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动产质押、企业财务顾问、网上银行等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大力发展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证及商业汇票等其他金融业务;注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一批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基本客户群。

二是加快金融机构的创新。中小企业数目众多,融资需求和服务多样,但是适合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现存的中小金融机构完全覆盖并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有较大的困难。所以我国应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多方面给中小金融机构松绑,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建设。

三是改善金融服务。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特色,减少融资时的审批环节,缩短审批的时间,合理下放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要继续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专门机构,建立对中小企业灵活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还要继续发挥金融机构在人才、网络、资金、经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理财、咨询和顾问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五)政府要充分利用民间金融,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

民间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是在我国银行保险系统、证券市场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资金融通活动。我国民间融资规模巨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政府应该在某些方面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引导民间金融合理、合法的健康发展,把民间资金有效利用起来以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的来源。

以上措施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要把这些措施固定下来作为长久之计来执行。只有借助各个方面的力量,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水平并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彻底地解决中小企业产业空心化和多年的融资困境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马云泽,刘春辉.美国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危机[J].桂海论丛,2010,(3).

[2]陈光.我国区域性产业空心化问题的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1,(9).

[3]傅娟.温州产业空心化现状与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11,(8).

[4]戈娟芳.预警产业空心化[J].浙江经济,2010,(22).

猜你喜欢
空心化困境融资
融资
融资
困境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