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与管理

2012-08-15 00:42陈长华杜秀丽
山东水利 2012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局病险济宁市

陈长华 ,杜秀丽 ,邱 兵

(1.济宁市水利局,山东 济宁 272019;2.任城区水务局,山东 济宁 272019)

济宁市现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1)型水库35座,小(2)型水库211座,总库容5.81亿m3,分布在邹城、曲阜、泗水3县(市)。截止2010年底,全市4座大中型水库及190座小型水库先后列入国家、省级除险加固计划,总投资5.92亿元,其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2.75亿元(省以上资金9 7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 580.4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22亿元)。190座小型病险水库2008年开始除险加固,至2010年底全部通过竣工验收。

1 采取的主要措施

1.1 加强领导,落实建管责任

济宁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连续3年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并与县(市)政府签订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书。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数次亲临水库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分管副市长靠上指挥调度,多次现场办公,督促落实;市人大将其列入视察工作要点,促进了建设进度。各县(市)实行了党政领导包保责任制,乡镇主要负责人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程难题,保证了水库加固顺利进展;市、县两级启动政府督查机制,实行严格的跟踪问责问效,确保政令畅通。对每座水库都逐一落实了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责任人。邹城市、泗水县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实行了风险金制度。

1.2 精心安排,扎实做好前期工作

为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济宁市及时组织淮委、省水利厅有关专家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鉴定,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针对水库除险加固面广量大、任务重的特点,市水利局印发了“济宁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方案”,市水利局、财政局印发了 “济宁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市水利、人事、发改、财政、监察等部门联合印发了 “济宁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考核办法”。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小型水库实行了项目捆绑招标、资金捆绑使用、建设捆绑监理的3个“捆绑”机制。

1.3 强化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各县(市)水利局都实行了领导班子成员、技术人员包乡镇、包工程责任制,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质量检查,强化过程控制。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控制,严把进料关;加强施工监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过程之中。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市水利局把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与包保防汛工作挂钩,成立了3个督导组,实行了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制度,对进度、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及时下发督导文件,限期整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进展。各县(市)都分别成立指导组,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加强质量监控。

1.4 严密组织,加快施工进度

为确保每年主汛期前完成当年计划加固水库的主体工程,在市、县(市)水利局统一组织调度下,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周密安排。招标工作完成后,督促有关县(市)组织施工企业及时进场,统筹安排,全面展开;进一步细化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对放水洞、坝前覆土等影响工期的关键项目,提前安排实施。为促进工程进度,调动工程所在乡镇的积极性,邹城、泗水制定了考核奖惩制度,对安全、优质、全面、如期完成加固任务的乡镇,按照小(1)型每座2万元,小(2)型每座1万元进行了奖励。

1.5 严格程序,规范建设管理

在除险加固建设管理中,规范了“四制”管理。严格实行开工许可手续,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与质量监督项目站,强化了对人员、设备、质量、工期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健全了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

1.6 克服困难,积极筹措配套资金

近年来,济宁市水利工程建设集中,东调南下、南水北调、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工程相继开工,重点工程多,配套资金压力大。仅4座大中型水库、190座小型水库共需市级配套资金1.1亿元,其中小型水库市级配套资金5 580.48万元。为确保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市政府克服困难、积极筹措,大中小型水库市级配套缺口资金5 630.48万元全部足额到位,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2 加强建后管护的主要做法

2.1 出台管理办法

为规范小型水库的管理,山东省于2009年率先出台了《济宁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邹城、曲阜、泗水3县(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小型水库的管护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度汛安全检查及防汛预案编制及批准部门,明确了小型水库管护资金来源、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大坝观测、巡查和养护制度。对小型水库的承包经营明确规定了必须服从水库运行调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不得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等。

2.2 健全管理设施

为确保小型水库“建得成、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对每座小(1)型水库和重点小(2)水库,均在除险加固时建设了管护房,安装了水雨情自动遥测系统,并充分考虑到该系统和省、市防汛系统的兼容性,技术上能够整合应用,保证安全可靠。

2.3 完善管理模式

一是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成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二是统筹考虑农村基层实际,结合农村供水、农田灌溉等情况,由农村供水协会牵头管理;三是对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小型水库,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由经营方进行管理。

2.4 强化管护保障

按照《济宁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的规定,市水利局、财政局下发了《关于落实小型水库管护经费的通知(济水财字[2010]6号)》,明确了小型水库管护经费在县(市)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同比例予以扶持,即小(1)型水库每年每座补助2 000元,小(2)型水库每年每座补助1 000元;邹城等有关县(市)已相继落实了管护人员和经费,实现了小型水库管理的良性运行。

3 主要效益

3.1 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济宁市小型水库受建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防洪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等突出问题,经多年运行,建筑物老化、损毁,严重影响水库安全,一旦失事,后果不堪设想。水库加固后,彻底根除了上述病险问题,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3.2 完善了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水库是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宁市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水库、重点堤防、控制性水闸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小型水库在除险加固后的历次抗御洪水中,均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

3.3 提升了调蓄水资源能力

作为重要水源地的小型水库,由于原来存在病险问题,许多水库不能按设计水位蓄水或者渗漏严重,降低了调蓄水资源的能力,难以发挥正常的供水效益。除险加固后,小型水库在洪水资源化利用、应对干旱缺水、保障农田灌溉和城乡供水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增蓄水能力1.2亿m3,新增灌溉面积 1.204 万 hm2。

3.4 改善了生态环境

除险加固后的小型水库,恢复了宽阔的水面。以小型水库为依托,泗水县的青界水库、西侯幽谷和邹城市的狼舞山等已分别建设成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带来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4 建议

建议省以上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已加固完成的小型病险水库重点是除险,基本没有涉及到损毁严重的灌溉配套渠系的修复,致使小型水库农田灌溉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建议将小型水库灌溉配套渠系修复进行专项规划,加以实施。

猜你喜欢
水利局病险济宁市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堤上裂了一条缝
基于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元的病险大坝渗流分析
小型病险水库输水设施加固措施浅析
河南省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